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
【摘要】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不喜歡學習英語對英語學習懼怕甚至厭惡的學生,這類學生通常被稱為“學困生”,職高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現象尤為明顯。職高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產生原因雖然不可否認存在一些智力因素,但造成英語“學困生”的更多因素還是心理原因。了解導致職高英語“學困生”的心理,對職高英語教學質量及學生英語學習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立足職高英語教學中影響“學困生”的心理因素,對職高英語教學扭轉這一現象的教學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職高 英語教學 學困生 心理 對策 研究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一些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和熱情,將英語學習當成負擔和壓力,以至于在英語學習中發(fā)生嚴重分化,最終導致不少“學困生”的出現,對英語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產生了嚴重制約。職高學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相對一般高中來說英語教學中的“學困生”現象更加嚴重。與非“學困生”相比,“學困生”的產生通常與個體因素有較大關系,而個體因素的組成中最為主要的當屬心理因素。作為一名職高英語教師,幫助這些因心理因素而對英語產生“學困”問題的學生擺脫問題是每一個教師都必須積極面對的責任。而在探討解決職高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現象的對策前,我們首先應對職高英語教學中“學困生”具體情況和心理障礙有所了解。
一、職高英語教學中“學困生”具體情況與心理障礙
在教育制度改革的今天,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其中“學困生”已經成為英語教學過程中突出難題,是廣大英語教師的一大心病。面對“學困生”現象,很多英語教師不知道從何入手,無法快速地找到具體、合適的解決方法。在“學困生”的定義上,不同的研究者給出的見解也不相同,但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存在智力問題,但在知識、能力、方法等各個要素的融合方面與常規(guī)偏離,存在一些因后天和外界成因造成的缺陷,使學生產生無法達到教學大綱基本要求的學習障礙。即需要經過額外和特殊幫助才能使其完成學習任務,與教學大綱要求水平達成一致的學生。職高英語課堂上“學困生”的表現通常比較相似,大部分學生都存在上課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尤其職高中的計算機應用等技術類專業(yè)學生,其中男生比例較多,高中階段他們玩心還比較重,雖然不少人有強烈考入本科的愿望,但自控能力較差。英語課堂中不喜歡動腦思考,也不喜歡動口、動手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習熱情較低,主動性較弱。職高學生大部分都由初中升上來,大部分都緣于成績較差無法考上高中而進入職高。這些學生初中時期英語基礎便比較薄弱,雖然文化課與技能訓練在職高中是并行的,但大部分職高學生專業(yè)技能優(yōu)勢明顯,英語能力卻較低,成為英語課堂上的“學困生”。
綜觀職高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產生原因,排除少數智力因素后,大部分均是由心理因素導致的。首先是自卑心理:職高學生大部分學習基礎都較差,相對普通高中確實存在一些智力和學習能力等現實差異,一些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可能確實努力了,但仍然無法較大幅度地提高英語成績,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在同學的嘲笑和教師的批評中產生自卑心理,在自暴自棄中放棄學習英語。其次為怕羞、膽怯心理:職高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比較敏感的年齡階段,自尊心較強,很多學生因害怕回答錯誤被嘲笑而不愿意開口或參與英語教學活動。一些學生出現學習問題害怕向老師提問,在惡性循環(huán)中導致英語學習知識脫節(jié),使英語學習累積越來越多的學習障礙。再次為注意力不集中:職高學生課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記憶力較差,對知識的遺忘速度比一般學生快,在分散的注意力中所學習的知識很快便會遺忘,課后如果再缺乏復習,自然會導致英語“學困生”的出現。第四為惰性、畏難心理:職高學生玩心較大,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吃苦精神,面對問題往往不肯用工而滿足于一知半解,等到問題日積月累時他們更加感覺學習的困難,惰性、畏難的心理使很多人直接放棄英語學習。第五為逆反心理:職高英語課堂上的“學困生”有一部具有很強的表現欲和好動性,正處于叛逆時期的他們逆反心理較強,總喜歡通過獨特的方式引起其他人注意。一旦教師對他們缺乏了解和關心,他們便很可能通過不學習、違反課堂紀律引起注意,而往往教師會對他們給予嚴厲批評,導致學生心理受傷,對學習失去興趣。
二、職高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現象解決對策與建議
針對職高英語教學中“學困生”具體情況及心理障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從學生心理和英語課程本身特點入手轉化英語“學困生”。
