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立
2015年8月,84歲的樂和敏榮獲浙江省寧波市第四屆道德模范稱號,被喻為“中國好鄰居”。樂和敏兒子為劍橋大學博士,定居美國,孫子也是美國數(shù)學神童。他和老伴怕孤獨,邀請鄰居、家里住房緊張的馮長生老兩口住在一塊,互助養(yǎng)老。馮長生老伴亡故后,樂和敏和老伴堅守承諾,仍讓中風的馮長生住在自家,盡心照料,書寫了幾十年的鄰里情,還為正進入老齡化的中國,開創(chuàng)了一條溫情的養(yǎng)老之路。
1989年春,家住寧波市演武街老區(qū)的樂和敏和老伴吃過早飯,忽然聽見隔壁叮叮當當?shù)仨憘€不停。樂和敏出門一看,原來閑置好久的隔壁搬來了新鄰居,老兩口正吃力地往屋里抬一個大衣柜,樂和敏趕緊過去幫忙,老伴林麗君也幫著搬起了壇壇罐罐。
新鄰居是馮長生老兩口。搬完家,馮長生的老伴拿出糕點,款待鄰居們。馮長生退休前在寧波機床廠擔任會計,老伴是工廠檢驗員。之前,他們住在靈橋那邊的老房子,因為大兒子結婚,他們把老房子給大兒子做了婚房,自己到演武街買了這套3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小兒子工作遠,不經常回家,也夠住。
樂和敏退休前在寧波皮革廠擔任會計,老伴是浙東針織廠工人。兒孫在美國,幾年也不回家一次。樂和敏高興地對馮長生老兩口說:“以前總是我們倆,你們一來可熱鬧了,以后再也不會寂寞了。”
樂和敏性格內斂,而馮長生性格特別開朗,會說書、講故事。樂和敏每天早晨睡不著覺,就喊馮長生一起去公園說書。馮長生無論到哪兒,都能和大家打成一片,總能讓身邊人笑個不停。樂和敏很高興有這么個“活寶”鄰居,沒多久,他們就成了形影不離的老伙伴,兩人一起外出釣魚、攝影,一起逛公園。
馮長生還做得一手好菜,常喊樂和敏老兩口一起過來喝點小酒。起初,樂和敏還過意不去,總是拿點小禮物回贈。后來熟悉了,他干脆買來菜,就去馮長生家做,兩家人常合在一起吃飯。兩個女主人性格也很和藹,一起買菜,織毛衣。兩對老人處得其樂融融。
1992年,樂和敏單位分房,他在丹頂鶴小區(qū)要了一套兩居室。馮長生小兒子要結婚,他沒能力再給兒子買婚房。可與兒子媳婦擠在一起,吃飯、睡覺都不方便。馮長生整天愁眉苦臉,少了往日的笑容。
一天,逛完公園回家的路上,樂和敏鄭重其事地對馮長生說:“你也別上火,日子總得慢慢過,干脆你們倆搬過去跟我們住,把房子騰給小兒子結婚,我們倆守著那么大的房子,不跟你們在一起,還是不快樂?!瘪T長生一聽,激動地說:“兩兒子,負擔重?。】勺∧慵?,也過意不去啊?!睒泛兔粽f:“我倆形影不離都三年了,比親兄弟都親,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只要你不嫌棄,你們就一直住著,何況她們姐妹倆也很合得來,錢財都是身外之物,不要計較那么多。”
兩人回家一商量,各自老伴都不反對,這事一拍即合。馮長生的小兒子聽說父母要去樂叔叔家住,堅決不同意:“這讓別人怎么看我們晚輩,街坊鄰居肯定說我們容不下老人?!睒泛兔粢姞睿s緊找個理由過來安撫:“孩子,我們就是想讓你們小兩口度個蜜月,然后再回來。”小兒子聽說還回來,這才同意。
以前,四位老人雖然經常在一起吃飯,但畢竟不在一個屋檐下,現(xiàn)在住在了一起,還是有很多不便之處。樂和敏的老伴特別細心,怕馮長生老兩口覺得不自在,干脆開個“家庭會議”,分工明確:每家住一間臥室,兩家都拿出同樣的生活費。馮長生做飯炒菜,樂和敏打下手。姐妹倆負責刷碗、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吃完飯、干完活才自由活動。一切以開心快樂為宗旨。
大家把一些細節(jié)都說開了,反而避免了誤會和麻煩。馮長生又拿出他說書的本領,很快就成了小區(qū)里老人們的核心人物。馮長生還愛好攝影,常組織小區(qū)的老人們去郊游、拍照,樂和敏老兩口當然積極報名,玩得不亦樂乎。四個人回到家,看著一張張洗出來的照片,喜不自禁,還高興地跟孩子們一一匯報。
不久,馮長生老伴聽到有人議論說他們四個人關系不正常,哪有兩家人這么好的,莫非他們四個人有特殊的關系?這讓她特別難堪,張羅著要回去住。
樂和敏老兩口不明就里,只好幫他們搬回去。馮長生回到家,30平米根本住不開,只好在客廳搭個床。兒子、媳婦周末也不敢貪睡,早早起床做飯干活。老兩口小心翼翼,卻還是少不了讓媳婦覺得不自在。于是,他們決定出去租房子,正商量著的時候,丹頂鶴小區(qū)有個常在一起玩的老伙伴風風火火地趕來,進門拉起馮長生就走:“快跟我去醫(yī)院,樂和敏摔倒了!”
