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英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戴維·赫伯特·勞倫斯的代表作之一,因作品中有大量的性愛描寫而在世界文壇中廣受爭議。小說以查泰萊夫人康妮與兩個男人的故事為線索,批判了隨著工業(yè)社會的發(fā)展而逐漸扭曲的現(xiàn)代文明價值觀,是對現(xiàn)代理性文化中靈肉分裂的生存境況的深刻反思,反映了作者勞倫斯對“性”的哲學思考,寄托了作者對于人性回歸自然、得到解放的深切期盼,這是小說經(jīng)久不衰的美學價值和人文價值所在。
關(guān)鍵詞:《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倫理 人性異化
一 引言
整個文學史上,無論是在有著幾千年封建歷史的東方,還是有著先進工業(yè)文明的西方,禁書往往都是以莫大的勇力揭露生活的真實,從而對當時社會政治、倫理、習俗造成沖撞和刺痛。而這些被揭露的真實,是對人類心靈自由和人性權(quán)利的捍衛(wèi),也是對人作為個體,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的生存境遇以及在整體社會中所處位置的思考,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也是如此。作者旨在通過描寫日常生活中性愛與現(xiàn)實的沖突來引起人們對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與自身的內(nèi)在欲望和倫理道德的思考。但這種過于直露而毫無遮掩的性愛描寫,在它誕生的那個年代卻是駭人聽聞的,過于關(guān)注它的性愛描寫“鏡頭”而忽略了它真正存在的社會意義,是它被稱為“黃色小說”而遭禁30年的原因,甚至被英國法院以”猥褻罪”立案偵查。時間是最公平的見證,這部小說雖然命運坎坷,但在歲月的洗禮中,它最終以嚴肅的生活寓意、批判的主題、寫實的手法和細致入微的心靈描寫,如一顆閃耀的明星,對現(xiàn)代英國乃至整個世界文壇,都產(chǎn)生了轟動的影響,而勞倫斯也被評為“最具獨創(chuàng)性的作家”。這部小說的卓越之處,在于通過對性愛的描寫以及人物內(nèi)心糾葛的刻畫來反映在工業(yè)文明中成長起來的扭曲價值觀,靈肉分裂的人性的禁錮這種普遍存在的真實境況,倡導人性回歸自然,并引導適合人類發(fā)展的正確價值觀上。
二 工業(yè)文明中人性的異化
1 “滅人欲”的理性文明
“我們根本就生活在一個悲劇的時代”,勞倫斯在小說的開端,就交代了社會大背景,并對它厭惡至極。快速發(fā)展的工業(yè)革命,加速了人們追名逐利的腳步,卻也忽視了自身的需求。出生于知識分子家庭的康妮,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自由的政治、藝術(shù)氛圍中,在她根深蒂固的觀念里,“女孩子的尊嚴和生命意義,完全在于獲得絕對的、完整的、純粹的、高尚的自由”,這是文明社會中的禮教,所謂高尚的自由,就是純精神的感官滿足,自然而然,肌膚相親的性,就淪為相對低俗的地位。她非常認同丈夫查泰萊婚后冷淡的性愛觀,在這段時間里,她享受著“柏拉圖”式的精神愛情。查泰萊是貴族子弟,從這里可以看出,傳統(tǒng)主義的婚姻觀、性愛觀,不只是針對女性,也包括男性,尤其對于知識分子和上流社會的影響非常深,這是文明“禮教”的產(chǎn)物。如果僅停止在這里,無論好壞,丈夫和妻子的思想幾乎是相同的,也能達到和諧,這也就是傳統(tǒng)的“滅人欲”之所以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原因。但是,隨著身體的成熟,心靈的成長,她逐漸意識到這種“文明”教化的弊端,是對生命本身的背叛。查泰萊在戰(zhàn)爭后下身癱瘓,喪失性能力,他要求康妮和別的男人生一個孩子,來繼承他的爵位,他的孩子必須出自上流社會,這是既得利益者,對自身利益的維護。而這個要求,超出了康妮在文明社會所受的教育和價值觀的范疇,即使在她以前的認識里,性相對于精神和心靈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性可以與除丈夫之外的任何人產(chǎn)生聯(lián)系。在這之前,康妮對于婚姻生活只是略有不滿。而這個要求,讓康妮迷茫和失望,繼而才有“只有婚姻和名譽,值得經(jīng)營”的想法,也是眾多男女在感情受到殘酷現(xiàn)實打擊后,不得不抓緊手中僅有的稻草。這些冷酷的現(xiàn)實,消蝕了康妮對生活的熱愛,心如槁木,然而,人的生理、心理欲望,亙古不變,只要人活著,就會存在。一種蟄伏于身體的原始欲望,逐漸生長為康妮的不安,一種對于情愛與肉體的迷茫,成了康妮的反叛因子。
