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江,高 蕾
(1.成都學院 醫(yī)護學院 病原免疫教研室,四川 成都610106;2.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輸血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52)
中國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區(qū),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陽性率為7.18%[1]。目前,治療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是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使用的干擾素均是外源性干擾素,有很多乙肝患者對于干擾素不敏感,導致治療無效,且干擾素需要長期使用,增加了患者的負擔[2]。重組腺相關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載體被廣泛應用到基因治療和臨床前或臨床實驗中,嘗試著進行多種疾病的治療[3-4]。HepG2.2.15細胞能產(chǎn)生完整的HBV,穩(wěn)定分泌HBsAg 和HBeAg,常被作為體外評估抗HBV 藥物效果的細胞模型[5]。本實驗利用重組病毒AAV-IFN 感染HepG2.2.15細胞的方法,介導干擾素在體內(nèi)表達,產(chǎn)生內(nèi)源性干擾素并對其抗病毒效果進行評估。
1.1.1 材料:細胞及質粒:293T細胞、HepG2.2.15細胞、pAAV-IFN(將IFN 基因克隆于去除Rep 和Cap 基因的含有腺相關病毒6型TR 結構的pAAV骨架質粒中獲得)、Pxx680(輔助質粒)、Pxr2、Pxr6、Pxr7、pXR8(包裝質粒)、pSC-gfp (含有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質粒)和PCP10(含有2個拷貝HBV 基因組的質粒作為Q-PCR 進行HBV 定量的標準品)(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輸血傳播疾病研究實驗室凍存)。
試劑:DMEM 高糖培養(yǎng)基和青霉素-鏈霉素(Hyclone 公司);血清(Gbico 公司);G418 和MTT 試劑盒(Sigma 公司);DNeasy blood& tissue kits(Qiagen 公司);人HBsAg ELISA 檢測試劑盒和人HBeAg ELISA檢測試劑盒(泉州市藍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小鼠ALT ELISA 檢測試劑盒和小鼠AST ELISA 檢測試劑盒(Quantikine? ELISA 公司);Fast 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Rox](Roche 公司);小鼠α 干擾素(IFNα)定量檢測試劑盒(R&D 公司)。
1.1.2 小鼠:SPF級BABL/c 小鼠,雄性,8~10周齡,體質量(18±2)g[成都達碩實驗動物公司,合格證號:scxk(川)2013-24]。
1.2.1 細胞培養(yǎng):293T細胞培養(yǎng)于完全培養(yǎng)基(DMEM 加入10%胎牛血清和1%青霉素-鏈霉素);HepG2.2.15細胞培養(yǎng)于完全培養(yǎng)基并加入終濃度為400 mg/L的G418;培養(yǎng)條件均為37℃、5% 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1.2.2 重組病毒的制備與純化:轉染的前1 d,將匯合度達到90%以上的293T細胞,5% CO2、37℃培養(yǎng)。當293T細胞匯合度達到80%~90%時按1∶3的比例分成3盤,接種于新的培養(yǎng)皿內(nèi),利用3 質粒共轉染技術進行轉染,培養(yǎng)72 h 以后,收獲病毒。收獲的病毒利用氯化銫超速離心法進行純化。
1.2.3 重組病毒AAV-GFP 感染HepG2.2.15細胞:感染的前1 d,將HepG2.2.15細胞以4×104個/孔接種于6孔板。次日,吸取6孔板內(nèi)培養(yǎng)基,將2、6、7 和8 血清型的AAV-GFP 以MOI =103的感染劑量,分別接種于HepG2.2.15細胞,孵育1 h,傾倒出感染液,加入新鮮的培養(yǎng)基繼續(xù)培養(yǎng)。感染72 h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GFP 在細胞內(nèi)表達情況。
同時以質粒pSC-GFP 轉染HepG2.2.15細胞作為陽性對照,HepG2.2.15細胞接種初始4×104個/孔,質粒pSC-GFP 用量3μg,轉染試劑PEI 用量9 μg,轉染72 h,熒光顯微鏡下觀察GFP表達情況。
1.2.4 IFN 體內(nèi)和體外穩(wěn)定表達驗證:設置PBS 空白對照組、AAV-GFP 陰性對照組、pAAV-IFN 轉染陽性對照組和AAV6-IFN 實驗組。
