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淑賢
社會學將人際關(guān)系定義為人們在生產(chǎn)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guān)系。心理學將人際關(guān)系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lián)系。人是社會動物,每個個體都具有其特殊性,然而人際關(guān)系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guān)系均有極大的影響。而人際關(guān)系相比成人而言,對兒童的影響更為深遠。
處于低年級階段的兒童對人際交往認識還不夠成熟,對于朋友的定義也沒有全面的認知,具有片面性。并且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沒有一定的交往方法與技巧,不知道如何與人交往,不懂得怎樣化解矛盾沖突。兒童在交往中表現(xiàn)出來的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及時得到解決,問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益嚴重。因此,及早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
一、提高兒童人際交往認知水平
引導兒童正確交往,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培養(yǎng)其認知能力,認識兒童同伴關(guān)系的作用。正確的判斷是認知能力的一部分,只有認知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兒童的判斷能力,從而達到認知上的改變?,F(xiàn)在的兒童普遍出現(xiàn)早熟現(xiàn)象,兒童在交往中會把對異性同伴的喜愛與敬仰誤認為是“愛戀”,造成異性同伴之間的交往障礙。其實,這就是交往認知不足與缺陷的具體化體現(xiàn)。
二、了解兒童同伴關(guān)系狀況,量身打造班級崗位
兒童具有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兒童具有不同的人際交往表現(xiàn)和問題。在充分了解的情況下,結(jié)合兒童的自身特點進行班級崗位設(shè)置。結(jié)合學校工作,在班級中開展“我的崗位我做主”活動,保證人人有崗位、人人有事做,注重培養(yǎng)兒童的主人翁意識,培養(yǎng)兒童自身管理能力、促進與人交往。在崗位設(shè)置上,按照本班兒童的不同性格特點分為:管理類、協(xié)調(diào)類、后勤類。矛盾型兒童主要負責管理類,例如:午睡監(jiān)督員、路隊檢查員,讓這類兒童在管理同伴的同時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從而在交往中獲得同伴的接納;而受歡迎兒童主要負責協(xié)調(diào)類,例如:板報負責員、活動組織員,因為他們在班級中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同伴的尊敬,在交往中溝通能力強,有什么主意和具體負責人溝通、商量,由他們負責完成;這些具體負責人主要由被忽視兒童擔任。因為他們?nèi)狈ψ孕牛懶?nèi)向,負責此類崗位能夠獲得與同伴多交往的機會,而且是和受歡迎兒童進行人際交往,能夠從中學到交往的方法,并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強自信心;被拒絕型兒童則主要負責后勤類的崗位工作,因為他們行為上有些過渡,甚至有一些攻擊性,所以點燈管理員、護花使者、黑板美容師等崗位能夠減少他們在同伴交往中的攻擊性的行為,并為班級做貢獻,得到大家的認可。
三、教給兒童相應的交往方法與技巧
正確交往方法與技巧的運用,能夠幫助兒童在交往中順利、融洽的進行人際交往,獲得成功的交往體驗。
(1)掌握談話的技巧。為那些受忽略、難以走出交往第一步的兒童做好準備工作。
(2)引導兒童學會傾聽。傾聽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人際交往中的一門必修課。越是懂得聆聽的人,同伴關(guān)系越是融洽。
(3)教會兒童運用非語言能力,即運用語言以外的一切交往媒介進行溝通,例如:肢體動作、表情等。
(4)多開展班級活動,鼓勵兒童進行實際的交往鍛煉。本校針對兒童人際交往,開展了一系列的交往活動,例如:“生生共讀”活動,從學習方面引導兒童進行正確的交往。
四、堅持人本主義思想,以生為本,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
堅持建設(shè)民主開放的班級文化,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在管理班級時充分考慮兒童的感受、尊重兒童的思想與行為,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不做武斷及否定意義的評價。因為在兒童同伴評價標準形成之前,教師的評價起到?jīng)Q定性作用,這將引導兒童做出相應的交往判斷。如果教師在同伴集體中批評了某一個學生,這位學生在同伴中的人際關(guān)系必將受到負面的影響,這對于他也是一種傷害。為此,我班建立了一學生檔案,詳細介紹了每個兒童自身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家庭情況等,讓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和班上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
五、家校攜手,共同營造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
建立家校聯(lián)系機制,與家庭多了解與溝通,從雙方面促進兒童交往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溝通、解決,避免單邊用力的現(xiàn)象,達不到實際效果。因此,我們班級多次開展家長進校園活動,邀請家長進班級,“故事媽媽進課堂”;“我的快樂與您分享”慶六一活動;“家長為我講端午”等一系列親子活動,讓家長充分了解兒童在校、在集體中的具體情況,從而發(fā)現(xiàn)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達到解決問題的效果。
六、發(fā)揮榜樣作用,激勵兒童提升自我
鼓勵兒童從內(nèi)部提升自己的能力。學習成績?nèi)醯膶W生普遍比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人際關(guān)系差。有不當行為習慣的學生普遍比友好、積極的學生人際關(guān)系差,所以提升自我非常重要。學校每年都會開展“我最喜愛的同學”評選活動。由同學投票推薦,選出自己最喜愛的同伴,當選的同伴自然是受歡迎的兒童,他們也能夠在班級中起到帶頭作用,引導兒童進行積極而有效的交往。
七、在班級中多開展集體活動
活動是兒童進行人際交往的一個平臺,能為兒童人際交往提供機會,大大增強兒童的交往能力。開展主題班會、隊會;開展交往實際訓練活動課;匿名的方式給同學提建議、心育輔導課、愛心手拉手活動等等,在活動中促進兒童的人際交往。在本學年中,我班就開展了一系列的以交往為主題的班級主題活動。從一年級入學開始,“我是你的新同學” “請你幫幫我” “愛,就大聲說出來” “我給你的一個小建議”等活動,有效地幫助了兒童解決人際交往問題,提高了社交能力。
古代大思想家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無群?!币馑际钦f,人要通過交往、通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才能過社會生活。兒童通過人際交往逐步發(fā)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而有效的交往離不開班級的管理。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時刻以兒童為主體,充分體現(xiàn)人本思想,讓兒童的人際交往得到了有利的發(fā)展,兒童的人際交往水平得到了提升,使兒童的身心更為健康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