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
摘 要:查處違紀案件,是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一項基本職能和主要工作,也是引深反腐敗斗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任務。要搞好違紀案件查處工作,就要與形形色色的反查案活動進行堅決的斗爭。事實說明,查案與反查案的斗爭是貫穿于案查工作始終的一對矛盾。在反查案活動中,說情風又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較為突出的問題。本文在分析說情風特點的基礎上,試圖提出幾點對策,與大家共同商討。
關鍵詞:案查;特點;對策;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6-00-01
一、違紀案件中“說情風”的主要特點
違紀案件中“說情風”實質上是一種社會不正之風,它是一種以說情者為主體,以人情關系為紐帶,以紀檢監(jiān)察部門及其主管部門為進攻對象,以為被查處者開脫為目的的不正常的社會現象。分析“說情風”活動的實施過程,可以概況為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其活動具有相對連續(xù)性。說情活動從案發(fā)初查開始介入,直至結案處理,伴隨整個案件查處工作的全過程,只要此案未結,說情活動就不會終止。有的甚至是即使已結案,也還想通過說情來改變查處結果。
二是其手段具有多樣性。說情者在實施其說情活動過程中,或者與進攻對象拉老鄉(xiāng)、找關系、套近乎、請吃請喝;或者向進攻對象行賄,送錢財,或者利用自身職業(yè)和職務之便許諾給予種種好處方便;或者憑自己的職位和權力向進攻對象施加影響和壓力等等。
三是其目的具有明顯性和變化性。說情者既然出面為被查處者說情,就會盡力向“好”的方面努力。他們無論采取什么手段,都是要通過他們的說情活動,極力為被查處的違法違紀者推卸或開脫應負的法紀責任,使被查處的違法違紀者得以減輕或逃避應受到的處罰。但是,由于案件查處工作并不是以說情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其說情活動帶有一定的被動從屬性,因而他們說情的意圖也就隨著案件查處工作的進展情況而不斷變化。
四是說情者身份具有多類性。說情者之所以愿充當說客,總是與被查處者之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而在眾多說情者中,有親情型的,這類說情者主要是被查處者的親屬和親戚,為保全面子和維護既得利益而“沖鋒陷陣”;有利害型的,這類說情者與被查處者的違法違紀問題往往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怕拔出蘿卜帶出泥,或者曾在被查處者手中得到過許多好處,為保全自己不受牽連而“挺身而出”;有賄賂委托型的,拿人的手短,接受委托,充當說情“二傳”,這其中以領導干部居多。總的來講,被查處者職別不同,交際范圍和層次不同,為其說情的人員類型與層次也不盡相同。
五是其活動具有危害性。說情風的盛行,不僅嚴重妨礙了案件查處工作的正常進行,而且助長了社會不正之風,敗壞了黨風,滋生新的腐敗現象,對以權謀私、貪臟枉法起到了催化作用;不僅拉攏腐蝕了一些黨員干部,而且破壞了法紀條規(guī)的嚴肅性,其危害之大,影響之壞,顯而易見,必須按照黨規(guī)黨紀堅決抵制。
二、在查處違紀案件中抵制“說情風”之對策
中國崇尚禮尚往來,是講究人情的社會。講人情有利有弊,講人情有利于加深感情、融洽關系,但過分注重人情,也形成了當前現實社會中辦事拉關系、找后門的“潛規(guī)則”。人情的異化,還讓一些違紀違法人員試圖通過熟人說情和編織關系網減輕甚至逃脫懲罰。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比較普遍。面對客觀存在的說情風和關系網,如何突破裙帶關系的阻擾和干擾,最大限度地消除障礙,在案件查辦工作中做到堅持原則、秉公執(zhí)紀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一)以身頂“說”。俗話說:打鐵先須本身硬。作為說情活動主要進攻對象的紀檢監(jiān)察部門及紀檢監(jiān)察干部,能否頂住說情風的干擾,關鍵在于自身的政治素質。所以,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把自己鑄造成思想性高、原則性強、既不怕硬、又不吃軟的堅強衛(wèi)士。當前,特別要克服一部門紀檢干部中存在的以身處“清水衙門”、感到“吃虧”太多等為理由而放松對自己要求的傾向,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從政治的高度,認識自己從事紀檢監(jiān)察工作的重要性,增強維護黨紀政紀、扶正祛邪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打擊歪風邪氣,凈化社會風氣,維護黨和人民利益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當中平衡自己的心理,堅持做到剛直不阿,堅持原則,敢于碰硬,嚴格執(zhí)紀,秉公辦案,對上級不開“口子”,對同事不照顧“面子”,對親友不破“例子”,對身邊的同志不留“空子”,從而縮小說情風市場。
(二)以法制“說”。說情風的盛行除社會的、歷史的原因之外,制度不完善,機制不健全、程序不完備也是一個主要原因,所以,我們要抵制說情風的干擾,保證案件查處工作的順利進行,就要建立相應的制度,使其無隙可乘。一要堅持集體調查、審理制,促使辦案人員互相監(jiān)督,互相制約;二要建立案情分析制,在紀監(jiān)部門內部或邀請有關人員一同進行分析,發(fā)揮集體智慧,聽取大家意見,集思廣益,避免個別人員受說情風侵蝕而徇情枉法,保證查案工作公正合理。三是要建立公開審理制。對帶有普遍性、代表性、影響大,危害深的一些案件,有選擇地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審理,堵塞說情路。四是要建立案例通報制,結案后要及時將案情和查處結果在適當范圍進行通報,讓職工評價。五是建立說情登記制度,使說情者進門就入冊(登記冊),這樣可以對辦案人員和說情者產生雙重監(jiān)督制約作用。
(三)以理化“說”。對待說情,不能簡單地拒之門外,要在認真分析案情和說情者具體情況的基礎上,耐心誠懇地有針對性地給他們講清政策背景、被查處者問題的嚴重性及造成的影響,并指出其說情行為的錯誤所在,使其提高思想認識,了解法紀條規(guī)政策,終止說情活動,并向有利于查辦案件的方向轉化,在思想教育中化解矛盾,排除干擾。
(四)以避堵“說”。查處違法違紀案件是一項業(yè)務性政策性較強的工作,為保證查處工作的公正合理,必須按照相關規(guī)定實行回避制度。凡與被查處者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人員都不能參加本案的查處工作,這樣,使說情者失去了進攻目標,無從下手,并極大地削弱了說情效果。
(五)從嚴查“說”。在完善制度,強化教育的同時,對于那些不聽勸阻,一意孤行,嚴重干擾和阻礙辦案工作的說情者,要按照有關規(guī)定嚴肅處理,并有選擇地將典型的說情者通過新聞輿論工具公開曝光,讓說情者從幕后走到臺前亮相,發(fā)揮社會輿論對說情現象的批評與制約作用,增強人們的是非觀念,克服“寧肯碰了,也不能誤了”、“不說白不說,說了也沒事”的錯誤心理,防止“有案查不透、查后立不住”現象的發(fā)生。面對難啃的“硬骨頭”,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找到突破口,讓涉案人員沒有找熟人和編織關系網的機會和時間,以嫻熟的業(yè)務本領讓違紀人員心服口服,有效地遏制說情現象,保證案件查處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到法律、紀律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