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纮
流年,靜水般流淌。歲月,不停地吟唱。回憶里,有一雙手,粗糙又蒼老,它總是牽起另一雙年輕的手,緊緊地,不放。當(dāng)它不再有力,我會牽起那一雙手,緊緊地,一起去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
總有一些回憶,總有一段時間,美好得歲月也沖刷不掉。熱牛奶般粘稠溫和的陽光下,傾聽花兒輕輕的囈語,裙袂在飄揚(yáng)。童年,心中有個最美的天堂——老屋與小院。陳舊的屋檐上,荒草輕輕搖曳著,屋檐下,總會有個慈祥的老人向遠(yuǎn)處凝望。順著她的目光,花草中碎花裙擺的姑娘,正描繪著那一豆七蔻的時光。老人的笑從來都那么輕柔而溫和,摻雜著陽光淡淡的香,高高盤起的發(fā)髻,幾縷銀絲在陽光中閃耀。女孩的笑,一直是天真而歡快的,有淺淺的花香縈繞,蜂蝶草木,是她心中曼妙的歌謠。女孩輕快的腳步在蹦跳,打著美好的節(jié)奏。石子路上一塊凸起的石塊將女孩絆倒,屋檐下老人的微笑僵在臉上,快步跑去,牽起女孩的手,扶她到屋中坐下。雪白的紗布輕輕地在膝頭纏繞,老人眸中的疼惜滿得要從眼角流下,女孩小小的手在那雙滄桑而粗糙的手中,呆得好安穩(wěn),老人手心里的余溫似乎可以滲透到靈魂深處般溫暖。這是我童年的故事啊,我叫那老人外婆,一個能牽起我的手、給我愛與暖的外婆。
歲月無情,如今已然物是人非,外婆不再那樣慈祥、笑瞇瞇地喂我一口米飯,似乎只曉得我是個叫做外孫女兒的女孩,她總會給我一個若有若無的淺笑,她不再牽起我的手,摟著我的肩,給我講童話。夾菜時,她的手會不住地發(fā)抖;走路時,蒼老的背弓著,矮了大半截似的;別人和她說話,她只是用癡癡的笑來回應(yīng)。
蒼老的屋檐下,同樣的春光正好,同樣的鳥語花香,只是多了一個女孩攙著一位老人在沐浴陽光。她們走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老人的腿腳不好,磕磕絆絆的總會摔倒。女孩會緊緊地牽著老人的手,不放。她能感覺到老人手心暖暖的溫度,似乎可以滲透到靈魂深處般溫暖。老人粗糙的手本是無力的,卻又用力地牽著女孩的手,這樣是不是就可以拾起從前的什么呢?或許吧。心中酸澀的感覺漸漸涌向眼眶,這是我現(xiàn)在的故事啊,我叫那老人外婆,一個只會叫我外孫女兒卻牽我手的外婆。
外婆,我會緊緊牽住你的手,不放,帶你去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我會帶著你一點(diǎn)一點(diǎn)拾起從前——那段無比美好的時光。
‖哈爾濱市德強(qiáng)中學(xué)
當(dāng)一雙年老枯干的手,被一雙年輕有力的手緊緊地牽在手里的時候,我們眼前呈現(xiàn)了一幅世間最美好最溫暖的畫面——那個幼年曾被外婆悉心照料、牽手講著童話故事的小女孩如今長大了,她變成了那個腿腳磕磕絆絆、語言已不再清晰的老人的牽引者,當(dāng)二人的手再次緊緊相握的時候,那從掌心傳遞的溫度,不但滲透進(jìn)作者的靈魂深處,更觸動了讀者內(nèi)心的柔軟之處。歲月的無情,帶來的是物是人非,而它帶不走的,卻是那脈脈深情,女孩那雙緊緊握住老人的手,讓我們感嘆,逝去的只能是歲月,而永遠(yuǎn)不會逝去的是親人間彼此的眷顧和依戀。
文章采用了對比的寫法,展示了不同時期的兩樣牽手,幼年時,是外婆握住孫女;長大后,是孫女握住外婆,對比兩種不同內(nèi)容的牽手,讓人心生唏噓——為時光的無情,更為此感動不已——為回饋的親情,當(dāng)美好的感情通過這般美好的方式流瀉在紙上的時候,我們的心也被浸潤了,留下的是深深的溫暖。
【適用文題】那一刻的溫暖、掌心上的溫暖、緊緊握住你的手……(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