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軼
【關鍵詞】 班級主題活動;實效性;氛圍營造;真切
體驗;教育力量;延伸拓展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7—0029—01
小學班級主題活動的開展主要以班隊會活動為載體,教師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活躍班級氣氛,增強班級凝聚力,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據(jù)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開展的許多活動,學生體驗不真實,感受不真切,活動的目標往往只是體現(xiàn)在口頭上,不能真正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基于此,筆者嘗試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以提高班級主題活動開展的實效性。
一、注重活動的氛圍營造
小學班級主題活動開展的場地要有教育氛圍,會場布置要體現(xiàn)教育情境、活動氣氛,標題的書寫、展板的擺放都要做整體設計。在活動進行中,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在親身實踐中受到教育,同時要注意電腦課件、實物投影等物品的教育作用。班級主題活動開展前,活動主題可以請班上有畫畫、書寫特長的同學在黑板上進行布置,也可以通過電腦大屏幕展示出來,讓學生們真正融入到活動的氣氛中。在組織辯論會的過程中,將課桌擺放成雙方辯手“對壘”的形式,讓學生有了更加真切的體驗;在讀書交流活動中,將班級中的“小書法家”寫的讀書名言懸掛在教室四周,在場的學生自然受到書香的熏陶。因為小學生容易受到暗示,教師只有注重營造班級主題活動的氛圍,學生才會重視我們的主題活動,也才會真正達到我們活動的預設目標。
二、尊重學生的真切體驗
體驗,即以身“體”之,以心“驗”之。體驗是學生個體的情感活動,別人不可替代,我們的職責在于創(chuàng)設豐富的體驗情境。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通過生活再現(xiàn)、融入情境、角色扮演、換位體驗等形式,使兒童“身臨其境”、“心臨其境”,使其獲得真實的感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不斷彰顯道德的內驅力,促進兒童的道德情感健康發(fā)展,并真正成為調節(jié)自我行為的有效力量,從而提高他們的道德認知水平和踐行能力。如,以“汲取經驗,明日綻放”主題活動為例,當學生與嘉賓面對面進行了真心的溝通和交流,知道了中小學學習的差異,讓學生在活動中產生深刻的感悟和真切的體驗,才會對他們帶來真正的幫助。但是這種體驗往往是零散的、表面化的,有時還需要教師幫助他們來提煉、提升,甚至將這些不同的體驗進行分享,發(fā)揮活動所產生的最大效應。實踐過程發(fā)現(xiàn),在主題活動中,教師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重視教室的布置及道具的使用,盡量創(chuàng)造讓學生有“真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真體驗中有所感受,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和主持人在活動的策劃階段,注意搜集相關的照片或視頻資料,設計親切的語言來創(chuàng)設情境或提供載體,幫助學生能夠將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感觸最深的細節(jié)講述出來,并通過具體、細化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往往可以引導他們獲得更加真實的體驗。
三、調動校外的教育力量
學校教育僅僅是學生教育的一部分,有人說“5<2”,就是說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小學班級主題活動也是一樣,需要重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價值,并發(fā)揮它們的積極作用。如,在“友誼四葉草”主題活動中,筆者邀請了一些交往能力較差的學生的家長參加班級的主題活動,了解班級中其他學生怎樣與同伴交往,幫助他們更好地指導孩子與他人交往。此外,我們還可以聯(lián)系在高校任教的學生家長來班級為孩子們進行科普知識講座,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我們可以聯(lián)系交警部門,給學生們安排交通安全知識講座,幫助學生們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和保護能力;我們還可以邀請對口中學的老師,為即將畢業(yè)的六年級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為上中學做好相應的準備。只有做好“三位一體”的共同教育,才會形成一種互補的教育合力。
四、關注活動的延伸拓展
班級主題活動大部分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至多是半天、一天的實踐活動。如果僅僅是課堂結束活動結束,那就成為形式化的活動,活動成效肯定會大打折扣。為此,我們可以利用布置活動后的實踐作業(yè)、提出活動建議等多種方式增強活動的實效性。必要時,還可以通過課下溝通交流、檢查評比等方式反饋學生在活動中的感受和困惑,甚至搭建平臺展示學生在主題活動中的收獲和成果。教師將這些活動作為上次主題活動的延伸拓展,同時,這些反饋又可以作為下次活動的起點和改進的內容。在這種層層遞進的主題活動中,活動目標才可以落到實處,學生也可以得到真正的收獲和發(fā)展。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