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茜
【摘 要】 合作學習是合作認知、情感、意志、技能、行為等多方面的一種綜合運用,近年來我國教學改革開始對合作學習給予了極大關注,并在多學科教學中進行推廣和應用,但是在應用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不足之處,只有對合作學習方式進行仔細的研究,總結出它在教學實際應用中的策略,才能使這種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本文針對合作學習的實際應用情況,對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合作學習的應用方式和策略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 小學英語課堂;合作學習;應用
合作學習的概念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提出的,這種學習模式主要以教學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互動為基礎。教學課堂中有效的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得到加強,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存在重要作用。在這種模式的影響下,群體優(yōu)勢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而更好地促進個人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形式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大批學生因為合作學習的展開而受益,不僅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相應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在班級之中形成一種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氣氛。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讓學生學會合作、進行合作來促進我們課堂有效教學?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的一系列探索與實踐。
一、合理的分組——有效合作的前提
對于合作學習來說,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的首先前提,分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不同的分組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做到合理分組就走好了合作學習的第一步。
首先,自然座位式。可以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將同桌的兩人分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這樣分組的優(yōu)勢是可以隨機進行的,時間得到了節(jié)省,這種分組形式一般可以用在兩人之間的操練活動中,例如要呈現(xiàn)“How are you?”“Fine,thank you.”這樣的問答,小組之間的學生可以對對話進行操練,這樣的分組會使操作面積擴大到班級中的每位學生,學生都會得到鍛煉的機會。其次、差異組合式。將班級中的四個學生分為一組,其中一個優(yōu)等生、一個后進生、兩個中等生。例如在進行描述圖片、討論等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采用這種分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第三、自由搭配式。學生自由組合自由搭配,學生自愿組成的小組,小組中各成員之間大都興趣相投,感情比較好,這樣的小組氣氛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對于學生個性培養(yǎng)也是非常有利的。第四、大組合作式。將班級中縱向分布的兩排分成一組,組內每個學生都有具體的分工。
此外,富有激情的對話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因為受到這種求知欲的驅動,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反而變得更加主動而且富有生氣,在這種氣氛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也會和容易被調動。所以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富有激情的教學情境。同時,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僅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還要重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對學生個體差異的承認是進行個性化教學的首要前提。面對現(xiàn)階段教學中存在的種種不平衡現(xiàn)象,我們應該對其進行具體的研究,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在教學過程中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擁有參與的機會,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才會充滿熱情。
二、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有效合作的必備
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達到提高學習質量的目的,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樹立合作意識,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合作能力,這是合作學習帶來的一個重要的好處。
但是,有點有的時候,合作意識并不是天生的,教師要在教學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渲染一種集體合作的學習氣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受到一定的影響,自發(fā)地產生與他人合作的意愿。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覺得單憑自己的能力不能對對話交流完全掌握,這時就會自覺地產生合作的意愿,這樣學生就會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使自己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例如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學完“What,s your name?I,m……”“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這樣簡單的句型之后,學生們進行小組間交流的愿望就會非常強烈,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學生在對英語單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某教師改變了一味說教的教學方式,在班級中創(chuàng)設四人小組,在課堂中玩起了英語撲克牌,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在玩撲克牌的過程中還可以使優(yōu)等生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讓他們在課堂中充當起教師的角色,他們會在無形之中將自己學到的知識交給其他同學,教師的負擔也得到了減輕。
三、合作方法的學習——有效合作的關鍵
在教學課堂中將知識教授給學生固然很重要,但是將學習方法教授給學生則更加重要。在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組織,為學生布置一些教學任務,再由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將這些任務完成。英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要多進行合作與交流,交流過程中多用英語,通過英語進行交流這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來說十分重要,但是整個教學過程要保持在一種有序的狀態(tài)之中,學生之間進行實質性的互動,這樣才會得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如何傾聽,學生要學會如何表達,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思考、討論、組織等技能,學生只有學會了這些技能,才會使小組合作有序地進行下去,合作的效果就會更好。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加入了很多學習情境和活動環(huán)節(jié),相信英語教師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校中并沒有適合的合作材料幫助學生順利的完成小組合作學習,既然沒有小組合作學習需要的材料,那么再多的活動環(huán)境和學習情境都只是空想罷了。由此可見,對小組合作學習材料的準備是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展開的有效的物質前提。
四、合作方式的選擇——有效合作的保障
但是,從目前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它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并不是無限大,換句話說,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并不是萬能的,一些教學內容根本不適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時就必須引用其他的教學方式。例如,在閱讀故事教學中,首先必須由教師進行示范性閱讀,然后由學生跟教師讀或者跟錄音讀,遇到這樣的教學內容時,是不適合用小組合作學下的方式的,即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也不會得到預期的效果,很有可能會因為小組中有一人讀錯,其他人都跟著讀錯。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應該與個性化教學、班集體教學相結合,盡量做到取長補短。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目前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意識都需要不斷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培養(yǎng)。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建一種合作式學習的教學情境,更好地為學生合作能力與意識的培養(yǎng)搭建平臺。英語課堂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之間多交流、多溝通,相互學習、相互切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多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互協(xié)作的機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生如果能夠處在一個充滿合作機會的環(huán)境中,就會逐漸學會溝通、交流、互助、分享、合作,在學習過程中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學會學習,成為一個良性循環(huán),懂得理解他人、欣賞他人的人。很顯然,現(xiàn)階段小組合作學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尋找問題解決的途徑,不斷推動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姜紅.談小學英語課堂合作討論學習的有效性[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
[2]張菊玲.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1).
[3]張元敏.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6).
[4]陳曉玲.在和諧中分享快樂——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
[5]金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設計及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
[6]徐敏.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高級英語課堂上的應用與反思[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