1.教師應在掌握學困生心理特征基礎上,從師生情感對癥下藥,讓學生“想學”英語。從教育心理學和各種教育實踐結果可知,即使身為“學困生”他們也同樣具有與常人一樣的進取心和自尊心,對進步也同樣渴望,大部分“學困生”成績較差并非出于自己所愿。職高教師應在掌握學困生心理特征基礎上,對不同的學生具體分析。教師可對晚自習或課后時間加以利用,在為學困生輔導英語的同時,通過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教師必須端正自己的思想,不能將學困生當成包袱,應從學困生身上積極尋找閃光點,對他們給予鼓勵和表達,促進學困生上進心的增強和學習英語的興趣。正如馬卡連柯曾說過的那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熱愛和尊重每一位學生,加強對學困生的情感投入,面對一些學困生的膽怯和自卑感,教師應給予他們更多的信任和關懷,通過談心、聊天等方式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況表示關心,喚起學困生對教師的信任,幫助學困生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引導學困生對不正確的學習觀做出改變,由此使學困生從不想學英語先想學英語轉變。
2.從學困生的興趣和自信心入手,幫助學困生向“愛學”英語和“敢學”英語轉變。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脫離了本土語言情境,學生很難像漢語學習一樣輕松自如地掌握英語學習,所以在教學中往往需要比其他學科投注更多注意力。而提高學生注意力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興趣。職高教師應主動了解學生興趣愛好,營造輕松愉悅的英語課堂,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習障礙過多,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和特點進行分層次教學,放低文化課要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比較容易完成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驅動學生學習的內動力,使學生一步步愛上學習英語。每個學生對英語剛剛接觸時都會充滿興趣和熱情,但隨著英語學習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詞匯、句型、語法知識及越來越高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很容易使學生面對英語時產生“畏難”心理。針對學生這種害怕學習英語的心理,職高教師在教學中應著重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給予學生更多的表揚、鼓勵和肯定。面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反應教師應及時在教學中給予回應,對學生的作業(yè)、考試等各種行為和結果隨時加以評價,在指出學生學習問題的同時鼓勵學生再接再勵。在題目的設計中應首先從難度不高開始,一步步加大題目難度,使學生逐漸的在成功中累積成就感和自信心,敢于學習英語。
3.職高教師應從職高英語學習特點出發(fā),針對學困生學習盲點和心理實施不同的教學措施,使學生樂于學習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英語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需要學生大量模仿和訓練,但大部分指導學困生都不愿意吃苦,惰性較大,對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形成了免疫力。根據這些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學困生營造更加積極的英語學習氣氛。對教材中應掌握的各類知識,教師可精講多練,將知識化多為少,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地完成英語學習。對于學困生英語學習中羞于開口的現象,教師可先從難度較小的問題提問,點名讓他們去黑板上默寫單詞或者朗讀事先已經讀過多遍的課文等,慢慢培養(yǎng)學困生英語學習開口習慣和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還可以在英語教學中對互助小組加以建立,為學生開辟更多的英語學習平臺。教學中可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將學困生與學習較好的學生刻意安排在一個小組,由成績較好的學習帶動學困生。根據分組布置難易不同的任務,每個小組都要在交流討論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意見總結教師可指定學困生來進行,為學生困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間,慢慢轉變學困生英語學習態(tài)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重點指導學困生做好英語預習和復習工作,幫助學困生培養(yǎng)自學能力,為學困生新的學習奠定基礎,從而使學困生在教學中更好地銜接新知識。
總之,面對職高英語教學中的學困生,教師一定要具有足夠的耐心,在了解學困生具體情況與心理特征基礎上,積極采取有針對性地教學對策,從而轉變學困生的心理,提高職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顧麗萍.中學英語教學與學困生心理素質教育[J].科技展望, 2014,9(18):123.
[2]薛春亮.淺談英語教學中如何轉化學困生[J].教育教學論壇, 2010,1(1):35-36.
[3]余璐.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對學困生實施有效的英語教學[J].中學生英語(教師版),2012,7(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