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
【摘要】體育與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中學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可是當前體育教學在中學的開展并不十分理想,其中羽毛球作為一項廣泛普及運動,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影響下,也是困難重重。因此,本文深入剖析當前教育背景下羽毛球在中學開展的特點,探討在素質教育下羽毛球教學的多種形式,推動羽毛球在普通高級中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中學;素質教育;羽毛球教學
體育教育作為中學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構成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元素,也是切實貫徹黨的素質教育方針。羽毛球運動作為一種室內室外皆可進行的運動,因設備簡單,易于學習,而頗受大眾喜愛歡迎,逐漸步入普通高級中學素質教育課程,并且占據重要的地位。然而自素質教育在中學推行以來,羽毛球課程開展仍步履維艱。本文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下,深入分析羽毛球教學,力求為羽毛球教學打開新的局面。
1 素質教育下的羽毛球教學意義
1.1 有助于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生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就很難正常的進行學習。而羽毛球對運動者身體素質的鍛煉是非常全面的。長期打羽毛球不僅可以鍛煉手腳的敏捷性,身體的柔韌性,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性,還能明顯提高參與者的反映能力和反應速度。中學生的身體正處于迅速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學校應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教學安排,適當的鍛煉學生的身體,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發(fā)育,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而羽毛球運動運動量適宜,學生學習上手較快,可操作性強,有助于促進中學生的生長發(fā)育,易于達到素質教育目標。
1.2 有助于緩解學生心理壓力
羽毛球是一項全身心的活動,作為一個比較普及的運動,極具趣味性,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學生學習和參與羽毛球運動熱情較高。在打羽毛球的過稱中,學生可以全身心的放松自己,盡情的揮灑汗水,減輕在學習上的壓力。另外,羽毛球運動也是比較講究耐力的,學生在參與的過稱中,可以充分鍛煉自己的耐受力,增強自身抗壓能力。
1.3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品質
羽毛球是一項全身參與的運動,充分協(xié)調眼、手、腳、肩、腰、腿、手臂等全身肢體的運動,既可以加強身體活動能力,又能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另外,在羽毛球教學中,教師多采用一些競技比賽形式來增加課程的趣味性,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競爭意識,而且鍛煉了學生全力以赴的拼搏精神,有助于學生優(yōu)良品質的塑造。
2 羽毛球教學在中學開展的特點
2.1 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尚未成熟,有著不同于其他時期的獨有特點。比如說,中學時期的男生由于身體發(fā)育趨于成熟,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可能會更加急于表現自身的力量,過度練習,而女生則因平時愛好和性格,在參與運動時,就可能會產生一些抗拒心理,缺乏自信心。因此,在羽毛球教學時,教師要根據中學生的這些特點,因材施教,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體質。
2.2 中學生自身體質的差異性
在進行羽毛球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是教學的主體,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自身體質的差異性直接影響教師教學效果。每一個班上的學生身體體質不可能都在同一個水平上,可能有的學生基礎好,運動能力強,而有的學生身體體質較弱,協(xié)調性相對較差,正是這種自身因素的差異性給羽毛球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教師在教學前,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自身情況,采取分小組教學或者分層教學的方式,保證羽毛球教學合理有序的進行。
3 在素質教育下的羽毛球教學
3.1 “體教結合”在羽毛球教學中的發(fā)展
中學素質教育雖然推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不少輕視體育鍛煉的現象,并未落實國家對素質教育的全面要求。而在大多數家長心目中,也仍是以子女的文化學習成績作為關注的唯一焦點,忽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這也無形的加重了羽毛球在中學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困難。中學應重新審視體育,把它作為一種集體質、意志、精神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教學模式積極開展,在學生和家長之間全面普及“健康第一”的意識,倡導“健康學習”的理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學校組織的體育競技活動中去。
3.2 “體育游戲”在羽毛球教學中的運用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羽毛球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單一的教學形式,導致學生在學習羽毛球過程中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習效率不高。而如果在中學羽毛球教學中,適當的融入游戲元素,把游戲的趣味功能充分發(fā)揮到羽毛球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羽毛球學習中去,這樣將會使得羽毛球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之初,應注重與課程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制定相關的游戲規(guī)則及注意事項;在實施過程中,注意確保學生的安全,避免危險性的行為,科學合理的組織游戲;課后,及時反思整個教學過程,逐步完善游戲內容和規(guī)則,更好的實現中學羽毛球教學的目的。
3.3 “分層教學”在羽毛球教學中的實施
分層教學是教師依據學生現有的體質、能力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Π褜W生分成若干水平相近的小組,從而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學,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力求最大程度的滿足學生對課程的要求。這種教學方法的使用,執(zhí)行了因材施教的策略,對于學生而言,不僅能使所有同學體驗到成功學習羽毛球的喜悅,而且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教師而言,靈活的教學方法,極大地鍛煉了教師的創(chuàng)新思維及隨機應變能力,也是教師提升自我素質的一個良好契機。在分層教學過程的實施中,需特別注意的是對學生分層給學生心理上的影響,避免給學生造成自卑的不良心理。
3.4 “競技比賽”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拓展
每個體育項目都有競技,羽毛球運動也不例外。在教學中適當地加入競技比賽,更能體現羽毛球運動的獨特魅力,也能讓中學生親身體會全力以赴,爭取勝利的快感,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和拼搏精神。而在集體參與的競技比賽中,同學之間的密切配合,使學生深入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塑造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勇敢拼搏的良好品質。
4 總結
羽毛球運動在中學素質教育全面落實的進程中是具有一定的發(fā)展優(yōu)勢的,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師資水平和硬件條件,合理的安排羽毛球教學任務,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形式組織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羽毛球運動中。
參考文獻:
[1]鄭佩蓉.羽毛球業(yè)余體?!绑w教結合”模式初探[J].體育科學研究,2004,12:66-69.
[2]張子沙,龔正偉,周波.對我國高校體育素質教育內容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1,1:16-21.
[3]杜玉波.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J].中國高教研究,2012,1:1-4.
[4]朱小蔓、高寶立、劉驚鐸、宗秋榮、楊雅文、金東賢、張平、武思敏.素質教育的概念、內涵及相關理論[J].教育研究,2006,2:3-10.
[5]楊叔子,余東升.文化素質教育與通識教育之比較[J].高等教育研究,2007,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