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斌
【摘要】學生安全事故頻發(fā),物理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課堂上滲透安全教育,盡到應有的責任,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關鍵詞】物理教學;安全;教育
一、學生安全事故瀕發(fā)原因探究
校園安全事故瀕發(fā),細心探究,中學安全教育問題是事關社會穩(wěn)定與和諧的重大政治問題。當今人們過于看重學生的成才而非健康成長,學校對安全教育重視不夠,部分教師安全意識薄弱。針對目前中學教育的現狀,我們應該立即行動起來,建立健全中學安全教育體系,系統(tǒng)開設安全教育課程,構建學校安全文化,開展安全教育培訓,物理教師也應該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適時滲透安全教育,不斷加強學生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意識。下面我就如何在物理課堂中滲透安全教育談一下自己的切身體會,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社會因素
現在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貧乏,許多學生迷戀網絡游戲,許多游戲充滿色情、兇殺等不健康的內容,學生經常接觸這些內容,分不清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中的差距,把網絡世界中打殺搬到現實生活中,造成傷害事故。
2、家庭因素
現在家庭,獨生子女較多,由于家長的嬌慣,許多孩子成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稍有不順,便以哭鬧、出走等方式要脅。許多農村父母為了生計,背井離鄉(xiāng)到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給親戚監(jiān)護扶養(yǎng)。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這些留守孩子往往染上吸煙、上網、打群架等惡習,極易造成安全事故。
3、個人因素
現在的青少年,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時期,情緒與情感強烈易于激動,難于及時用理智控制自已,容易由一些小事走上極端,加上缺乏自我防范意識,容易造成傷害事故。
4、學校的因素
由于受中考、高考指揮棒的引導,許多學校重智育輕德育,造成“分分學生的命根”這種唯分數是從現象,德育的主要任務落在班主任身上,有限的幾節(jié)班會課往往被擠占,造成德育教育的缺失。
二、物理教學中應滲透安全教育
物理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教材編排遵循“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論。結合教材內容,可進行多方面的安全教育。
1、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
暑假期間是溺水的高發(fā)時期,附近鄉(xiāng)鎮(zhèn)的學生近年來發(fā)生了數起溺水死亡事件。這些事件,多數是因為當事者自我防范意識淡溥,認為水淺,自己會游泳等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我結合物理知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前給學生打了一支預防針,學完浮力知識后,我出了一道討論題:人游泳時,若腳陷到泥里,是否還能浮上來?學生明白后,師意味深長的點評:“淹死的往往多數是會浮水的?!边@樣,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受到安全教育。復習光時知識時,我設計了一幅漫畫:“一人來到水塘邊,喊到水真淺,下水后,沒過頭頂,大喊救命,讓學生用物理知識解釋這種現象”后。師強調總結:“由于光的折射,水的視深比實際淺,容易造成錯覺,所以不要貿然到不明水域游泳,千萬不要做“不知死的鬼”。這樣,學生在笑聲中接受了安全教育。
2、防雷知識安全教育
夏季是雷電的高發(fā)季節(jié),結合物理教材內容,可對學生進行防雷安全知識教育,學完電學知識后,我讓學生討論,怎樣才能防雷呢?并說出這樣做的道理。生討論后,師及時強調總結:(1)不要在大樹下或山頂的亭子里避雨,因高的物體容易摩擦帶電易遭受雷擊;(2)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外出,尤其不要扛著鋤頭等金屬物品行走,因鋤頭是導體,空中云層易通過其放電。(3)關閉門窗,可防止雷電進入室內;(4)不要接打電話、看電視等,因雷電可沿導線進入室內,易遭雷擊。這樣,學生知道一些防雷知識包含的道理,更利于其防雷。
3、易燃易爆品的安全知識教育
每年的節(jié)日,都有許多被爆竹炸傷的學生,像北方某城市,由于煤氣罐爆炸造成的傷害事故。因此,很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易燃易爆品安全知識教育。
講內能一節(jié)前,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違法生產爆竹的作坊,執(zhí)法人員開車前去取諦。當場沒收了非法生產的爆竹,由于執(zhí)法人員缺少必要的物理知識,裝車時,爆竹發(fā)生爆炸,當場把執(zhí)法人員和作坊主全部炸死。新課后,我讓學生討論:“易燃、易爆品搬運時為什么必須輕拿輕放?為什么不允許帶易燃易爆品上車?”這樣,學生印象深刻,比空洞的說教效果好的多。
4、學生出行安全教育
物理學的許多知識,可對學生出行進行安全教育。像慣性知識可解釋,學生騎車時不能過快,不能闖紅燈等,否則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知識可解釋,候車時為什么一定要站在安全線以外。進入加油站,不準接打手機,否則電磁波的震蕩使汽油產生的火花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當然,安全教育的內容很多,像防火災,用電安全教育等,在關注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三、安全教育應注意的事項
1、忌空洞的說教
現在的學生,每天聽到家長、老師講的道理,易產生逆反心理,最聽不進大道理。因此,教師可運用視頻,身邊事例等對學生安全教育。
2、形式要靈活多樣
有時可用專題講座的形式,有時可用身邊的案例,也可運用漫畫等形式多樣的形式,使學生耳目一新,易于接受。
3、語言要中聽,使學生易于接受
有時可用幽默夸張的語言,有時可正話反說,使學生易于接受。
總之,學生安全重于泰山,每名教師都應為安全教育盡一分力,作為物理教師,更是責無旁貸。應該結合教材內容,給學生上一些生動的安全教育課,把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但愿安全事故不再重深,每天都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11)
【2】中學生安全教育讀本 著 作 者:羅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