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貪,就是一窩貪,一個系統(tǒng),一個單位,或一個部門,你貪我貪大家一起貪。“一窩貪”的結果往往是“一窩端”。窩案挖出來,窩貪就散伙。日前,江西九江水利系統(tǒng)集體腐敗案被揭露,這起窩案涉案一百五十八人,其中有八十九人是科級干部;最后全案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有十七人,收繳違紀違法款共計七千六百余萬元。
不少所謂“冷衙門”、“清水衙門”的單位,“窩貪”卻高發(fā),村長、科長這些“小官小吏”制造窩案的,也為數(shù)不少。這些現(xiàn)象的背后普遍都存在一種心態(tài):一個人貪那是腐敗,大家伙都貪了點就不要緊,因為“法不責眾”!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官場邏輯,似乎人人都毫無“恥感”,對這樣的“窩貪”不以為恥,反以為常。在這些“窩貪”中人看來,一個人拿叫做貪污,幾個人拿叫做私分,一群人拿就成了“集體福利”了,盡管不敢明里拿,他們也把其當作“潛福利”。這真是“別人腐敗很生氣,自己腐敗不客氣”、“個別腐敗很憋氣,群體腐敗很爽氣”。
窩貪頻發(fā),跟制度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人人都處于那種環(huán)境中,確實都會“不以為意”。很難想象,在發(fā)達國家會出現(xiàn)這樣的“窩貪群體”。最近美國揪出了一只“大老虎”——美國一聯(lián)邦陪審團裁定,前弗吉尼亞州州長羅伯特·麥克唐納夫婦貪腐罪名成立。麥克唐納夫婦從一個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朋友”那里,共收受了十三萬五千美元現(xiàn)金、價值數(shù)千美元的高爾夫活動費用、勞力士手表等。麥克唐納是共和黨政治明星,政績突出,曾被視為2016年總統(tǒng)競選的熱門人物。網友對此評論說:“貪這點錢,在有的國家連‘蚊子都算不上。如果一個省長大人才貪腐幾十萬元,說出來還不把人笑死。”顯然,這在美國是比較“個案”的,麥克唐納的“窩”也只是夫婦兩個人的“窩”。
當貪腐成為風氣,那么處處都是做“窩案”、成“窩貪”的機會。某地舉辦一次體育賽會,結果也成了一次分肥狂歡。各種場館的建設、各種器材的采購,都是貪腐的“良機”。這種臨時性的“窩貪”,你怎么防范?由此可見,反腐防腐——反腐不易,防腐更難。權力不被真正關進籠子,就不會有真正的防腐劑。
“窩貪”往往是從不起眼的“小打小鬧”開始的,由于長時間缺乏外部監(jiān)督,圈子就成了鐵板一塊,利益嚴重固化,致使“小打小鬧”最終變成了“大貪大腐”。好在現(xiàn)在有了反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一批集體腐敗案被連窩端掉,“法不責眾”變成了“法必責眾”,體現(xiàn)了國家對腐敗的“零容忍”,這對那些一向僥幸慣了的“窩貪”中人,應該是一劑有效的“清醒劑”。“不許貪”的利劍不僅高懸,還要有足夠的震懾力,才能讓貪腐之心由此泯滅,讓貪腐之手不敢伸出。
【選自鳳凰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