AAV6-IFN 感染HepG2.2.15細胞,感染方法同上,感染劑量為MOI =104,分別于1,3,6和9 d 收獲培養(yǎng)上清,并利用ELISA 試劑盒測量上清中IFNα的表達量。
同時將AAV6-IFN 以5×1010μg/只的劑量,經(jīng)尾靜脈注射,在1、2、3 及6月取小鼠血液,將小鼠血液冰上放置30 min后,3 000 r/min 離心,收獲血清-20℃凍存?zhèn)溆?。全部樣本用ELISA 試劑盒檢測小鼠血清中IFN表達情況、ALT(丙氨酸轉氨酶)和AS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含量變化。
1.2.5 重組AAV6-IFN 病毒感染HepG2.2.15細胞:AAV6-IFN 感染HepG2.2.15細胞,感染劑量為MOI=104,于1,3,6和9 d 收獲各組培養(yǎng)上清及細胞。ELISA 試劑盒測量上清中HBsAg 和HBeAg的變化,并利用DNeasy blood & tissue kits 提取培養(yǎng)上清和細胞中總DNA,qPCR 方法定量培養(yǎng)上清和細胞中HBV DNA 含量的變化。對HBV DNA 定量的qPCR 反應上游引物為5'-CGTTTTTGCCTTCTGACTT CTTTC-3',下游引物為5'-ATAGGATAGGGGCATTTG GTGGTC-3',擴增片段長度為372 bp;同時以質粒PCP10(包含2個拷貝的HBV 基因組的質粒)為標準品,進行10倍梯度稀釋,以1.0×103~1.0×109copy/mL繪制標準曲線。
1.2.6 MTT法檢測HepG2.2.15細胞增殖: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接種于96孔板中,每孔接種4×104個。培養(yǎng)12 h后,洗掉培養(yǎng)液,換1% 胎牛血清的培養(yǎng)基同步化12 h。設置PBS 為空白對照組;AAV-GFP 為陰性對照組;pAAV-IFN 為轉染陽性對照組;AAV6-IFN 為實驗組。劑量同上,每組樣本設3個復孔,37℃、5% CO2孵箱分別培養(yǎng)24、48和72 h,每孔加入20 μL MTT 溶液(5 g/L),繼續(xù)培養(yǎng)4 h。棄上清液,每孔加入150 μL 二甲基亞砜,置搖床上低速振蕩10 min,使結晶物充分溶解。用酶標儀在波長570 nm 處測定A值,按以下公式計算抑制率:
抑制率=(空白對照組A值-實驗組A值)/空白對照組A值×100%。
實驗動物采用SPSS 17.0 軟件,隨機分組進行體內(nèi)實驗,結果以小鼠測量值的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方差分析。
在感染72 h后,AAV6-GFP(圖1B)較其他血清型AAV2-GFP(圖1A),AAV7-GFP(圖1C),AAV8-GFP(圖1D),對于HepG2.2.15細胞有更強的感染效率。同時以PBS代替AAV-GFP 作為陰性對照(圖1F),72 h后未見GFP表達;以質粒pSC-GFP 轉染HepG2.2.15細胞的陽性對照可明顯觀察到GFP表達(圖1E)。
圖1 不同血清型AAV-GFP 感染HepG2.2.15細胞后GFP的表達Fig1 Expression of GFP in HepG2.2.15 cells infected with different serotype AAV(×400)
AAV6-IFNα 感染HepG2.2.15細胞3 d后,培養(yǎng)上清液中能檢測出IFNα的表達;持續(xù)感染9 d后,表達量可達(36.63±3.27)ng/mL;同時質粒pAAV-IFNα 轉染組培養(yǎng)上清中也檢測到IFN表達,但是IFNα表達量沒有AAV6-IFNα 感染組多(P<0.01)(圖2A)。
將AAV6-IFNα 尾靜脈注射小鼠1個月后即可檢測出血清中IFNα 為(191±19)ng/mL,隨后血清中IFNα濃度保持穩(wěn)定,6個月時IFNα濃度降低了29.28%(圖2B)。
注射AAV6-IFNα 6個月后小鼠血清中ALT 和AST 與對照PBS組和AAV6-GFP 組相對比沒有區(qū)別(圖2C,D)。
對各組HepG2.2.15細胞表達HBV DNA 檢測顯示,培養(yǎng)9 d后AAV6-IFNα 組抑制率[(空白組-實驗組)/空白組×100%]可達40.13%(圖3A);而AAV6-IFNα 組對培養(yǎng)上清中HBV DNA的抑制效果在感染3 d時即逐漸呈現(xiàn),在感染9 d時抑制率可達62.93%(圖3B)。同時測量培養(yǎng)上清中HBsAg 和HBeAg 含量變化,感染9 d后HBsAg 和HBeAg的抑制率分別為47.33%和37.49%(圖3C,D)。HBsAg的抑制效果在感染3 d 以后逐漸呈現(xiàn),而HBeAg的抑制效果在感染6 d 以后逐漸呈現(xiàn)。AAV6-IFNα 組與轉染陽性對照組相比,對于HBV的復制和表達抑制效果更為明顯,持續(xù)時間更長(P<0.05)。
圖2 AAV6 有效介導IFN 在體內(nèi)外表達且不引起急性反應Fig2 Expression of IFN mediated effectively by AAV6 with no acute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vivo and in vitro