馮長生和老伴忙趕到醫(yī)院,才知道樂和敏自己去公園,不小心摔倒,小腿骨折,老伴急得直掉淚。病床上的樂和敏看到馮長生,就忍不住責怪:“如果你不走,我哪能摔倒?”馮長生一看樂和敏掉了眼淚,他也控制不住了:“你以為我好過呀,回去地方太小,媳婦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天天起早,我們倆正想租房子呢?!薄白馐裁捶孔??還回我家來,我說過我家就是你家,管他什么人言可畏呢,我們過得開心就行。有這住院錢,咱倆買多少酒喝呀!”樂和敏這一句話,把正掉眼淚的馮長生和兩個老姐妹都逗笑了。
樂和敏出院后,馮長生和老伴就又搬了回來,兩對老人的日子又恢復了以前的快樂。馮長生的兩個兒子拗不過父母,只好由著他們,只是抽時間前去看望,他們稱呼樂和敏和老伴“樂爸爸”、“樂媽媽”。而樂和敏在美國的兒子聽說了家里的情況后,覺得父母有了伴兒,特別支持,每次打電話回來,都要跟“馮爸爸”聊上幾句?!榜T爸爸”跟這個兒子也不客氣,有一次剃須刀不能用了,一個電話就打到美國,樂和敏的兒媳接了電話,幾天后就給郵回來個進口剃須刀。
1995年5月的一天,樂和敏要去街道辦理一項物業(yè)手續(xù),他見馮長生有些不舒服,就讓他留在家里休息,兩位老姐妹一同去了菜市場。等樂和敏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馮長生躺在地上,嘴角歪斜,口吐白沫,手里使勁攥著床單想爬起來。樂和敏嚇得趕緊撥打了120。馮長生的老伴趕到醫(yī)院,一看馮長生嘴歪眼斜的樣子,當即昏倒過去。馮長生的兒子已經趕來,趕緊抱起母親去急診室,一會抹著眼淚,拿著檢查結果給樂和敏一看,他也跟著倒吸一口冷氣:肝癌晚期。
因救治及時,馮長生身體各項機能并未受到太大影響,半個月后就出了院。可老伴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日漸消瘦??粗〈采侠辖忝秒y受的樣子,樂和敏的老伴天天陪伴左右,給她擦身子,換藥水,照顧得比馮長生還細心。馮長生時常難過得抑制不住眼淚。
幾個月后,“馮媽媽”到了彌留之際,她拉著樂和敏夫婦的手囑托:“我走了以后,老頭子麻煩你們多多照應了……”看著眼前這位一起生活了好幾年的老姐妹,熱心的樂和敏夫婦哪里能拒絕,他們流著淚不住地點頭:“你放心吧,我們一定信守承諾!”
