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生正處于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因此就需要塑造學生的責任心意識。責任心是個人對他人、社會以及國家所產(chǎn)生的負有責任的意識,對于學生的成長極為關鍵,因此在小學階段就需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責任心意識。下面我們就以少先隊活動的展開為例,來說明如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責任心意識。
【關鍵詞】 責任心;小學生;少先隊活動
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曾經(jīng)指出,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有利于其他問題的解決。心理學者李丹也曾經(jīng)指出,學生缺乏自信心就會對別人產(chǎn)生依賴,這樣就缺乏對他人、社會以及國家的責任感,就會自私自利、唯我獨尊、不懂謙讓,并且遇事容易推卸責任,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小學生正處于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其責任意識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未來整個社會的責任意識。責任意識對學生的成長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種非智力因素,它不僅關系著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而且對學生將來立足于社會,成就事業(yè)以及建立家庭起著關鍵的作用,對學生的能力發(fā)揮也起著至為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因此在這個時期培訓學生的獨立意識就尤其關鍵,讓學生學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以及對社會負責,讓學生能夠具備自己獨立的思維,這樣才能夠變得獨立,不依賴別人的思維,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獨立思維的形成。下面我們就以少先隊活動的開展為例,來說明在活動中如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
一、在家庭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在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的時候,需要和家庭結合起來對學生的責任心進行培養(yǎng)。目前小學生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父母將一切都承辦,因此一些本應該由學生承擔的責任也被父母代勞。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有意識無意識地來對學生的責任心來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用一種家庭主人的思維來對待家庭活動,讓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比如擦桌子、掃地等,讓學生承擔自己在家庭的責任,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毕旅婢鸵浴叭藡D女節(jié)”的活動開展為例來說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三八婦女節(jié)的時候,教師為了讓學生培養(yǎng)對家庭有責任,就進行下面的活動。)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嗎?
生1:明天不是三月八號嗎?
師:那么三月八號是什么日子呢?
生1:三月八號是婦女節(jié)。
師:說的很好,那么同學們是不是要做些什么呢?
生2:我回家要幫媽媽打掃房間。
生3:我要用我的零用錢給媽媽買禮物。
師:同學們說的都沒錯,媽媽給你們提供了生活中的一切,所以同學們就需要為媽媽做一些事情,承擔起來你們在家庭中的責任,每個人生活在家庭環(huán)境中的時候都是要承擔責任的,只是目前你們的年齡小,因此責任都被父母承擔了,但是你們依舊要在你們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nèi)的來呈現(xiàn)你們的責任。
在該活動中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從小培養(yǎng)自己的家庭意識。讓學生明白只要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就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盡管對小學生來說,承擔的責任較小,但是不斷對學生滲透這樣的家庭意識,這樣學生就會對父母提供給自己的物質(zhì)條件心存感激,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就會主動承擔起自己身上更多的責任,讓學生能夠?qū)e人提供的條件存在著的感激之情,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在校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學校是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的另一個重要的地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開展各種校園活動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讓學生能夠?qū)ψ约?、集體以及社會負責。教師在對學生的責任心進行培養(yǎng)的時候,首先要起到表率作用,使得學生能夠模仿教師的行為,這樣就能夠促進學生的責任心的提升。教師還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參加活動的機會,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整個集體活動中承擔的責任。下面就以“六一兒童節(jié)”的開展為例,來說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校園責任感。
師:同學們,六一兒童節(jié)快要到了,同學們你們有什么好的想法嗎?
(班級里面的同學沒有人回答老師的同學。)
師:同學們,六一兒童節(jié)是你們自己的節(jié)日,難道你們不想要好好慶祝你們的節(jié)日嗎?
生:想。
師:那么同學們想要怎么慶祝呢?
生1:那么我們可以在六一晚會上表演節(jié)目。
師: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那么同學們想要怎樣來表演節(jié)目呢?
生1:老師可以給我們安排節(jié)目嗎?