2 “人欲”壓抑后的爆發(fā)
康妮在與丈夫查泰萊的婚姻生活中,她的身體是稚嫩而蒼白的,而她對“來自肉體的一種深深的不平”的觸動,源于一次她無意中撞見了守林人梅勒斯在洗身體,喚醒了她對人的胴體的審美意識。英國劇作家、小說家、詩人王爾德說,人體之美,是天才的一種形式?!澳浅林氐难澴釉谘祽抑?,“那是內(nèi)心孤獨的人的完全的、純潔的、孤獨的裸體”那是一個人純潔的美,這些猛然撞擊了她的靈魂,陷在了她靈魂的深處,她作為女人的意識,壓抑的自我復蘇了。這不單單只是對人體美的贊賞,也是對自然純凈之身體卻無人共賞的孤獨的共鳴?!八氐綐巧系呐P室……把衣服脫光,用燈反復照著自己的身體……”她為自己屢遭拒絕而“透著青澀與無奈”的身體日漸枯萎,感到不平。而那個有著詩意般美麗的森林,就成了康妮的避難所,康妮與梅勒斯的靈魂與肉體在綠意叢林中淺吟低唱。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將性愛的細節(jié),描述得細致入微,一場場旖旎的情事畫面,是小說精彩的華章。其中,作者反復寫到了康妮的心理沖突,憂傷,彷徨,抗拒,接受,而這些變化,是與康妮的身體變化相一致的。最初,康妮只是躺在那,一切都是被動的, “她靜靜的躺著,似睡非睡……所有的性興奮都是他的”,隨后,梅勒斯強健的身體,愛的撫觸,漸漸調(diào)動起她的性感覺,她驚詫于這種熱情如火的身體“交融之美”,這些她從未體驗到的快感,漸漸沖破了她的理智,讓她沉淪在肉體的愉悅中。而這種精神作壁上觀,沉淪于身體本能的行為,又讓她感到滑稽而卑瑣。對欲望的沉淪,又幾乎推毀了她的信仰,最后,在古老原始的生命之音的指引下,她的心漸漸融化在生命的敬畏中,她在“奇異的男性力量”下,“溫柔,戰(zhàn)栗的痙攣”。小說中,康妮在雨中脫衣跑向森林狂舞,是康妮心靈真正的解放,那是她的自由之舞,與梅勒斯熱情如火的結(jié)合,無疑是謳歌人性原始生命的最強音?!八Я?,她出生了,一個女人”,一個婦人由此誕生。這種詩意般美好的,在戰(zhàn)栗中產(chǎn)生的人性之光,正是勞倫斯倡導的原始生命之光,是他人生哲學思想的體現(xiàn)。梅勒斯是幾乎未經(jīng)工業(yè)文明污染的下層人士,他尊重人的原始欲望,這是他與查泰萊最大的區(qū)別。
三 人性回歸的哲學思考
1 社會倫理規(guī)則
對于倫理的思考,是小說的社會意義之一。人是社會的一分子,社會的和諧運轉(zhuǎn),總需要每個人在與他人的關(guān)系中自覺維護它的規(guī)則,婚姻關(guān)系亦如此?;橐龅木喗Y(jié),應是兩個彼此相愛的男女的結(jié)合。而愛情,就成為了聯(lián)系彼此最強的紐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也包括由愛情產(chǎn)生的性。性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婚內(nèi)的夫妻雙方,都有滿足對方這方面需求的義務。而康妮,顯然處于長期不滿足狀態(tài),而作為丈夫的查泰萊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是快速發(fā)展的工業(yè)革命對人性忽視所造成的悲哀。上流貴族社會出身的查泰萊是優(yōu)雅的,優(yōu)雅到只從屬于精神生活,他認為“性不過是樁偶爾發(fā)生的事,或者是附屬品……不是真正必需的”。他的一生,都禁錮在這種徹底忽視了人的生理欲望的變異的社會文明之下。沒有性能力的查泰萊,與年輕貌美的妻子康妮的結(jié)合,相對于大多數(shù)正常夫妻來說,本身只是過于殘酷、相對艱難,但這并不足以破壞兩人的關(guān)系。導火鎖,是查泰萊提出讓康妮跟別的男人生孩子來繼承爵位,這引發(fā)了兩個問題:一是查泰萊對婚姻的態(tài)度;二是康妮在查泰萊心中的位置。但結(jié)果都是,查泰萊首先破壞了婚姻關(guān)系的倫理原則。馬克思說:“愛情具有排他性?!辈樘┤R的做法,讓康妮對愛情產(chǎn)生了懷疑,信仰的破滅是導致一切的罪魁禍首。