老伴離世,對馮長生的打擊很大,公園里再也沒有這個愛說書、講故事的人。他的兩個兒子怕給樂家再添麻煩,幾次提議要接走父親。樂和敏夫婦堅決反對:“我們兩家相互照應這么多年,是有感情的,再說你們工作那么忙,哪能隨時陪在左右?那天你爸爸中風,不是我及時發(fā)現(xiàn)送去搶救,恐怕今天還不知道什么樣子呢。我們老了,就希望有個伴兒,你把他接回去,他天天自己在家,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我和你們的‘樂媽媽也感到寂寞,日子可怎么過呀?”
馮長生的兒子感動得要跪下來,樂和敏趕緊扶起他:“使不得,你們安心工作,也算是我們對社會做貢獻了。以后,你有時間多來陪陪我們,就可以了?!?/p>
在樂和敏夫婦的精心陪護下,馮長生漸漸從悲傷中走了出來,公園里那個說書、講故事的人又回來了。
2005年秋,樂和敏的兒子回國探親,看到三位老人不離不棄,被深深地感動了,當即在白鶴小區(qū)買了一套三居室的一樓,這樣上下樓方便。搬進新家,他安排父母住一間,“馮爸爸”住一間,還有一間準備給保姆住。三位老人臉上樂開了花,都夸“美國兒子”孝順?!懊绹鴥鹤印闭f:“我遠隔重洋,不能照顧你們,‘馮爸爸的兒子總來照顧,他們才是真孝順。”
2006年春,馮長生中風的老毛病突然復發(fā),而且這次住院留下了后遺癥:說話含糊不清,行走不便,自理能力大大降低,身邊基本離不開人。出院后,馮長生的兩個兒子要接他回家,樂和敏再次堅持:“你們都要出去工作,誰能24小時陪護?你爸爸還是住我家,十幾年了,他已經習慣跟我們生活在一起,還是我跟老伴來照顧,不信你問他愿意跟你們走嗎?”
兩個兒子詢問父親,馮長生腦袋慢慢搖動,急得流眼淚,他們都知道了父親的意思,只好把父親的退休金存折拿給樂和敏,這樣才覺得安心一些??粗⒆觽冋嬲\的孝心,樂和敏沒再拒絕,“樂媽媽”接過存折,說:“我要告訴你爸爸,他也是有存折的人,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吃喝喝,還可以耍耍脾氣?!眱蓚€兒子感動得抱著“樂媽媽”流淚:“以后,您就是我們的親媽媽?!?/p>
等孩子們都回家去了,“樂媽媽”趕緊對馮長生說:“這錢,我們不能收。你每個月醫(yī)藥費加吃喝,有600元足夠了,我們就每個月取出600吧,剩下的都給你存著。等我們老了,干不動了,你肯定用得著?!瘪T長生不住地點頭,眼里早就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樂媽媽”負責洗衣、喂飯,樂和敏陪著馮長生說話,幫忙去醫(yī)院做理療、按摩。從2006年到2014年,他們把馮長生照顧得干干凈凈,熨熨帖帖。
從2014年至今,馮長生的病情越發(fā)嚴重,大小便都不能自理。樂和敏和老伴就在馮長生的床邊搭個行軍床,輪流陪護,半夜要喊馮長生起來幾次,給他換上干爽的尿布。等馮長生的兒子們來給父親洗澡時,他們已搶著把馮長生弄臟的被褥洗干凈了。
樂和敏和老伴每天都要推著坐在輪椅里的馮長生,在小區(qū)遛幾次彎。傍晚時,兩位80多歲的老人推著坐在輪椅上的馮長生,走在夕陽的林蔭路上,成了白鶴小區(qū)、成了寧波這座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5年8月,樂和敏繼入選“浙江好人榜”后,又榮獲寧波市第四屆“誠實守信”道德模范稱號,被媒體和市民喻為“中國好鄰居”。
林蔭路上,樹影婆娑,一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推著坐輪椅的老鄰居迎著夕陽,這會不會成為幾十年后我們安度晚年溫馨的一幕?武漢社科院張軍研究員認為,隨著中國正進入人口老齡化時代,這樣的互助養(yǎng)老,既能滿足“物質贍養(yǎng)”,也呈現(xiàn)出“精神贍養(yǎng)”的意義。樂和敏夫婦與馮長生夫婦長達20余年親如一家,相互幫扶,生死與共,這種超越血緣的人間真情,重構了新的鄰里關系,不失為互助養(yǎng)老的典范。????????????????□
編輯/胡平?謝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