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孤
“美輪美奐”出自《禮記·檀弓下》,它和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趙武有關(guān)。這個趙武不是別人,就是戲曲舞臺上經(jīng)常演到的“趙氏孤兒”。當(dāng)他新建的宮室落成時,一幫子同僚前去祝賀,其中有個叫張老的,屬于“資深”級的前輩,看到趙武的“豪宅”,心中頗不以為然,于是用夸張的語調(diào)說:“美哉輪焉!美哉奐焉!”鄭玄作注時特地點了一句:“心譏其奢也?!?/p>
輪,指輪囷(qūn),一種圓形的倉庫建筑,其特點是高;奐,一說眾多,一說華美,兩說皆可,我取后者。陸德明釋文:“奐,本亦作煥”,“煥然一新”的“煥”也。“美輪美奐”的意思是:“美啊,多么高大!美啊,多么華麗!”后來成了一種固定結(jié)構(gòu),專門用來形容建筑物的壯觀和漂亮。過去收錄這一詞條的工具書,大致上都是這么解釋的。
然而,語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工具書有規(guī)范語言運用的功能,但它和充滿創(chuàng)意、充滿動感的現(xiàn)實語言相比,還是相對滯后的,工具書代表著昨天的語言實踐。因此,我們既要尊重工具書,又不能唯工具書馬首是瞻,把工具書作為判斷語言得失的唯一依據(jù)。何況,工具書本身也在不斷推陳出新之中。
比如“鉤心斗角”。最初也是用于建筑的,出自杜牧的《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薄般^心”指的是建筑技術(shù)中的一種向心結(jié)構(gòu),“斗角”指的是屋角的一種對峙處理,作者以此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和獨特。今天或許還保存著這種用法,但更為常見的,是用來比喻明爭暗斗、爾虞我詐的病態(tài)的人際關(guān)系。
比如“開門見山”。這四個字明白如話,見詞明義,描繪的是一種居住環(huán)境。打開門來,只見青山巍峨,林木蔥蘢,這是何等清幽宜人。然而,似乎已很少有人用到這一本義,而往往是比喻說話或?qū)懳恼聠蔚吨比?,一開頭就直奔主題?!伴_門見山”者,直截了當(dāng)也。
比如“狗血噴頭”。稍有一點年紀的人都知道,這本是流行于民間的一種迷信的說法。凡有妖人作祟,只消用狗血澆到他的頭上,便能立刻讓他原形畢露,妖術(shù)失靈。后來卻用這四個字,形容罵人罵得兇狠?!度辶滞馐贰分械谋瘎∪宋锓哆M,趕考沒有盤費,找到丈人商量,結(jié)果“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
比如“兩袖清風(fēng)”。究其本義,是指喝茶或飲酒后的一種通體舒泰的感覺,稱得上是傳神之筆。后來卻用來比喻做官的廉潔,除了兩袖清風(fēng),其他一無所有。明代有兩位清官,都曾用它來賦詩言志。一位是于謙,他寫的是:“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绷硪晃皇菦r鐘,他寫的是:“清風(fēng)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綿?!币粋€“朝天去”,一個“去朝天”,頗有“異詩同志”之妙。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由此可見,詞匯意義擴大或者轉(zhuǎn)移,在語言運用中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凡是變異過程已經(jīng)完成的,在工具書自然能查到新義,比如上面這四則成語:凡是正處于變異過程之中的,工具書和現(xiàn)實的語言運用,則很可能出現(xiàn)“時間差”,某些流行的用法,在工具書中找不到依據(jù),或者工具書也是見仁見智,各有各的說法。我把后一類詞語稱為“漸變詞”,“美輪美奐”便是一例。
(轉(zhuǎn)自《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