毫無疑問,康妮與梅勒斯的相遇、相愛,是可歌可泣的。但是,首先一點,她是婚內(nèi)出軌,這也是對倫理關(guān)系的破壞,這是怎樣都不容忽視的。然而,癱瘓失去性功能的查泰萊、康妮這樣的組合,在全世界卻有許許多多。尤其是對于在前線奮戰(zhàn)的軍人來說,危險無處不在,況且還有天災人禍,這個群體并不小,再者還有性能力的差異。即便是今天,這種狀況仍舊屢見不鮮,這就是為什么,這部小說能夠跨越時間長河,受到讀者歡迎的原因,它反映的是現(xiàn)實沖突的共性。
2 生命的重新審視
“性和美是一回事,就像火焰和火是一回事,如果憎惡性,就是憎惡美。”這是勞倫斯一直秉承的哲學觀念。的確如此,性本身就是人的基本權(quán)利之一,忽視或剝奪這種權(quán)利,都是不人道的,這也是這部作品被稱贊和推崇的原因——直面人的原始需求。霍嘉特認為:如果這樣的書我們都試圖當成淫穢書來讀,那就說明我們才叫骯臟。我們不是在玷污勞倫斯,而是在玷污我們自己?!眲趥愃乖谧髌分?,對于像查泰萊這樣的人是批判的,因為自己性能力的缺乏,而性格扭曲,謾罵他人,阻止他人對性的追求。一是,他的觀念里,對性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是可有可無的。二是性格的懦弱,在身體殘缺了之后,無法正視自己的問題,一味藏在自卑的角落。我們在譴責查泰萊時,也不乏對他生出幾許同情來,甚至也考慮到他自己的心理、生理需求。從生理學上來說,沒有生育能力,并不代表生理欲望的消失。
康妮的生理需求,更為直接。在愛情的幻想夢滅之后,如野草般瘋長,在荒蕪之地,只需一把火,便可燎原。梅勒斯就是那把火??的萦龅搅嗣防账梗匦氯计鹆松畹臒崆楹突盍?。她可以不必在樓上脫下衣服觀摩全身后顧影自憐,而是投入到一場轟轟烈烈的性愛之中。勞倫斯對于他們之間性愛的描寫,細膩又富有詩意。這種原始的生命權(quán)利,在心理學上,被弗洛伊德稱為本我,它是人一出生就有的心理積淀物,是人格中最早、最原始的部分,是人作為動物的本能屬性,它不顧一切的尋找性、生理和情感的快樂。而奈特說:約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已婚婦女,很少甚至從沒有從性交中獲得樂趣。在現(xiàn)代文明中,被壓抑的生物本能,是禮教道德的禁錮,也是性文化缺乏的體現(xiàn)??的輰τ谛詯鄣淖分鸷拖硎埽亲晕乙庾R的覺醒,女性不是為了滿足男性的欲望而存在的附屬品;也是一種自我救贖,盡管,這種自我救贖的渠道,有違倫理道德,也并不可取?!恫樘┤R夫人的情人》是一部性哲學小說,對性愛場景的描寫,并沒有喧嘩取寵,它的旨意依然健康向上?!艾F(xiàn)在是守貞潔的時候……我愛貞潔,它在我們間流蕩著?!?梅勒斯在給康妮的信中寫到。這種對于愛情的相互忠貞,是正確價值觀的回歸?!安还苣隳懿荒茈x婚,我是會離婚的?!泵防账谷绱藢懙?,同樣,這也是健康倫理關(guān)系的回歸。而“從性交中產(chǎn)生出來的和平”,作者借由梅勒斯的口,點出全文的中心:正視人的生理需求,婚姻的和平,性不可或缺。
四 結(jié)語
勞倫斯用細膩的筆觸,善意純真地探討了在文明的發(fā)展中,道德倫理、社會價值觀與人性的沖突,人性被異化的嚴肅問題。身體殘疾,同樣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讓雙方都得到性滿足。歸根結(jié)底,查泰萊與康妮婚姻關(guān)系的解體,一方面有愛情的相互忠誠度不夠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性觀念的問題。放眼今天,這些問題仍然存在,滌蕩心靈,讓感情更純粹,增強性文化教育是解決的途徑。用兩性關(guān)系來恢復人的主體性,喚醒沉睡中的自我意識,讓自己和對方都能達到身心的完全自由,享受生命的美好,是作者哲學觀念的體現(xiàn),也是對人生的思考方式。
參考文獻:
[1]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華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與本我》,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版。
[3] 孔慶華:《前言》,《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 李文軍、辛中華:《〈查太萊夫人的情人〉中的性愛哲理》,《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
(唐君,遵義醫(yī)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