張樂偉 李泉
李泉(1990-),男,漢,山東泰安,碩士,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行政管理。
摘要: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反腐力度加大,不僅暴露出許多利用權力獲得非法收入的現象外,也顯示出公務員工資制度中分配不平衡、工資透明低、缺乏動態(tài)增長機制等眾多問題。以公務員工資制度角度、歷史角度進行分析,工資制度缺乏制度化約束及改革開放前的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等深層次原因使得對于公務員工資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合理化的工資分配制度、科學化的指數工資水平調整制度以及公正化的陽光工資制度都在公務員工資制度的改革上起到了相當程度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分配結構;透明度;動態(tài)增長;陽光工資
一、背景
自十八大中紀委報告中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提出了八個方面的重要任務以來,黨中央深化了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加強了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并保持著懲治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在此背景下公務員工資體系中暴露出的種種不良現象激發(fā)了社會對其工資分配制度的不滿,改革的呼聲愈加響亮。
二、公務員工資制度的內容
公務員工資制度,是指公務員依法履行職責、完成本職工作后,國家以法定貨幣支付給公務員個人勞動報酬的制度。公務員工資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基本工資(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地方津貼補貼(生活性補貼和工作性津貼)、特殊崗位津貼和獎金構成?;竟べY里,職務工資主要體現公務員的工作職責大小,公務員按所任職務執(zhí)行相應的職務工資標準;級別工資主要體現公務員的工作實績和資歷。公務員根據所任職務、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歷確定級別和級別工資檔次,執(zhí)行相應的級別工資標準,公務員工資制度的執(zhí)行原則有:正常增長原則。
三、公務員工資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工資分配不平衡:
分別為以下兩點:地區(qū)間不平衡;職務間不平衡。
(二)工資制度透明度低
體現在:獨立封閉的公務員工資制度;低透明度工資制度的保護傘——“三公消費”。
(三)缺少動態(tài)增長機制
我國現行《公務員法》明確規(guī)定,公務員工資調整是以企業(yè)相當人員工資水平及其變動情況作為參考依據的。企業(yè)相當人員工資變動情況決定了公務員該不該漲不漲工資、漲多少工資。雖然《公務員法》提出實行工資調查制度,定期對公務員和企業(yè)相當人員工資水平進行調查比較,并將工資調查比較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工資水平的依據,但《公務員法》并未對此做出更明確的規(guī)定,比如如何具體操作和落實調查結果相關的配套工資增長措施,導致工資定期調查和比較機制長期缺失,讓公務員工資改革難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我認為,這也是公務員工資導致基層公務員不滿的原因之一,該難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就會削減基層公務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使各單位部門行政效率得不到提高,難以激發(fā)活力。
四、公務員工資制度存在問題的原因
我國上述問題的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較明顯的原因是2006年工資制度改革措施和一些好的設想未能落實到位,更深層的原因則是思想認識落后于經濟發(fā)展水平所導致的體制和機制方面的問題。
制度原因。制度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工資管理體制改革滯后于公務員制度改革?,F行工資制度建立時,公務員制度尚在初步探索實施階段,而在公務員制度逐步完善后,公務員工資制度與公務員制度其他改革相比,出現了一些滯后的現象,并且顯露出一些不適應新情況和新形勢的地方;二是公務員工資制度法制化程度不高,缺乏相應的配套制度做支撐。目前,我國還未制定出一套規(guī)范完整的有關公務員工資的法律體系,導致公務員的工資無法得到相應的保障和監(jiān)督,無法依法管理。同時,缺乏相應的配套制度做支撐,使得公務員工資一直飽受非議,卻無法的到合法合理的解釋;頻頻出現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為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國公務員的工資評估機制、定期提資機制,規(guī)范不合理的工資差距。
