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密
摘 要:閱讀教學承載著語文教學的主流,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引導學生在閱讀時,進行有效的批注閱讀,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學生步入中高年級以來,筆者運用批注式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這種方法是對傳統(tǒng)讀書方法的繼承和發(fā)揚, 同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他們讀思結合,以學定教,形成獨立的閱讀個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閱讀教學;批注式閱讀;批注方法;內容與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305-01
隨著學生步入中高年級,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教師的“一言堂”,“灌輸法”,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不了,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也逐日遞減。所以,從四年級上學期開始,“批注閱讀”這個字眼正式以一種學習的方式進入學生的眼簾,以一種教學的方式進入語文課堂,學生運用批注,走入文本,理解文本,課堂教學逐漸形成一種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
那么,何為批注法呢?所謂“批注法閱讀”,就是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進行親密對話,通過圈圈畫畫等手法,寫下自己讀書的所疑、所思、所想、所悟。學生可以結合以往習得的語文學習方法和自身生活中的經驗體會,在課文中圈點勾畫,摘錄下關鍵語句,對文章詞句進行分析,思考,評價,撰寫自己對文本的體會、感悟。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課堂才會煥發(fā)出如此強勁的生命活力,這也正是語文生本課堂的體現(xiàn)。下面,我就針對自己批注閱讀法的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激發(fā)批注的興趣,嘗試批注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辛藢W習興趣,任何事情都會事半功倍,寫批注,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寫批注的興趣呢?
搜集一些古今名人讀書做批注的例子,運用“名人效應法”,讓學生體會做批注的必要性。比如,毛澤東就是一位熱愛文學,熱愛閱讀的偉人。他特別重視批注閱讀。毛澤東讀史,批注得最多的是人物傳記。這些批注,對歷史人物的成敗得失、是非功過、德才文武多所議論,別具慧眼,讀起來饒有風趣,并能從立場、觀點和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給人以深刻的啟迪。還有他的《毛澤東哲學批錄集》,里面記載了他密密麻麻的對文本的批注,重要的地方畫上圈、點、杠等各種符號,批注文字語言簡意賅,別具新意,耐人尋味,這些都讓學生驚嘆。
二、掌握批注的方法,運用批注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學生雖然有了批注的興趣,也明確了批注的重要性,擔對方法及批注要點理解不清,掌握不透。在學生嘗試寫批注后,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于批注亂批一通,文字詞不達意,寫話摸不著北。這就需要教師系統(tǒng)教授做批注的方法和要點,并在課堂教學中反復實踐,優(yōu)化,使學生頭腦里形成規(guī)范的批注知識。
1、規(guī)范批注符號,循序漸進
學寫批注,應該遵循年級段特點,循序漸進。剛開始,要讓學生初步養(yǎng)成能在書中圈圈畫畫的習慣。這樣的方法,更多體現(xiàn)在初讀的環(huán)節(jié)上。教師讓學生獨立畫出生字、詞語,標出自然段,想想哪些詞語或句子不理解,并能用不同的批注符號做標記,可以是序號,圓圈,三角形,問號等符號。這樣,反復練習,初步形成寫批注的習慣。讓學生感覺到,原來寫批注并不難。一段時間后,再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閱讀課文中,在相應的句子或詞語寫下自己不懂的問題,讓學生在讀的時候學會提問質疑。這樣,邊讀邊想,寫出自己思考的過程與結果,一步步引導學生往更高的目標邁進。
2、明確批注內容,由淺入深
學寫批注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有效進行課堂學習的捷徑。經過初讀階段的思考,質疑,批注,學生對課文的大概有所把握,為下面的語文課文教學也埋下伏筆。接下去,就應該放手讓學生遵循由淺入深的方式,進行個體批注。
(1)抓住重點詞語,多種方法寫批注。理解句子,理解課文內容要從詞語入手。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詞語,寫批注從詞語入手,在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或關鍵詞語旁寫下自己的理解、注釋。在批注的時候,教給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如教學四年級上的《長城》時。個別學生對“蜿蜒”這個詞語不理解。我便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即聯(lián)系“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边@個句子,及蜿蜒的偏旁部首思考。學生便立刻批注下“蜿蜒”這個詞語在文中是更加寫出了長城的彎曲,連綿不斷,氣勢雄偉的特點。
(2)品讀關鍵語段,寫下個體的感受?!墩n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體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考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覺、體驗和理解?!币虼?,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語段,結合以往積累的語文學習方式,批注下自己的文本體會和感悟,有效的進行語文學習。
三、鞏固批注的能力,愛上批注
學生一旦養(yǎng)成批注閱讀的習慣,他們在長期的閱讀中,在日積月累的獨立思考中,在年復一年的深入探究中,會不斷獲得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然而,只有批注不注重交流,學生的思路將會狹窄,視野將不夠開闊,學生的感悟也得不到提升,從而,寫批注的興趣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學生學會批注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并給予正面的評價,讓他們在交流評價中感悟飛揚。我讓學生每兩周做一張“閱讀心得記錄卡”。針對自己近來看的書,結合自己便利貼上的批注,寫一份完整的心得體會。又專門設一堂評講課上,將精彩的心得一一展示,讓學生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交流。我會毫不吝嗇地給他們掌聲,給他們鼓勵和贊揚??粗麄兙`放的臉龐,我知道,他們已經愛上閱讀,愛上批注。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課上巧妙地使用批注法,好比一雙慈母的手,牽引著孩子在閱讀的大道上蹣跚學步……而我,也將繼續(xù)不斷探索批注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讓批注撐起語文教學的一片藍天,讓批注引領學生幸福地徜徉在語文學習的樂土上。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語文課堂標準(2011年版)
[2] 鮑華娜 批注,使閱讀充滿魅力 閱讀與鑒賞(教研)2007(5)
[3] 葛景旵 有一種閱讀叫批注 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 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