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李開明
摘要:參與式教學是一種在教學活動中使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有趣且較為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自我發(fā)現(xiàn)和體驗并進行自我反思,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
關鍵詞:外科實驗;教學;參與式;應用
【中圖分類號】R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044-02
目前,在國內外科實驗教學中有很多流行的教學方法,參與式教學法就是其中之一,它強調學生要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以鼓勵學生為主,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參與式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進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對象
隨機選取我校13級臨床專業(yè)的學生112名,且要求所選女生的年齡相差不大。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學生58名)和對照組(學生54名),兩組學生在學習成績上也要無較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1)教學方法
由同一個教師擔任兩組學生的授課科目,且使得所授科目要有一致的教學課時、內容和目標。實驗組采用參與式教學法,問題的引出通過案例,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而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教學,也就是教師講授,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提問學生來檢測教學效果。
(2)參與式教學流程設計
1)、案例導入: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就向學生布置任務,給出案例。
2)、分組,進行小組討論: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5—6名學生,且每組選一名學生作為小組長。在課前一個星期左右,小組長要根據教師所給案例,結合討論題,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本組學生進行相關資料的查找搜集。課堂上留有半個小時時間讓學生們進行討論,然后由小組長對討論結果進行匯報。最后,教師圍繞教學目標整理教學內容,解答學生在討論時遇到的疑點。
3)、情景模擬教學法:通過一定手段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比如實物演示、運用多媒體或角色扮演,從而巧妙的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情感與認識,教與學結合起來,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4)、培訓小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由學生擔任教師,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能力。
(3)評價方法
1)、操作技能和基礎理論評分。
由教研室統(tǒng)一命題,在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的的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采用閉卷的考試形式;對操作技能進行考核時,隨機進行分組然后抽簽考試,由兩位教師評分,取兩位教師評分的平均分作為其考核成績。
2)、實驗組問卷調查
課程結束后,由學生自行設計問卷,其中,問卷內容包括培養(yǎng)團隊精神、激發(fā)學習興趣以及對參與式教學法的滿意度,了解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調查問卷由學生統(tǒng)一發(fā)放,并且統(tǒng)一全部收回。
(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相關的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并且對兩組間的結果進行比較。
二、結果
1. 比較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得出表1:
2. 對參與式教學法教學效果,實驗組學生的評價如下:
三、討論
通過以上研究,我們對參與式教學法的作用進行討論,得出以下幾點:
1. 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提高的作用
作為學生,學習能力是其需要掌握的最基本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才能進行下一步對知識的學習。教師利用參與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進來,不斷鼓勵學生,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學生在對學習方法掌握以后,就會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成績就會很快得到提高。
2. 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起到培養(yǎng)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法中,知識主要靠教師進行講授,學生機械記憶,表達能力很少有機會能夠得到鍛煉,提高不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參與式教學法注重對學生反應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觀察能力等各種能力的鍛煉,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基礎理論考核成績更高一些。同時,我們從表2中可看出,79%的學生認為參與式教學法能夠培養(yǎng)自身的團隊精神,86%的學生則認為其對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有著增強的作用。
3. 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學生的心理素質的高低影響著學生的就業(yè)問題。外科實習生在實習的開始階段,面對病人進行治療時,有時候會出現(xiàn)膽怯,手腳發(fā)抖的現(xiàn)象,這個時候病人便對實習生的治療技術產生懷疑,甚至拒絕實習生的治療,從而最后導致外科實習生的實習成績不佳。另外,學生在畢業(yè)時,就業(yè)單位的面試也會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素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加強鍛煉。教師采用參與式教學法進行教學,便起到了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作用。
4. 能夠使教與學更有效的結合起來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組織學生在教學中協(xié)作完成教學任務,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不可動搖。因此,我們也要對教師這個職位有相應的要求,不僅知識面要寬、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要強,還要有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依據教訓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保證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回答,盡最大努力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還要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夠結合起來,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從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加以培養(yǎng)。根據表2,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參與式教學法的滿意度為88%。
【結語】:
隨著當前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教學模式也在不斷進行改變。面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其要求。教師采用參與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鍛煉,從而最終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彩玉. 參與式教學法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職業(yè)技術,2012,09:67-68.
[2] 周永興.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法的實施策略[J].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4,10:50-51+53.
[3] 段一娜. 參與式教學法在預防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電子制作,2013,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