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軍亮
【摘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題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小學數學中的常見題型。應用題是最考查學生思維能力,動腦能力,理解能力的問題。但小學教學中應用題也是最難的問題,它不像計算題有跡可循,也不像選擇題有選項可參考。因此,我認為,要想學好小學數學應該先學好應用題。要想學好應用題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所有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其次,老師講解問題要有重點,有針對性,把問題逐個擊破。最后,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腦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培養(yǎng)興趣;多元化;自我學習
一 教學內容簡單化
小學生教學應用題教學應該盡量簡單化。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健全,接受知識的能力也還很弱。如果在一開始階段就教授一些很難的,晦澀難懂的知識,小學生還不能完全理解,只能靠死記硬背來學習新知識。一旦這樣就很容易削減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入門時就對小學的應用題產生恐懼心理,對以后的學習生活都是一種打擊。小學生的問題應該簡單化,小學生本就是接觸學習的開始時期,小學生的文字接觸能力還不強,因此,應用題最好減少大段文字的描述,配以圖形,讓學生簡單學習,學得輕松自在,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應用題應該是反映實際生活的,是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的,簡單易懂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學生才更有興趣。老師要總結應用題的關鍵問題,把精華傳授給學生,掌握應用體重的重要關系。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學生能從大局出發(fā),掌握全場。畢竟應用題并不是一個式子,一步計算就能解決的問題,但簡單的方式讓學生更快接受,更好吸收。最后,還要多題一起學習,對比學習,找到每道題的訣竅,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老師起到引導的作用。把題目本身簡單化,把題目當做小故事講解給學生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聽到故事,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懂得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吸收,但老師也要加以引導。小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是自己的,如果只是老師一味的教學,學生又能聽懂多少,掌握多少呢?因此,老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老師在對常見問題進行分析之后,應該多給學生出一些類似的問題,讓學生自我分析,自我解決。從中找到規(guī)律,這樣學生的印象就會比單純的老師講解要深刻,以后再遇到類似問題自己就能解決。就不會每次都要老師講解了。小學生應用題教學中,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老師要摒棄填鴨式教學,在對學生的教育中,要激發(fā)自我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學習過程中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培養(yǎng)能力。數學來源于生活,要讓學生從自身生活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然后反作用與生活,解決生活的常見問題。小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分散,在此教學中,應該通過生動的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品質,促進學生自我學習。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人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養(yǎng)成的。在小學時期,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習慣,認真聽講,獨立思考,規(guī)范學習,及時反思。
三 教學題目多元化
現(xiàn)實社會中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既然數學來源于生活,那么,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題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小學期間,讓小學生接觸多元化的試題,具備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解題思維,融會貫通。廣泛的應用各種形式表述試題,讓學生見識不同種類的試題,歸納試題,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題目的多元化,不僅增長了見識,又學到了新知識。吸取傳統(tǒng)應用題中的精華,賦予新型應用題。還可以把一些老式應用題用新題型換掉,老師在教學中不斷學習新知識,和學生一起探討,找到不同的解題思路。解決不同的問題。
四 準確把握教材
教材是老師教課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生學習知識,一般都是從教材開始。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題。有的教材中,一單元結束后,各式各樣的練習題都有,不僅老師講解復雜,學生學起來也不輕松。老師應該根據每單元的不同知識點,有正對性的給學生布置題目,對學生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系統(tǒng)學習,全面掌握。教材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加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但是如果老師不能準確把握教材,教給學生的知識就會顯得雜論無章,學生學習起來就會增加很多困難,就會慢慢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準確把握教材還在于對教材的正確解讀,認識教材,從教材中吸取養(yǎng)分,不要誤解教材。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老師要準確把握教材。老師要提前備課,了解每一單元的大體脈絡,掌握單元的內部結構,揣測編書者的意圖,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最后確定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點。老師和學生都要重視教材,探求教材,拓展教材。
五 運用各種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題會運用到學生的各種能力。如,理解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的能力,轉換問題的能力,新舊知識點聯(lián)系的能力等等。但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單一,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不同思維能力,就要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試題,不斷鍛煉。在解決問題中提倡多樣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老師要給與學生機會參與不同問題的討論,幫助學生從不同的應用題中總結知識點,加以練習,把知識點融會貫通。學生要把不懂的問題多加練習,能夠靈活運用知識點為止。把不會的應用題寫下了,經常拿出來做,反復練習。把題目多讀幾遍,徹底理解問題后在做題,在做題時,回想自己是不是做過類似的題,是不是用到過類似的知識點,把新舊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在做題時,遇到不會的問題,看是不是可以先把問題轉換成別的問題解決,然后在解決別的問題。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于是就要求我們擁有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但最重要依然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策略的多樣性給予了我們不同的學習方式。學好數學,學好數學的應用題,掌握學習能力,成為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