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逸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牙齦出血的原因和治療方法。方法:選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牙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究急性牙齦初學的原因及具體診治措施。結果:在本次研究中,急性牙齦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牙齦炎、牙周炎、不良修復體、牙齦外傷及殘根等,其中牙齦炎和牙周炎的比例比較大,說明是主要原因。52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采用明膠海綿止血,10例患者采用無菌紗布進行壓迫止血,9例患者采用碘酚燒灼止血,10例患者應用縫合結扎止血。所有患者均治療成功,治療成功率為100%,不存在復發(fā)的現象。結論:急性牙齦出血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必須對患者的牙齦進行詳細的檢查,確定病因后展開針對性治療。
關鍵詞:急性牙齦出血;出血原因;診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R78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163-02
急性牙齦出血是當前口腔科中常見的疾病,是由多種并發(fā)機制引起的。其中主要以口腔內局部因素為主,該病主要表現為牙齦持續(xù)性出血,出血量比較大,很難在短時間內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基于該病發(fā)病的特殊性,在臨床研究中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對病因進行詳細的分析,選擇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達到提升治療效果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將選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牙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究牙齦出血的原因和治療方式。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牙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齡在18-66歲,平均年齡(37.6±1.2)歲。所有患者均出現急性牙齦出血的情況,臨床表現為出血不止?;颊叱鲅獣r間在6-10h之間,平均出血時間為(7.1±1.2),出血量在10-180ml,平均出血量為(87.1±1.20)ml[1]。
1.2治療方法
首先對患者患處進行局部消毒,消除局部刺激相關因素,包括:牙石、不良修復體、充填體、嵌塞食物等,基礎性操作結束后,選擇3%的雙氧水將出血位置進行適當的沖洗,其次擦干。在出血處選擇0.1% 腎上腺素液進行持續(xù)壓迫1-2 min ,而后將碘酚小棉球塞到牙
間隙或者牙周內,應用干棉球進行壓迫,如果仍然存在嚴重出血的情況,需要反復進行操作,直到血液停止流淌,第二天取出棉球[2]。
針對反復出血的患者,需要對牙周采取保護措施,為了避免出現摩擦的情況,要采用牙周塞治劑對創(chuàng)面進行保護。嚴重的患者則需要對牙齦位置采用縫軋止血,5d后拆線[3]。
2.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急性牙齦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牙齦炎、牙周炎、不良修復體、牙齦外傷及殘根等,其中牙齦炎和牙周炎的比例比較大,說明是主要原因。具體病因類型及例數分析如表一:
52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采用明膠海綿止血,10例患者采用無菌紗布進行壓迫止血,9例患者采用碘酚燒灼止血,10例患者應用縫合結扎止血。所有患者均治療成功,治療成功率為100%,不存在復發(fā)的現象。
急性牙齦出血的病理機制比較復雜,在整體治療過程中必須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明確病因所在,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通?;颊哐例l容易受到牙菌斑、牙石及不良修復體等因素的影響,對牙齦造成一定的干擾,進而出現牙齦出血。導致牙齦出血的原因比較多,除了牙齒本身因素的影響,同時和外力作用有一定的關系,外力作用于牙齦時在齦溝內上皮和毛細血管致的細血管破裂出血,牙結石阻礙破裂血管及時閉合[4]。
針對牙齦出血對患者的不良影響,在治療過程中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全身檢查,了解是否有外力因素的干預,如果存在嚴重的全身疾病則需要對患者進行血壓檢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后,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部分患者存在嚴重的貧血或者其他疾病,血液變化對患者自身有一定的干預性。在整體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局部處理,將對牙齦造成刺激的因素直接去除,在牙周袋或者牙齦深處放入碘酚棉捻或棉球,進行適度壓迫,達到理想的止血效果。如果無法達到理想的止血效果,則采用明膠海綿止血、無菌紗布壓迫止血的形式[5]。在治療過程中要和患者進行適當的溝通交流,部分患者在治療階段容易出現緊張的心理,必須及時和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積極主動接受治療。
在本次研究中,急性牙齦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牙齦炎、牙周炎、不良修復體、牙齦外傷及殘根等,患者病理機制比較復雜。52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采用明膠海綿止血,10例患者采用無菌紗布進行壓迫止血,9例患者采用碘酚燒灼止血,10例患者應用縫合結扎止血。所有患者均治療成功,治療成功率為100%,不存在復發(fā)的現象。說明在實踐中針對急性牙齦出血的情況,需要及時對歡患者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不斷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急性牙齦出血的患者要明確病理原因,并對生成原因進行系統的分析。相關工作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性檢查,了解患者的實際病情后,結合病理機制展開綜合性的治療。
參考文獻
[1] 趙戩,潘春玲,張冬梅等 . 大學生牙周流行病學調查及相關社會因素分析[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2,28(4) : 379-381.
[2] 杜巖,歐龍,張賢華等 . 全口超聲齦下刮治兩次法對輕中度慢性牙周炎老年患者的近期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9(4) : 219-222.
[3] 馬晟利,李兵,李海清 . 在校大學生口腔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0,26(6) : 892-894.
[4] 岳紅,崔惠珍,臧妍妍.臨床綜合治療急性牙齦出血 120 例[J].武警醫(yī)學,2010,21(7):622-623.
[5] 劉萍萍,張杰 ,徐金標.急性牙齦出血的臨床分析及治療[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0,22(3):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