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丹
為了重溫黨的光輝歷程,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進一步堅定廣大黨員的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yǎng),切實將“三嚴三實”主題教育活動引向深入,近日,青?!饵h的生活》黨支部、社科聯(lián)黨支部聯(lián)合組織開展了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6月19日,青?!饵h的生活》雜忐社和社科聯(lián)兩個黨支部全體黨員冒雨前往湟源縣城關尕莊村、萬安街社區(qū)慰問看望老黨員。在村黨支部、社區(qū),支部成員們與黨員干部拉家常、話黨建,并送去了書籍、《黨的生活》雜忐和贊美大美青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書畫作品。
在貧困黨員家里,支部成員們送溫暖、獻愛心,送上米面油等慰問品和慰問金,詳細了解家庭情況,貧困黨員如沐春風,深切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有五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曹玉成感動得熱淚盈眶,他那患有嚴重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老伴,拄著拐杖堅持要將大家送到門外。萬安街社區(qū)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社區(qū),轄區(qū)內的回族占了全縣的百分之七十,在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該社區(qū)實行新型網格化管理,基層黨建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在社區(qū)書記帶領下,支部成員們參觀了黨員活動窒、工會組織、信息中心等,和基層黨員面對面,零距離交流。
慰問結束,時間已過中午。顧不上饑腸轆轆,大家又趕往此行的重要目的地——小高陵精神展覽館。“青海高原風光好,日月山下紅旗飄。人如海、歌如潮,揮銀鋤、志氣豪。勞動開創(chuàng)新天地,高山低頭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忐,荒山禿嶺換新貌?!币贿M門,映入眼簾的是這首上世紀70年代后期青海大地廣為盛行的歌謠,一下就讓人置身于那個火熱的年代、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春天無附難下種、夏天洪水遍地沖、秋收打碾一場空、愁吃愁穿難過冬”。展館講解員用這段順口溜形象地表述了小高陵在治山治水前的荒涼、貧窮。我們仿佛看到昔口那個貧窮落后、到處是深溝澗壑的小高陵。
治山治水,敢叫口月?lián)Q新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湟源縣小高陵人民為了改變落后的生產條件,村黨支部發(fā)揚“敢教口月?lián)Q新天”的精神,發(fā)動和帶領群眾,年年治坡治溝,歲歲植樹造林,歷時十余年,使3000多畝干旱淺山變成了水平梯田,全村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小高陵人民治山治水與各種艱難險阻作斗爭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整整影響了一代乃罕幾代人,對湟源縣農村的變革和發(fā)展發(fā)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隨著解說和眼前一幅幅畫面的呈現(xiàn),我們看到了勞動人民不畏艱難、勇敢地同惡劣自然環(huán)境作斗爭的生動場景,看到了鐵姑娘、農業(yè)突擊隊員憑著一雙雙手,開啟了向窮山惡水宣戰(zhàn)的新征程。
支部黨員們個個認真聆聽,仔細觀看,或拿出筆記錄,或若有所思。這樣的參觀學習,讓人如親臨現(xiàn)場。像一場心靈的洗禮,更像是一首催人奮進的時代進行曲,深深地叩擊在每個人的心上。
觀摩結束,全體黨員及湟源黨校的負責同志,在東峽鄉(xiāng)及時召開座談會,就“弘揚小高陵精神,踐行三嚴三實”為主題進行了座談交流。社科聯(lián)的老黨員賈存成首先說道,“小高陵精神,就是實干、苦干的精神。變窮山為富地,沒有這樣的精神是無法實現(xiàn)的,對丁當前的‘三嚴三實教育實踐活動具有很深的現(xiàn)實意義”。黨刊的許籍尹緊接著發(fā)言:“敢為人先,實干善成。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吏應該學習和發(fā)揚這種精神。希望自己能在這種精神的鞭策下,成為一名合格、繼而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不論是老黨員,還是幾零后的青年一代,都紛紛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一致認為,小高陵精神是一筆偉大而又寶貴的精神財富,大家一定要學習和傳承好這種實干、苦干的精神。省委宣傳部巡視員、副部長楊自沿在座談會上最后點評道:社科聯(lián)、黨刊黨支部聯(lián)合開展此次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富有實效性;湟源縣委精心打造的“敢為人先、實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在當下史有意義,這種精神永不過時,始終是激發(fā)我們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寶貴精神財富;湟源縣委黨校作為全省一流的基層縣級黨校,從硬件建設到小高陵精神展覽館的打造,干部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都讓我們深受啟發(fā),建議在新型智庫建設中,要將湟源縣委黨校作為基層新型智庫建設的聯(lián)系點,認真研究,積極謀劃。
這是一次生動的黨口活動,吏是一堂別開生面的專題教育課。天下大事必作丁細,古往今來必成丁實。在場的黨員一致認為,要將“三嚴三實”作為口常工作中的遵循,修身律已,每項工作都從實際出發(fā),勇于直面困難、善丁解決困難。
窗外小雨沙沙。整個小山村籠罩在蒙蒙細雨中。屋內熱情洋溢的討論還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