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
一夜之間,優(yōu)衣庫刷爆了朋友圈,更承包了微博熱門話題。盡管目前還不能確定這是否是優(yōu)衣庫一場有預謀的炒作。而事實,這樣的事,即使是其的炒作,估計官方也會三緘其口,打死都不承認。
不管怎么,優(yōu)衣庫是火了,火得有些發(fā)紫,甚至朋友圈不少發(fā)聲要到太古里排隊。然而,優(yōu)衣庫在品牌曝光直線上升的同時,對其美譽度而言卻是個致命的打擊。
而不久前,神州專車的便是前車之鑒。而事實上,優(yōu)衣庫事件比神州專車更加令人不齒,其不僅僅是低俗炒作,甚至已經(jīng)上升到涉黃,觸犯法律底線。
誠然,隨著網(wǎng)絡媒體的興起,低俗、無節(jié)操營銷迅速上位,口水戰(zhàn)滿天飛,短時間內迅速博得大量眼球,但這樣的炒作對消費者來說真的有用嗎?愛熱鬧似乎是國人的天性,魯迅老先生不止一次地進行批判,再次就不做贅述。但看熱鬧歸看熱鬧,又有幾個人會為下流的品牌買單?消費者即使再不自愛,又有誰愿意被人貼上標價,戳脊梁骨?
這是一個碎片化時代,需要品牌創(chuàng)新,以新穎的創(chuàng)意吸引眼球,但作為品牌人,我們不是小丑,更不是AV,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自己清醒的頭腦,杜絕像優(yōu)衣庫這樣低俗拙劣的營銷,避免給品牌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件傳播選擇在了晚上,如果真是優(yōu)衣庫的預謀的話,似乎也合乎邏輯。畢竟這樣勁爆的消息,如果放在白天,估計只能曇花一現(xiàn),還未傳播便壽終正寢。而晚上,顯然是微博審核最為薄弱的時候。消息一放出,瞬間火爆,占領熱搜榜。
顯然,微博也認識到該事件的嚴重性,火速下架,畢竟這樣的事情要是讓有關部門盯上,也夠其喝一壺的,快播便是前車之鑒。而如今,微博熱搜榜又變成了明星們的那些雞毛蒜皮的事。
在這個事件中,還有另外一點格外引人注目——這個事件之所以能夠流行,白媒體們的推動功不可沒。標題黨盛行,不僅如此,甚至不少更是盛贊其為“任何一個營銷策略在今晚的優(yōu)衣庫面前都跪了,傳說中1200萬的廣告費就這么輕松省下了……”
真不知道這些廣告行業(yè)從業(yè)者的腦子是不是被驢踢了,還是拿人家手短,甘愿充當鼓吹手,或者真是素質就是差到這個程度,傻傻分不清?
自媒體墻頭草兩邊倒,這可以原諒你,畢竟為了生計壓力不小,可是碰上這事,已經(jīng)遠遠不是單單沒有節(jié)操那么簡單,連這樣的觸犯法律的事情都能被你高高捧上天,可真是救不了你。
最后奉勸這些喜歡為品牌集體自淫的自媒體們,好好補補自己的基本常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