五、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對策
(一)合理調整工資分配結構
建立一個合理的公務員薪酬結構,首先要明確基本工資、附加工資和獎金在公務員工資結構中的地位、性質與作用。同時,合理調整工資結構,就是要將公務員工資收入中過高的津貼補貼降下來,適當提高基本工資比例,保持基本工資和津貼補貼的占比平衡。建立職務和職級并行的制度,能夠讓多數基層任務重、能力強的公務員的工資水平相對提高,與同層次工資較高的公務員工資相當。同時,基本工資的發(fā)放也應突破現在以級別決定工資的局限,擴展晉升空間,使公務員不提升職務也能通過晉升級別來提高工資待遇,鼓勵他們不當官也能繼續(xù)努力工作,也有助于改變少數地方“副職過多”的現象。
其次,限制部分公務員名目繁多的津貼補貼演變?yōu)榛疑杖?,突出新一輪公務員工資改革“限高”的重心,同時,向處于基層、職務偏低、但業(yè)務能力強、承擔任務多的公務員傾斜,體現“提低”的重心。最終的目的是,縮小公務員上下級之間、地區(qū)之間的收入差距。
更重要的是,建立比較機制,對公務員和企業(yè)管理人員的工資水平進行定期調查比較,從而為提高公務員工資提供參照依據。同時,實施配套改革,將工資改革納入到整個公務員體制機制改革中甚至是整個收入分配改革當中。
(二)建立指數化的工資水平調整機制
公務員工資水平不僅要打破自身局限的封閉獨立的系統(tǒng),與市場結合,還要參照同行業(yè)的工資水平、消費購買力和外部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來制定。我國公務員工資調整制定必須要建 立指數化的體系。
(三)建立公務員薪酬的陽光工資制度
1、公務員陽光工資制度的建立
什么是“陽光工資 ”?首先它表現為分配環(huán)節(jié)光明磊落,有法有據。推行“陽光工資 ”,規(guī)范公務員收入管理工作,建立違規(guī)發(fā)放工資的責任追究制度。嚴禁超范圍、超標準發(fā)放工資、津貼和獎金。這樣有利于依法行政、公正執(zhí)法,減少浪費、遏制腐敗。其次,“陽光工資 ” 還表現在其來源上,干干凈凈,見得天日。來源上不明不白就是公務員“創(chuàng)收”的根本途徑。因此,只在“分配”環(huán)節(jié)尋求規(guī)范之策遠遠不夠,在“創(chuàng)收 ” 環(huán)節(jié)進行截堵才有釜底抽薪之效。
2、公務員工資監(jiān)督制度的建立
同時,加大對公務員工資的監(jiān)督力度是建立公務員陽光工資的有效保證。
首先,建立健全財政監(jiān)管調控機制。其次,公務員應做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職工作,加強自身作風建設、職業(yè)責任、道德素質,嚴于律己、恪盡職守、勤政愛民、清正廉潔,一切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真正做好人民公仆。同時,提高辦事效率,做出令群眾滿意的工作業(yè)績,發(fā)揮機關內部監(jiān)督機制的作用,嚴肅整治不良作風,才能贏得群眾真正的信任與尊重。
公務員工資應調整而非單純的增長,這不僅需要多方監(jiān)管,還需要發(fā)動群眾廣泛的監(jiān)督。當然,民眾也應理性對待公務員工資調整問題,通過監(jiān)督更多的了解實情,而不是一味指責和埋怨,給予公務員薪酬改革更多的理解和幫助,積極建言獻策,承擔起社會主人翁的責任,使改革更加民主化、科學化,從而推動其走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我國現行公務員薪酬制度雖然存在許多弊端,但通過我們充分的認識和分析,在改革和實踐過程中會逐漸彌補這些不足,使制度機制不斷健全完善,最后不僅促進經濟健康發(fā)展、社會和諧進步,還將使公平與效率的天平維持的更加平衡。(作者單位:1.天津商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 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
參考文獻:
[1]武文燕.我國公務員薪酬制度之改革試析[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3):20卷.
[2]王念,唐藝.我國公務員薪酬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4(4).
[3]李宗政.我國公務員薪酬制度的問題及對策[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4]賈玥.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評析[N].2014.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