師:同學們,你們要記住,這是你們自己的節(jié)日,先是由你們自己來進行思考,思考好之后然后再由老師看看你們的節(jié)目是否能夠?qū)嵤?/p>
生1:可是我現(xiàn)在沒有想法。
師:同學們,你們要明白,你們在成長的時候,不能夠總是依賴別人,要學會自己去獨立思考,去承擔自己的想法的后果,不能夠總是按照別人的想法來進行生活,你們要對你們說的話和行為學會負責,這樣你們在成長的時候才不會被別人的思維左右,這是很重要的品質(zhì),同學們你們慢慢就會明白的。所以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就需要自己來思考一下自己想要在“六一兒童節(jié)”上表演的節(jié)目。
生1:我想和生2、生3、生4同學來表演舞蹈,但是希望老師在我們排練的時候給我們指導。
生5:我會彈鋼琴,所以我想表演彈鋼琴。
生6:班級里面大部分的同學可以表演集體舞蹈或者合唱,這樣就能夠讓盡可能多的同學都都積極參與到其中了。老師,你看這樣行嗎?
師:很好的想法,這樣班級里面一些靦腆的同學也能夠參與其中了,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很為別的同學著想?,F(xiàn)在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了,那么在接下來進行節(jié)目排練的時候,同學們就需要盡量堅持下去,要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負責,當你們成功的時候,你們就會發(fā)現(xiàn)對自己負責是一個多么美妙的事情。
在該活動中,主要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具備獨立的思維,學會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行為來進行負責,不能夠總是依賴別人的思維,過于依賴別人,就會使得學生的行為出現(xiàn)差錯的時候,容易將責任推給別人,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不利的。因此教師就需要在開展活動的時候,有意識地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讓學生用行動來對自己的言語來進行負責,這樣學生以后在生活和學習中就能夠承擔起來自己身上的責任,而不是一味地推卸責任,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極為關鍵的。
三、社會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學生將來都是要進入社會的,因此在教學活動安排的時候,教師也需要有意識無意識地來對學生的社會責任心來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夠感受到自己作為社會一份子的自豪感。教師要安排一些學生力所能力的活動來讓學生參加,這樣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也比較有活力,保證社會活動的高效進行,也由利于學生責任心的提升。下面就以去養(yǎng)老院參加義務勞動為例來說明如何通過社會活動來增加學生的責任感。
師:同學們,你們參加過哪些社會活動?
生1:社會活動?我們每天在學校和家里面往返,好像并沒有參加過社會活動。
生2:是的啊,我們現(xiàn)在是學生,不是應該以學習為重嗎?
師: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是小學生,的確是應該以學業(yè)為重,但是并不是要將你們與社會隔絕,你們將來都將要走向社會,所以還是要適當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的。在社會生活中,你們不僅要承擔起來你們對個人、家庭的責任,還需要承擔起來對社會的責任。為了讓同學們對社會責任有所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在周末的時候去敬老院做義務勞動。
生1:那么老師會和我們一起去嗎?
師:老師肯定會與你們一起做的,老師也要承擔起來自己身上的社會責任,還有你們稱我一句老師,那我就對你們的人身安全負責任。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的責任,都要慢慢學會對自己所承擔的責任負責。
在整個社會活動中,教師主要就是讓學生明白自己身上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盡管同學現(xiàn)在的年紀還比較小,但是老師還需要對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自己身上的社會責任,使得學生在能力范圍內(nèi)為社會做一些貢獻。尤其是當前社會風氣日益惡劣,人們變得自私,對自己身上社會責任開始淡漠,而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教師要從小對學生培養(yǎng)自己身上的社會責任,這樣就使得學生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而不是自私、冷漠的人。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在少先隊活動中潛移默化對學生滲透責任的意識,讓學生從小就承擔起來自己身上的責任,使得學生成為獨立熱情的人。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如果一個人沒有熱情,那么這個人將會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就是責任心。”可見責任心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多么重要,我們教師要不斷研究少先隊活動與責任心培養(yǎng)的結合點,促進學生智力水平和德育水平同時發(fā)展,使得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薛曉蕾.家校結合—培養(yǎng)小學生責任心的有效途徑.甘肅教育,2012(17).
[2]薛曉蕾.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責任心.課程教育研究,2012(3)
[3]童明星.在少先隊活動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責任心.廣西教育,2014(6).
[4]陳晶晶.淺談少先隊活動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