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鈺圣
肥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又再簡單不過的洗滌用品。人們使用肥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古希臘。但是,你知道肥皂是怎么制作的嗎?讓我給你講講吧,今年寒假,我可是剛剛學(xué)習(xí)了肥皂的制作喲!
首先是原材料的準(zhǔn)備,主要的原料是皂基、色素和香精,還有一些器具,如酒精燈、燒杯等。老師說皂基是油脂與氫氧化鈉(堿)、水混合反應(yīng)而成的,由于氫氧化鈉是一種堿性非常強的物質(zhì),很容易灼傷皮膚,接觸眼睛后更會造成劇烈疼痛,為了避免這種可怕的后果發(fā)生,皂基就用現(xiàn)成的了。皂基其實算是肥皂的半成品了。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一段加工皂基的視頻,示范人員先將燒杯搭在三角架上,再在里面放一個小燒杯。接著,點燃酒精燈,置于三角架下。最后,切碎皂基,放入小燒杯內(nèi)加熱……大家都看得目瞪口呆,什么,這么復(fù)雜!
一切就緒,大家紛紛開始動手。先用剪刀將皂基一刀一刀切成屑狀,周圍的同學(xué)同我一起有節(jié)奏地喊著口號:“呵——呵——小刀鋸大木……”伴著響亮的口號,小燒杯里的皂基屑越來越多。點燃酒精燈,皂基在燒杯里一點點融化,我們靜候“變態(tài)(由固態(tài)變液態(tài))”反應(yīng),等待皂基屑變成綠色的液體,然后注入香精和色素并均勻攪拌。同時,將貝殼狀模具放置平穩(wěn)。激動人心的一刻終于來臨,我屏住呼吸,端穩(wěn)雙手,膽大心細(xì)地將皂基液準(zhǔn)確地倒入貝殼狀的模具中。
哈,艱難的一步終于大功告成,現(xiàn)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我開始耐心等待皂基凝結(jié)。大家像模具中的皂基一樣一動不動,屏息凝視。靜等了幾分鐘,卻好像等了幾小時一樣。終于看到凝固,大家就急不可待地開始脫模。我又靜等了一段時間,才小心翼翼地把模具從凝固的皂基上剝離下來,猶如琥珀般的水晶肥皂閃亮登場!它原來是這么做出來的呀。
心動不如行動,酷愛動手的同學(xué)也行動起來,親手制作一塊肥皂吧,用自己制作的肥皂洗手,別提多自豪了!
指導(dǎo)老師/蔡海萍
發(fā)稿/小靜
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手工肥皂”?貌似很有趣的樣子。//@小靜老師:從DIY蛋糕、DIY巧克力,到DIY肥皂,小朋友們真是越來越心靈手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