圖3 AAV6-IFNα體外有效抑制HBV的復制與表達Fig3 The repl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HBV inhibited by AAV-IFNα in vitro
AAV6-IFN 作用于HepG2.2.15細胞48、72 h后,可表現(xiàn)明顯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別為35%、69%,并呈現(xiàn)時間依賴關系(圖4)。
圖4 AAV6-IFNα 對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Fig4 The proliferation of HepG2.2.15 cells inhibited by AAV6-IFNα
乙肝為高發(fā)傳染病,目前治療主要以干擾素及核苷類似物為主。干擾素的長期使用給患者帶來痛苦和金錢負擔。AAV 載體具有無致病性,低免疫原性,可介導外源基因長期表達等優(yōu)點,已嘗試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3-4]。本實驗嘗試用AAV 載體來介導IFNα的長期表達,從而減少IFNα 注射次數(shù),減輕乙肝患者的痛苦。
不同AAV 血清型對組織的感染率不同,用重組AAV 轉染獼猴、小鼠和人的造血干細胞,發(fā)現(xiàn)AAV1 轉染小鼠造血干細胞的能力強,而AAV6 轉染人造血干細胞的能力強[6],但采用AAV 對HepG2.2.15細胞的感染效率的評估鮮有報道。本實驗中發(fā)現(xiàn)AAV6 對于HepG2.2.15細胞具有更強的感染性,更適合作為體外介導IFN 在HepG2.2.15細胞內(nèi)表達的載體。
利用AAV6-IFNα 感染HepG2.2.15細胞和尾靜脈注射小鼠的方法,在培養(yǎng)上清液和小鼠血清中均檢測到IFNα的表達,說明利用AAV 載體介導HepG2.2.15細胞表達IFN 具有可行性。模型小鼠在長達6個月內(nèi)均有IFN的表達,說明AAV6 載體可介導IFN 長期表達,體現(xiàn)了AAV6 作為載體的優(yōu)越性。同時實驗還對AAV6-IFN 安全性進行了檢測,注射AAV6-IFN 小鼠的血清中反應肝細胞損傷的指標ALT 和AST 變化均與對照組沒有顯著區(qū)別。
體外AAV6-IFNα 感染HepG2.2.15細胞,發(fā)現(xiàn)表達的內(nèi)源性IFNα 對HBV DNA、HBsAg 和HBeAg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達50%以上,與陽性對照質粒pAAV-IFN 轉染組相比,AAV6-IFNα 組抑制時間更長效果更顯著。
AAV6-IFNα 能顯著抑制HepG2.2.15細胞的增殖,并有時間依賴性,這可能是AAV6-IFNα 抑制HepG2.2.15細胞HBV 復制與表達的原因。因此,AAV6-IFNα是一種潛在的抗HBV 藥物。但是還需要進一步將AAV6-IFN 在乙型肝炎小鼠模型上進行抗病毒效果的評估,觀察其體內(nèi)抑制HBV的復制和表達的能力及機制,本研究為體內(nèi)實驗奠定堅實的基礎。
[1]胡曉麗,趙宏偉,胡曉巖,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現(xiàn)狀[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2:28:413-414.
[2]邱玉琴.慢性乙肝患者使用干擾素治療中不良反應的觀察與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963-964.
[3]Flotte TR.Adeno-associated virus-mediated gene transfer for lung diseases[J].Hum Gene Ther,2005,16:643-648.
[4]Romano G.Current development of 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s[J].Drug News Perspect,2005,18:311-316.
[5]Tang J,Huang ZM,Chen YY,et al.A novel inhibitor of human la protein with anti-HBV activity discovered by structure-based virtual screening and in vitro evaluation[J].PLoS One,2012,7:1371-1379.
[6]Song LJ,Kauss MA,Kopin E,et al.Optimizing the transduction efficiency of capsid-modified AAV6 serotype vectors in primary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in vitro and in a xenograft mouse model in vivo[J].Cytotherapy,2013,15:98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