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
波德里亞的《冷記憶》里有一個段子,瑪格麗特畫了一座花園,畫完后她發(fā)現(xiàn)忘了畫花園里的那棵樹,于是,她就拿斧頭把那棵樹砍掉了。
喬治·惠特曼是巴黎莎士比亞書店的老板,他在一部紀錄片里,對著兩個女孩示范自己理發(fā)時所用的方法:點燃一根蠟燭,拿它湊近頭頂,燒一陣子,再不慌不忙地用手拍熄頭發(fā)上的烈焰。
亂來、神經質、不靠譜—我就想養(yǎng)一個這種“二貨”小孩。
我知道,市面上流行的是成功小孩—聰明乖巧、多才多藝、知書達禮,英語班、鋼琴班、芭蕾班、模特班,成為人氣最旺的標準寶寶制造車間。為什么不能有冥想班、捉蟲子班、玩泥巴班?為什么我們要把所有的寶寶培養(yǎng)成一個樣?
我不要標準寶寶。
幸運的是,我自己就是個“二貨”。而且我的寶寶—唯唐同學,雖然才5歲半,但已經成長為一個資深的“二貨”幼兒了。
他就是人肉鬧鐘,每天發(fā)明各種句式叫我起床:“媽媽別睡了,8點了,面包和番茄醬在等我們呢。”
他在餐桌上鼓勵大家:“我們把雞肉和雞蛋全吃了吧,它們一定會很開心!”小小年紀就會煽動一場“滅門慘案” ?。?/p>
他會用一個300元錢的變形金剛去換其他小朋友的一個3 塊錢的氣球, 人家答應了,他還露出占了便宜的猥瑣表情。
他認為開公交車比開法拉利帥多了,就憂心忡忡地問:“開跑車的司機要怎么努力才能開上公交車呢?”
他有時候迷上勞動,把自己的敞篷奧迪玩具車洗了—用冰激凌。他解釋說:“這是打的泡沫, 別擔心,一會兒我就擦干凈?!边^了一會兒,他真的擦干凈了—用他的新衣服。
我牙痛,恨不得自己在家把壞牙拔了,于是大喊:“快點給我拿把鉗子來!”唯唐屁顛屁顛地去翻工具箱,熱情地送上一把超大號鉗子……
在生日派對上,我們問唯唐:“你會唱生日歌嗎?”他大聲回答:“我會!”唯唐輕啟朱唇:“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
在添亂、煞風景、制造尷尬、不學無術這些領域,恕我夸耀,他還算表現(xiàn)突出。我希望他所能具備的最強大的技能,不是彈鋼琴或者參加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而是享受人生—懂得如何在每一件平淡無奇的事情中找到超然的樂趣。
我希望他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一個不世故的人,一個不諳世事的人, 一個跳出規(guī)則的人—當然,他也有不成為這種人的權利。
當王爾德在被問到“最喜歡什么樣的小孩”時,他回答:“煮熟的?!?/p>
實不相瞞,我最喜歡養(yǎng)一個像王爾德這樣的小孩—思維未經捆綁,想象橫沖直撞,永遠定格在赤子狀態(tài)。煮沒煮熟,都很好吃。
(六月的雨摘自北京時代華文書局《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一書,杜少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