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俐玲 樊智娟 黃歡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是腹部外科手術后嚴重并發(fā)癥之一,目前臨床上針對急性DVT的治療效果還不夠滿意[1],多數(shù)患者可演變?yōu)檠ê筮z癥(PTS),少數(shù)可并發(fā)肺栓塞(PE)[2]。因此,術前準確評估及篩選DVT高?;颊撸⒉扇∠鄳o理及治療進行預防,對減少DVT發(fā)生是至關重要的[3]。本院針對老年腹部大手術患者采用DVT風險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等級給予相應級別護理和治療,臨床療效顯著,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6月行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75例為觀察組,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齡60~84歲,平均(66.9±3.8)歲;基礎?。焊哐獕?2例,心臟病52例,糖尿病16例,其他38例。另選取2014年7-12月行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68例為對照組,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齡60~83歲,平均(67.1±4.1)歲;基礎?。焊哐獕?8例,心臟病45例,糖尿13例,其他35例。兩組患者均在全麻或連續(xù)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術,手術時間1.4~6 h,平均(3.3±1.2)h。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及治療。觀察組采用DVT風險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等級給予相應級別護理和治療的臨床療效,具體包括以下措施。
1.2.1 制定DVT風險評估量表 (1)成立DVT風險評估量表研究小組,包括高年資醫(yī)生2名和高年資護士4名(均副高職稱以上)。(2)制定量表:參照Autar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評估表,深靜脈血栓危險因素評估表(內(nèi)、外科)[4-5],充分征求臨床醫(yī)生及護士的意見,同時結合老年腹部外科的臨床特點,對DVT風險因素進行評價,并根據(jù)各種風險因素在DVT發(fā)病中的作用程度,分別給予不同分值。(3)評估表的內(nèi)容:評估表記錄患者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科室、床號、住院號及診斷等。評估內(nèi)容包括7項,每項分數(shù)1~3分,具體內(nèi)容和標準如下。①年齡:60~69歲為1分,70~79歲為2分,≥80歲為3分;②基礎疾病:無合并基礎疾病為1分,合并1~2種基礎疾病、但非下肢循環(huán)障礙疾?。ㄈ缦轮[、靜脈曲張)為2分,合并3種及以上基礎疾病但非下肢循環(huán)障礙疾病或者合并有1種下肢循環(huán)障礙疾病為3分;③臥床時間:<7 d為1分,7~14 d為2分,>14 d為3分;④麻醉方式:神經(jīng)阻滯麻醉為1分,椎管內(nèi)阻滯麻醉為2分,全身麻醉為3分;⑤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無痛或輕度疼痛為1分,中度疼痛為2分,重度疼痛為3分;⑥手術時間:<2 h為1分,2~3 h為2分,≥3 h為3分;⑦個人情況:體型正常、無不良嗜好為1分,肥胖、無不良嗜好為2分,肥胖、吸煙為3分??偡种禐橐陨?項評分的總和,<9分為低度危險,9~12分為中度危險,≥12分為高度危險。分值與發(fā)生DVT的危險程度成正比[6]。
1.2.2 分級護理內(nèi)容 根據(jù)DVT風險評估表得出的危險程度,分別制訂不同級別的護理計劃,其內(nèi)容包括全身情況觀察、靜脈穿刺和引流情況、下肢的觀察及護理、藥物及機械性預防措施、臥床期功能鍛煉等5個方面。(1)全身情況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神志、血壓、心率、呼吸變化,掌握患者術中失血、補液情況及尿量,盡可能減少因血容量不足、血液高凝狀態(tài)或血流緩慢所致的DVT。低度危險者予以觀察1次/6 h;中度危險者予以觀察1次/2 h,吸氧12 h,必要時給予呼吸、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jiān)護48 h;高度危險者至少觀察1次/h;吸氧24 h,術后給予呼吸、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jiān)護不低于48 h。(2)靜脈穿刺和引流管道的護理:多次反復靜脈穿刺,加重了血管內(nèi)皮損傷,增加了DVT的風險[7]。低度危險者,應避免反復靜脈穿刺,妥善固定引流管道并保持通暢;中度危險者,需定期擠捏引流管,以防阻塞,觀察傷口有無局部腫脹及滲液等現(xiàn)象,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高度危險者,除以上措施外,應注意持續(xù)靜脈滴注時間<48 h,一旦出現(xiàn)靜脈炎癥狀需重建靜脈通道。(3)下肢的觀察及護理:密切觀察患者雙下肢皮溫、色澤、有無疼痛及腫脹。低度危險者,加強宣教,觀察1次/d;中度危險者,觀察2次/d,并做好交接班;高度危險者,每班次都需觀察1次。(4)藥物及機械性預防措施:給予低分子肝素鈉0.4 mL皮下注射,1次/d,連續(xù)7 d;采用CPM機進行功能鍛煉及雙下肢間隙沖氣加壓裝置治療,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DVT的形成。(5)臥床期功能鍛煉:鼓勵患者早期進行功能鍛煉。低度危險者,護士可對患者下肢肌肉行被動按摩,指導患者按照術前指導方法進行下肢鍛煉;中、高度危險者,同時給予下肢間歇性充氣壓力泵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評判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DVT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療效評判標準:護理滿意度對患者及其家屬采用問卷形式,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8]。