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烽
【原題回放】
有網友在微博上曝光了一組圖片,顯示為幾名醫(yī)護人員在手術室內擺拍,圖中可以看到后面手術臺上躺有病人。“醫(yī)生手術室自拍”經網絡和部分媒體的傳播迅速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為此,西安市衛(wèi)生局通報了此事的調查處理結果,稱該照片發(fā)生在民營二級甲等醫(yī)院西安鳳城醫(yī)院,拍攝于2014年8月15日,經過連續(xù)7個小時的手術,保住了一位40多歲農民工的左腿,在完成手術后,因手術室即將搬遷,醫(yī)務人員拍照留念。根據通報,涉事醫(yī)院及醫(yī)生被處以多項行政處罰,其中包括對常務副院長記過處分、留職察看一年,分管副院長免職等決定。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定,標題自擬。要求:立意明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湖北省七市(州)高三2015年3月聯(lián)合調考)
【作文導寫】
本次作文材料選取的材料是新近發(fā)生的見諸網絡、電視等媒體的社會熱點事件。要寫好本次作文,考生要有關注社會事實熱點的習慣,理清諸多關系進行理性思考的能力。材料主要涉及到四個方面:醫(yī)患關系、新聞媒體、政府、公眾,從每個方面都可以延伸出一些重大的話題。①醫(yī)患關系方面。這是一個社會關注度很高的話題,現(xiàn)代社會,喪失醫(yī)者仁心,甚至基本醫(yī)德的醫(yī)生已深深刺痛了我們的心,這引發(fā)了人們對現(xiàn)代西醫(yī)冰冷的儀器、程式化診斷的思考。但另一方面考生也應看到材料中的醫(yī)生自拍有很多特殊原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辯證地看待問題。②新聞媒體角度。網絡社會世相光怪陸離,信息時代信息真假難辨。在這樣的時代新聞媒體應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材料中媒體的行為是考生要思考的,這次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媒體的蓄意炒作、推波助瀾造成的。③政府角度。材料中政府的行為易為考生忽略。政府對一些重大問題的處理應嚴厲快速,懲前毖后,但這里對涉事醫(yī)生的處罰是否合理?政府在社會公眾生活中應扮演什么角色?顯然,材料中政府的處理方式是不能讓公眾滿意的,政府的執(zhí)政能力應與時俱進。④社會公眾角度。面對輿論,公眾是隨波逐流眾聲喧嘩,還是堅持自我調查真相?我們是不是有責任、有擔當?shù)默F(xiàn)代公民?諸多問題,考生應從多個維度辯證思考。
【佳作示例】
例文:
請將處罰關入籠子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簡政放權,把政府的權力關進法律的籠子。可我所見到的,正如這次醫(yī)院的自拍事件,卻正說明政府處罰的權力,仍是逍遙的野馬。
材料中所提到的自拍云云,實則是經過當事病人的同意的,并且手術已經完成,這時醫(yī)生們跟自己以及即將要分別的手術室來張自拍,又有何不可?
可是有的地方政府就是別里科夫那樣的“套中人”,因為媒體的熱議,百姓的評論,就感到莫名的壓力,不問青紅皂白,先罰了再說,于是記過的記過,免職的免職??杉毤毾雭?,衛(wèi)生局的迅捷行動也只是起到了平息民怨的作用,只是圖了一個耳根之凈,只是得到了一個“執(zhí)法必嚴”之名,而并無處罰依據。好像通過某次處罰,讓無聊看客、無知群眾心滿意足后就罰得有價值。當處罰成了政府面對任何問題、處理任何雜事時的第一選擇,其內心對民心向背的不確,對于輿論評議的恐懼已不言自明。
有問題,是要靠澄清去解決,一味地用紙去包火,以處罰去遮掩,只會讓人對政府的辦事能力、判斷能力產生懷疑。就像這件事,若是衛(wèi)生局能忍一時之詬,去查清、澄清事實原委,并公之于眾,那么現(xiàn)在網絡上對其辦公能力“只有三歲小孩”水平的嘲諷也不會繞其耳畔。
記得看過一部外國的法律紀錄片,其中的關鍵便是“疑罪從無”,那些有人文關懷的,不少國人傾心向往的法律條文也濫觴于此。中國法律起步晚,按說應該博采眾長,可是在執(zhí)行時,特別是事關處治時卻又擺出一副“封建社會”吃人的嘴臉:連坐,莫須有,疑罪從有。
難道媒體的聲音就能代表法制的天平嗎?難道不明真相的群眾在網上嘈嘈切切的碎語就能改變事件的性質嗎?難道隨便處罰幾個相關領導就能體現(xiàn)公平正義了嗎?當然不能!可悲哀的是,上述情況已成事實。處罰可以帶來公平正義,可以體現(xiàn)果斷毅力,可當事件剛剛揭露時那還方向涵混的民意左右了政府處罰,當那看似雷霆萬鈞的處罰真正橫空出世時,又成就了誰的公平?又造就誰的不公?
弘一法師曾說:“多言則少信,多怒則少威?!毙∶襁€是奉勸有關政府,把處罰關進法律的籠子。肆意的處罰只是一種無能。
點評:本文觀點獨到,論證有力。作者選取材料中大多數(shù)考生易忽略的政府這個角度立意,指出政府在整個事件中處于被動無能的境地,透過現(xiàn)象看到了事物背后的問題,思想有深度;文章語言有鋒芒,如“當處罰成了政府面對任何問題、處理任何雜事時的第一選擇,其內心對民心向背的不確,對于輿論評議的恐懼已不言自明”“多言則少信,多怒則少威”等語段,一針見血,很有見地;文辭有氣勢,如文末連續(xù)反問句的運用,帶有很強的雜文風格。文章個性鮮明,思想有見地,是一篇優(yōu)秀的考場佳作。
★作者單位:湖北鶴峰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