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依拉·阿山
[摘 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選擇材料;創(chuàng)設情景
新大綱在口語訓練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笨梢姀男∨囵B(yǎng)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一、精心選擇口語交際材料,激起學生興趣
小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材料,一是語文課本中提供的說話憑借;二是教師選取的課外說話材料。文質兼美的課文,為教學提供了進行語言規(guī)范和語言實踐活動的素材和具體情境,所以要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教材中提供的說話內容,雖然具有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但對不同地區(qū)、不同條件下的學生來說,仍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語文教師要精心選擇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材料,讓學生有話可說。選擇課外材料時要注意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征,選擇他們喜愛的事物為口語交際訓練的內容,孩子會把對事物的喜愛之情遷移到對交際的喜愛上。教師應做有心人,要時時留心觀察學生,當學生受到外來影響而興奮或產生感情共鳴時,教師應趁熱打鐵,抓住時機進行交際訓練。由于捕捉了時機,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于是他們會把話毫不費勁地說得既完整又通順,從老師“要我說,要我聽”變成“我要說,我要聽”。
二、創(chuàng)設好口語交際的情境,提高表達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huán)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欲望,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創(chuàng)設交際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1.適時適地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抓住學生生活中的場景,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樂于表達。
如在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上,我面帶笑容,走到一學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說:“你好,請問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接著又提出如“你家有幾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歡什么活動?”等問題,讓學生和老師一問一答,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介紹著自己。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交流,我又讓同桌互相對話,把自己想問的想說的都告訴對方,并讓說得好的同學上臺示范說。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口語交際,課堂氣氛熱烈而融洽。
2.以作業(yè)形式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布置一些口語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在家庭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學了《小熊住山洞》后,請孩子們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母親節(jié)到了,做張愛心卡,并說幾句祝福的話給媽媽聽。班級新轉來一位小朋友,把他介紹給爸爸媽媽認識。這樣的作業(yè),學生樂做,又感興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3.在課間交流中進行對話訓練對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說話方式,是人們運用口頭語言進行交際的主要形式之一,說話具有即時性。學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時間就是課間,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間交流中,要求學生對每一個話題的表述都盡量做到說流利、有條理、說準確,并注意選擇恰當的對話方式,形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說話習慣,進行對話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對話中不斷糾正錯誤,提高說話質量。
4.活動之后,學生往往還沉浸在快樂之中,余興未盡,在這種時候,每位學生都有“一吐為快”的欲望。教師可趁機組織學生把活動過程中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節(jié)說給大家聽,這樣,學生說話的興趣盎然,而且有話可說。這時,教師要提醒他們注意自己口述的條理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流暢等,久而久之,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會自然得到提高。
三、利用語文教學細節(jié),強化口語交際
剛入學的兒童,說話常常不完整,不規(guī)范。因此,在學生剛入學學習拼音時,就要開始進行說話訓練,并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擴詞、造句。此外,讓學生自己說說你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說說某類字的構字規(guī)律,也可以訓練學生的說話。如在教學形聲字“蜂,峰,鋒”時,先讓學生懂得聲旁幫助記字義,形旁幫助辨字形,再讓學生說出這個字如何寫,如何記,如何造句,學生通過分析,知道“蜂”是蟲字旁,它與昆蟲有關,組詞“蜜蜂”,造句:蜜蜂會采蜜;知道“峰”是山字旁,與山有關,組詞“山峰”,造句: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像猴子在觀海;知道“鋒”是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組詞:鋒利,造句:獵狗有一嘴鋒利的牙齒。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生字,把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口語交際,主要是教師通過描述課文與學生的“對話”,教師與課本,課文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這三者的交際。如《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滿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課文最后是這樣寫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看吧。”這段話留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根據這段話設計相關訓練,讓學生順著課文的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容作適當延伸。低年級學生以想象見長,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huán)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總之,口語交際能力,不是學來的,而是在交往中訓練出來的?,F在,全社會的人都以口語交際為主要表達工具。,口語交際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顯,作為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魏書生.魏書生文選.漓江出版社, 2001.
[2]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老師.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
[3]湛蓊才.課堂教學藝術.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