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冬
[摘要]結合互動教學的相關概念,對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推動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互動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10006
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對高中語文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互動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是擺在高中語文教師面前的關鍵問題,應該引起充分重視。
一、互動教學概述
互動教學,就是將教育教學活動看做師生交流和溝通的過程,將教學的過程看做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教學統(tǒng)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師生關系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調節(jié),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互動,強化人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進而產生教學共振,提升教學效果?;咏虒W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精選案例式互動、主題探討式互動、多維思辨式互動以及歸納問題式互動等。在互動教學中,問題是一切教學活動得以有效開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要保證互動教學的有效實施,教師應該吃透教材和大綱,立足教學內容,對互動問題進行精心設計,把握重難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互動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創(chuàng)設良好的互動條件
要想實現高中語文互動教學,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良好的互動條件。一方面,教師應該對課堂時間進行合理安排,為學生留出充足的互動交流時間,將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討論、思考、練習等多樣化的形式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及時轉變觀念,摒棄以往灌輸式教學,增加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情景表演等環(huán)節(jié),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互動空間,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體的填鴨式教學越來越難以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應該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將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以平等的心態(tài)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在互動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教師提出研究課題后,學生通過查閱書籍、下載資料、相互討論等方式,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教師適時點撥,實現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3.選擇合理的教學策略
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內容,選擇合理的互動教學策略,以確保教學工作有效開展。
(1)通過啟發(fā)性教學和針對性教學增加互動。啟發(fā)性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教學重點進行歸納,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解決,并充分肯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同時,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提出相應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fā),使學生對重難點知識有一個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和了解。另外,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結合教學目標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yǎng),使教學工作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例如,在講解《雷雨》時,可以以話劇表演的形式,鼓勵學生對教材進行情景再現,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通過綜合性教學強化互動。要想確保互動教學的順利進行,僅僅是在教學中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綜合性教學,對互動進行強化。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主動聯系學生,共同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實現知識傳授與學生認知的有機結合。例如,在教學《裝在套子里的人》時,可以指導學生對文章中提到的造成別里科夫畸形心理的原因進行整理、分析,使學生可以從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抓住問題的重點,有效解決問題。
(3)通過差異化教學完善互動。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彼此之間會存在差異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這種差異性,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差異化教學,做到因人施教,避免一把抓的現象,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學《中國建筑的特征》時,針對文科生,可以結合我國建筑的發(fā)展歷史,逐步引入對中國建筑特征的分析;而對于理科生,可以從建筑的結構形態(tài)以及受力特征等物理和數學知識方面進行講解,方便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
總之,在當前新課程標準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進而推動語文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責任編輯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