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7.0軟件系統(tǒng)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較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DVT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發(fā)生DVT 1例(1.33%),其中低度危險者20例,無發(fā)生DVT者;中度危險者31例,無發(fā)生DVT者;高度危險者24例,發(fā)生DVT 1例。對照組發(fā)生DVT 8例(11.7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DVT的發(fā)生主要與血管壁的損傷、凝血功能及血流狀態(tài)有關,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可導致DVT的發(fā)生[9]。由于手術會引起纖溶下降、血小板活化及抗血小板因子減少,術后患者普遍會表現(xiàn)為高凝狀態(tài),易導致DVT[10]。目前,國內(nèi)外評估DVT的危險因素有兩種較為實用和成熟的量表,即Autar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評估表和深靜脈血栓危險因素評估表(內(nèi)、外科),主要用于所有住院臥床患者的評估,尚缺乏對老年腹部大手術后的專用量表評分工具[11]。研究表明,采用老年DVT風險評估表,可明顯降低DVT發(fā)生率[12]。
本研究結合外科腹部手術和老年人群這兩個特點,設計出更高信度和效度的DVT量表。采用此量表對老年腹部術后患者進行DVT風險篩查,并根據(jù)風險等級進行分級護理,使得老年患者腹部手術后的護理更具有針對性,DVT的預防措施更高效,DVT高風險患者的護理指導更全面,從而降低DVT發(fā)生率,保障了老年腹部手術后安全。
本研究中觀察組DVT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了針對老年腹部大手術患者采用DVT風險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等級給予相應級別護理和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可顯著降低DVT發(fā)生率明顯,提高護理滿意度。
[1] Wicki J, Perneger T V, Junod A F, et al. Assessing clinical probability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the emergency ward: a simple score[J]. Arch Intern Med,2001,16(1):92-97.
[2]徐凌,畢紅霞,蔡柏薔,等.深靜脈血栓形成103例臨床分析[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0,39(8):8-11.
[3]葉明,況麗.骨科老年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并發(fā)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對策[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24):2723-2725.
[4] Manzur D N. Diagnostic imaging techniques for pulmonary embolism[J].Arch De Bronconeumologí a,2006,42(7):314-316.
[5] Aamer A, Abdul Rahman A D, Alsaleh K, et al. Frequency,clinical pattern and outcome of thrombosis in cancer patients in Saudi Arabia[J]. Asian Pac J Cancer Prey,2012,13(4):1311-1315.
[6]李威.預防圍生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9,4(10):602-604.
[7]陳彩霞,魏俐儀,潘展霞,等.老年下肢深靜脈血栓溶栓治療的護理13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4B):21-22.
[8]任新敏.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的護理[J].臨床醫(yī)學,2009,29(4):124-126.
[9]中華醫(yī)學會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員會.醫(yī)院內(nèi)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與管理建議[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92(40):2816-2819.
[10]孫葵葵,王辰,古力夏提,等.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及臨床分析[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4,27(11):727-730.
[11]李瑞利,田夏青,許夕霞,等.腹部腫瘤患者圍手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護理對策[J].河北醫(yī)藥,2009,31(24):3446-3447.
[12]許建芬,鄧小嵐.老年科預防深靜脈血栓評估表的設計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1):99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