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持移動設備憑借其智能化、便攜性等優(yōu)勢,成為了人們?nèi)粘1夭豢缮俚妮o助工具,并逐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本文從設計方法上對手持移動設備交互設計領域進行分析,結合人認知世界的基本思維模式——隱喻以及以“人為中心”的交互設計思想,探索性的提出并研究基于隱喻的手持移動設備交互設計的理念和方法。
關鍵詞:隱喻;手持移動設備;交互設計;情景化
一、隱喻的概述
隱喻是最初廣泛應用于語言學領域的一種重要修辭格。在語言學中的隱喻,更多地是指一種狹義的隱喻概念。在界面交互設計中,隱喻是指廣義的隱喻概念。設計師通過使用隱喻,將抽象的概念轉換成具體的形象,從而使交互界面更加生動形象。
二、基于隱喻的手持移動設備界面情景化交互設計方法的提出
使用隱喻方式對手持移動設備進行交互設計,首先要了解目標用戶對隱喻性事物認知的程度。依據(jù)目標用戶的隱喻認知層次,最終將隱喻設計融入到用戶與手持移動設備界面的一系列交互過程中。因此,在交互設計的過程中,應確立兩方面的核心內(nèi)容:首先,研究目標用戶的隱喻認知層次,并依據(jù)其隱喻認知層次進行相應的人物角色和場景設計;其次,根據(jù)人物角色、場景和劇情,設計符合用戶隱喻認知層次的隱喻性的交互形式。
(一)情景化交互設計方法的研究內(nèi)容
根據(jù)隱喻方式的手持移動設備交互設計的定義,在情景化的交互設計方法中,應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內(nèi)容:
1.完善的用戶簡介在情景化交互設計研究中最為重要,即使是最簡單的簡介信息也能引發(fā)設計師對許多問題的思考。由于研究的用戶簡介信息都不盡相同,導致了研究的用戶在對隱喻方式設計的認知層次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對用戶隱喻認知層次上差異性的研究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2.研究的主要問題是將隱喻方式引入到手持移動設備界面的交互設計中。如何找到引入的切入點,這就需要設計師構思出人物角色的目標用戶從情景中去發(fā)掘隱喻設計的切入點。
3.從情景發(fā)掘手持移動設備隱喻設計切入,結合頭腦風暴和交互原型設計。針對以上三點情景化交互設計方法的研究內(nèi)容,在下一小節(jié)中將對隱喻方式的情景化交互設計方法的具體開發(fā)應用流程進行研究。
(二)情景化交互設計方法的開發(fā)應用流程
首先,根據(jù)用戶的認知層次建立用戶模型。用戶模型的建立是隱喻方法情景化交互設計的先決條件,它的建立更容易使設計師準確表述不同隱喻認知層次用戶的隱喻設計。然后,針對具體的用戶模型類別進行相關的人物角色設計。
1.用戶隱喻認知層次的人物角色設計
人物角色是目標用戶的用戶信息,他代表的是很多用戶的需求,是真實用戶的綜合原型。設計師對真實用戶進行研究,將研究的結果賦予到對一組產(chǎn)品使用者的描述上,來幫助設計師完成決策和設計,以避免在設計過程中出現(xiàn)想當然的設計。
人物角色的創(chuàng)建之所以能發(fā)揮真正的作用,首先是因為設計師和用戶都認同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其次設計師在創(chuàng)建人物角色之前對用戶需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常設計師會利用一種方法:編造一個或多個虛擬用戶,對他們進行設計。這些虛擬的用戶就是“人物角色”。隱喻方式的人物角色設計最終目的是為了準確把握用戶需求。設計師在設計人物角色之前,通過對目標用戶信息的提煉,準確把握他們的隱喻認知層次,并從隱喻認知層次對其進行分類。
1.1根據(jù)隱喻認知層次對用戶模型進行分類
用戶模型通常都有多個研究來源。用戶模型可以分為主要體驗模型、次要感知模型和一些負面用戶模型(反面用戶角色)。
次要感知模型是交互過程的基礎模型,次要感知模型通過認知層次的變化會轉化成為主要體驗模型。在隱喻認知層次設計中,用戶是否有積極的情感,并激發(fā)其積極參與體驗是次要感知模型認和主要體驗模型的界限。因此,在實際應用中積極的情感變化是對隱喻認知層人物角色模型進行分類的標準。
1.2根據(jù)用戶模型的角色設計
首先,根據(jù)用戶模型的分類,對主要體驗模型和次要感知模型采取不同的隱喻方式設計。然后,對同類模型進行角色設計。最后,通過角色設計師取得準確的用戶需求信息,以確立最終的設計目標。
通過人物角色的隱喻認知層次的情景化交互設計,結合以往手持設備中隱喻設計的優(yōu)點,在情景交互中找到切入點并進行隱喻設計。
2.用戶隱喻認知層次的情景化交互劇情設計
劇情描述了人物角色是如何使用產(chǎn)品來達到他們目標的。它非常重要,劇情通常反映的是我們?nèi)粘I畹目s影。在設計早期,劇情只描述了非常簡潔的概況,基本不會提及任何用戶界面元素。排除這些界面元素,有助于設計師想出更多更廣的設計方向,而不會將思路局限在非常窄的范圍。設計呈現(xiàn)出來后,劇情有助于設計師發(fā)現(xiàn)方案與可用性需求之間的差距。
3.在交互設計中引入隱喻方式切入點
當人物角色設計好之后,情景化的劇情設計主要依托人物角色各自的隱喻認知模型,并從中找到切入點將隱喻方式引入交互設計中,從而為目標用戶設計出符合他們需求的產(chǎn)品。一般而言,次要感知模型的交互是先與主要體驗模型交互產(chǎn)生的。在一般情況下,與現(xiàn)實情況完全相同的人物角色是不存在的。豐滿而具有真實感的人物角色,應該盡可能形象化地描述目標用戶。
4.基于隱喻的情景化交互設計流程
結合情景化交互設計方法中的內(nèi)容,歸納出基于隱喻的手持移動設備情景化交互設計流程。
三、基于隱喻的手持移動設備界面情景化交互設計的驗證評估
對基于隱喻的手持移動設備界面交互設計進行驗證評估,應該是建立在已有的驗證評估方法上。與以往驗證評估方法不同的是,引入了對隱喻設計的評估。
基于隱喻的交互設計驗證評估階段,我們發(fā)現(xiàn)用戶的介入是評估隱喻的手持移動設備交互界面是否可用的必要條件??捎眯詼y試是讓具有代表性的用戶,嘗試對交互界面進行操作,同時設計師和測試人員在一旁觀察和記錄。測試不一定是已經(jīng)設計完成的交互界面,一般情況下是早期的紙上原型或是后期的高保真原型。在測試過程中,設計師要準備明確的測試目標,進行定量的測試,為日后的修改工作提供依據(jù)。在盡量早的時候展開可用性測試,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多次迭代。這種方法可以讓設計師在交互界面設計完成之前盡早的發(fā)現(xiàn)問題。問題發(fā)現(xiàn)的越早,越有利于解決并幫助節(jié)省精力和成本。測試改進的越多就越符合用戶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黃榮懷,鄭蘭琴.隱性知識及其相關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4,(06).
[2]陳新漢.審美認識機制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普里斯著(美).劉曉暉等譯.交互設計—超越人機交互[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
[4]Apple Inc.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M].美國:Apple Inc,2011.
作者簡介:孫奕穎(1980-),女,河南開封,研究生,河南藝術職業(yè)學院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影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