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珍珍
拿著諾基亞消失前最經典暢銷、市值不超過300元的手機,出現(xiàn)在我面前的陳圓,一副黑框眼鏡背后,是沉著冷靜的眼神,一點不屬于70年代出生的人。他看上去不善言談,但是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我想,他生活里一定是一個堅決的人。
“模糊的記憶”
10月30日,在略顯寒酸的751D·PRAK79罐,“模糊的記憶”陳圓個人服裝發(fā)布會如期開幕。近30套服裝原創(chuàng)設計作品,灰藍、軍綠、本白為主色調的色彩和樸素得甚至有些粗糙的棉麻面料,以及被符號化的我們熟知的某些形態(tài),都準確表達出了濃厚的年代感。
是的,我就是為了給大家呈現(xiàn)上個世紀的某些場景,某些回憶,那是我小時候的記憶,也是許多人的回憶,但是那些回憶已經漸漸模糊了,我只是想把它們呈現(xiàn)。陳圓說。
這位來自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的青年教師,為中國國際時裝周展現(xiàn)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現(xiàn)實主義的設計藝術風格,在長長的T臺兩旁,沒有耀眼的明星,鎂光燈都顯得比其他的場次要少。但是,他的服裝卻明亮的異常。
在現(xiàn)場電吉他的伴奏下,模特們從秀場的外側而不是后臺走出,梳在耳畔的兩個小麻花辮兒,粉嘟嘟的臉龐,再配上輕盈的塑料涼鞋,當然,還有自然質樸的小碎花裙擺,一切美的那么純粹。不矯揉造作,拒絕奢華爛漫。
這似乎是一場特意為70、80后準備的時裝秀,他們內心中因年代久遠而模糊的情感記憶被那種熟知的形象與色彩迅速催醒了。這也正是陳圓要表現(xiàn)的懷舊情結,也是他發(fā)布會的主題——“模糊的記憶”。
那個時代的記憶是什么呢?是滿大街單調的藍灰衣裝,是中學時代的軍裝情結,是大人們掩人耳目的白色假領,還有情竇初開的姐姐穿著的印有小碎花的連衣裙和媽媽執(zhí)意讓進城搭配白襪子穿的塑料涼鞋。
“模糊”的市場化探索
這是“模糊“原創(chuàng)藝術服裝品牌首場時裝秀,也是品牌創(chuàng)建者、服裝設計師陳圓在國際時裝周上的個人首秀?!澳:狈b設計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之所以取名“模糊”,是基于這個詞語表面含義所代表的中國式的思考方式。
模糊的書面意義是“不明確、不清晰”,但并不是設計風格的不清晰。相對于西方科學嚴謹的設計思維而言,模糊的形態(tài)則代表了中國式的思考方式。模糊的服裝形態(tài)是含蓄的,簡潔的,內斂的,樸素的。它的情境是兼容的,互動的,留有余地的。
“作為一個商標或者品牌的名稱,很多人認為‘模糊是不夠響亮的”設計師陳圓說:“但這恰恰表達了品牌的創(chuàng)作基本思路——含蓄而內斂,簡潔而樸素。正如我們在秀場看到的作品,沒有浮夸的造型與修飾,沒有張揚的色彩,也沒有奢華的面料,所有的服裝都保留了簡潔與寬松的特征,甚至會有一點點袍服的感覺。寬松的形態(tài)是“模糊”一貫堅持的表現(xiàn)形式。穿著者不會像身著合體服裝一樣線條畢露、性感十足,而是身形會隨穿著者的著裝狀態(tài)或隱或現(xiàn)。這是一種東方式的性感,是“模糊”追求的情境。
陳圓說,這一次的發(fā)布,其實是他在向市場化的一場探索,他從不認為服裝設計作品僅僅是市場化的產物。作為一種文化產業(yè),服裝本身除了應具備流行元素之外,還應當承載更多的人文精神,應當讓受眾感受到設計師的情感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