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柳
摘 要:我國這些年來不斷在發(fā)展地質測繪技術,在科技越發(fā)先進的今天,很多項技術都取得了十足的進步與發(fā)展。文章將淺析地質測繪技術以及其未來的發(fā)展。
關鍵詞:地質測繪;發(fā)展;應用
一、地質測繪的概念
當前我們所說的地質測繪一般來說是指圍繞一個固定的工程項目針對其周圍的地質環(huán)境進行相關測繪工作,其主要的研究對象就是工程周圍的巖石,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得工程施工人員能夠對于工程周圍的環(huán)境有一個詳盡的了解,進而為工程的順利完成打好基礎,因此,這也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地質測繪的過程中不僅僅要盡可能的要求內容詳盡,更要做到精確,避免因為地質測繪問題而導致工程質量問題的出現。就當前我國的地質測繪現狀來看,大多數是采取一些較為簡單的工具進行,因此,在質量和精確性上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而提高地質測繪技術則能夠在極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這也是當前現代測繪技術在工程地質測繪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的主要原因所在。
二、地質測繪技術的應用
在當前的地質測繪中現代測繪技術確實發(fā)揮著較為突出的作用,其中較為突出的有GPS測繪技術、GPS RTK、RS技術和影像定位技術等,下面我就詳細介紹下這四種現代地質測繪技術在地質測繪中的應用。
(一)GPS測繪技術。GPS,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統(tǒng),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應用在地質空間坐標的確定上,這一點在地質測繪中極為關鍵,其可以從地面的攝影中,獲取一些精確的地面信息。全球經濟增長迅猛,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技術更迭速度較快。在此形勢下GPS科技發(fā)展不斷成熟與完善。因此,基于GPS技術最初的定位功能,已由最初的導航及測繪功能拓撲到了空間位置狀態(tài)下的方格點位控制,誤差控制更為精準,能滿足高度系統(tǒng)的地質測繪作業(yè),地理信息系統(tǒng)能夠和現代高科技技術的相結合,然后對整個信息的存儲和空間數據進行了解。在現代的地質測繪技術中,其有效地將解決了測繪中的相關定位和檢測等問題,使得地質測繪工作變?yōu)閯討B(tài)的一個過程,進而增大了測繪工作的時間和工作范圍,促進了空間精確地信息系統(tǒng)資料的獲取。
(二)GPS RTK技術。近年來,GPS RTK技術發(fā)展迅猛,技術已比較成熟。它具有應用簡便、使用靈活、采集數據快捷等較多優(yōu)點,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工程質量,受到廣大野外測繪作業(yè)人員的青睞。GPS RTK技術廣泛應用于土地調查、礦山測繪、地質測繪、道路建設等。傳統(tǒng)的控制測量采用導線網方法來測量,這樣精度不夠準確,并且耗費工時。RTK的測量方法,可以同時接收基準站以及衛(wèi)星進行同步觀測到的相關數據,并及時有效的實現對整周未知數以及用戶站的三維坐標進行解算,大大提高作業(yè)效率。
首先是架設基站,轉換坐標系統(tǒng)。要順利進行RTK測量,選好基準站是非常關鍵的。基站、電臺的發(fā)射天線需架設在具有一定高度的位置,便于基準站接受衛(wèi)星信號和發(fā)送基站信息。基站附近沒有GPS信號反射物,遠離大面積水域,高壓線,變電站等,以防止接受到錯誤的衛(wèi)星導航數據。架設移動站,獲取基站數據,調試移動站,得到固定解后測量控制點,測量3個以上的控制點,計算轉換參數,將WGS84坐標轉換成當地坐標。
其次是數據采集。作業(yè)人員手持移動站到需要采集坐標信息的位置,扶正對中桿,待移動站獲得固定解后,采集坐標數據,輸入坐標的特征編碼,存儲數據。移動站不需要與基準站通視,在測量過程中不存在誤差積累,與傳統(tǒng)測量相比,大大的提高了作業(yè)的靈活度,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在眾多的地質測繪中,GPS RTK技術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全面、豐富的采集地質特質點。例如在礦區(qū)地質測繪中,GPS RTK主要應用在地質點采集和勘探點放樣兩個方面:
第一,GPS RTK在地質點采集中的應用。當地質勘測人員進行礦區(qū)踏勘時,發(fā)現有價值的礦區(qū)地質點,需要記錄地質點的位置等信息。RTK就為這種采集提供了方便,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測量。
第二,GPS RTK在礦區(qū)地質工程點、勘探線放樣中的應用,我們都知道在礦區(qū)地質測繪中工程點和勘探線的放樣是極為關鍵的一個過程,但是一些山區(qū)中的礦區(qū)相對來說地形極為復雜,在放樣的過程中無疑就增大了施工的難度,如果此時再采取一般的測量技術進行測量的話就很困難,且精度難以把握。因此,我們一般是采用GPS RTK所提供的放樣功能,它不需要通視條件,只要能夠接受到衛(wèi)星導航數據及基站信號,就能快速、準確的放樣出需要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三)RS技術。RS技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遙感技術,主要以傳感器及信息傳輸技術應用為主,通過對信息數據的處理、提取、加工及配套電磁波遙感、紅外遙感等技術的運用形成遙感影像,這種信息影像又可非為圖像及非圖像方式。其RS技術運用平臺廣為應用于航空遙感、地域遙感、氣象遙感、海洋遙感、以及能源檢測遙感中。其在地質測繪中使用的主要特點是不僅僅能夠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源還能夠有效地確保信息的時效性,尤其是在宏觀測繪上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RS技術的應用可以說是極為廣泛的,在地質測繪的很多方面我們幾乎都可以看到RS技術的身影,其反映的真實性和精確性一直頗受人們歡迎,除此之外,RS技術還能夠有效的對一些地質災害進行監(jiān)控,盡可能的減少災害造成的危害。
(四)影像定位技術。影像定位技術也是地質測繪中應用較廣的一種現代地質測繪技術,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確定我們需要測繪地的基本屬性,勘測的主要對象就是勘測地的巖石和地質結構,進而經過詳盡的分析得出詳細狀況,最終達到地質測繪的目的。一般說來,影像定位技術還需要依賴于一些外在技術的支持,比如遙感影像定位技術等,就是通過遙感影像定位技術來進行影像定位的,從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種定位技術能夠較為直觀的反映出所勘測地的一些地質狀況和地形地貌特點,其不僅僅在宏觀上對于整個勘測地形有一個詳細的反應,還能夠進一步在微觀上進行剖析,進而有助于我們對于當地地質有一個更為全面的把握。
三、結語
很多的工程施工中都會應用到地質測繪,而做好地質測繪又會對整個工程的施工產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地質測繪的精確度和有效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地質測繪技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技術上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地質測繪的進步,這也是當前現代測繪技術在地質測繪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根源所在。要想提高國家的國力必不可缺少先進的科學技術,地質測繪技術將在未來越來越受到重視,也將增強我國的測繪實力,因此在建設數字化、信息化的工程中也要繼續(xù)發(fā)展地質測繪技術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長龍.探究多功能地質測繪事業(yè)[J].知識經濟,2010(05):11-24.
[2] 李小珍等.地質測繪技術發(fā)展現狀與應用淺析[J].土木建筑學術文庫,2012(1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