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平 金鳳娟 田 麗 李春芳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天津 300170)
TBL教學模式在高職實習護生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應用
李雁平 金鳳娟 田 麗 李春芳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天津 300170)
目的:針對傳統(tǒng)高職護理專業(yè)實習護生臨床技能培養(yǎng)途徑單一、缺乏團結協(xié)作性、主動性等問題,探討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方法:將高職護生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90名,對照組按照傳統(tǒng)教育方式,試驗組采用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包括團隊的建立、課前準備、課上討論、評估、總結等環(huán)節(jié),對比兩組教學效果。結果:TBL教學成績不斷提高(F=21.59,P<0.05),試驗組在理論及操作方面的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綜合能力測試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TBL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護生臨床技能及畢業(yè)綜合成績,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是一種促進高職護生主動學習的指導性教學方法。
高等職業(yè)教育;護生;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教學方法;臨床技能
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team-based learning,TBL)最初是2002年由美國Oklahoma大學的教育學家Larry K Michaelsen等正式提出的,在20世紀70年代末,為應對當時新入學人數(shù)增長三倍所帶來的教學壓力而提出的全新教學策略,是一種有助于促進學習者團隊協(xié)作精神,注重人的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與實踐特點的新型成人教學模式。在TBL教學模式中,教師由主導地位轉變?yōu)橹笇У匚?,學生完成“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必須主動地先行學習教學內容,并與其他學生共同合作學習,應用所學習的內容解決問題。TBL教學的優(yōu)點是使理論課教學能在更高層次上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向“后進生”提供幫助與支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和人際交往能力;樹立并保持教師的工作熱情。目前,TBL教學已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醫(yī)學院校中廣泛應用,尤其是在病理、解剖、微生物等醫(yī)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已得到普遍認可。我們在高職護理專業(yè)臨床實習技能操作教學中進行TBL教學實踐,以探究TBL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高職護生在臨床技能中的團隊精神和綜合素質的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選擇我院高職護理專業(yè)臨床實習生180名作為教學對象,其中男生5名,女生175名,年齡 19~24 歲,平均(21.74±1.03)歲,均為高職護理專業(yè)學校三年級學生,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將高職護生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90名。兩組護生均參加統(tǒng)一的出科理論及操作考試,實習結束前進行綜合能力測試。兩組護生的年齡、性別、實習前各門臨床課程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表 1)。
2.1 對照組 按照傳統(tǒng)教育方式,每6名護生作為一個小組,根據(jù)教學大綱將各小組分配到各臨床科室進行常規(guī)輪轉實習。臨床教師均為本科或護師職稱以上護士擔任,根據(jù)教學大綱由各科室安排小講課,每周1次,每次45~90min,各科輪轉結束時參加統(tǒng)一的出科理論及操作考試,實習結束前進行統(tǒng)一的綜合能力測試。
2.2 試驗組 90名學生分為15個小組,每組6名成員組成。分組時在自由組合的基礎上,再根據(jù)護生個性、平時成績優(yōu)秀、中等及稍差搭配的合作模式進行調整,并盡可能地將同一宿舍學員編為一組,由組內成員選出1名組長,負責組織和協(xié)調組內的合作學習,要求每個團隊有隊名、隊訓如“夢之隊:團結互助,實現(xiàn)夢想;天使隊:拯救病患,守護生命;無敵小金剛……等等”。分組的目標是以團隊為單位,相互幫助、相互影響,在組內和組間進行討論、交流,提高學習效果[1]。
2.2.1 師資選擇與培訓 教師是TBL教學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完成護理教學任務的主導,師資水平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師資的選擇與培訓至關重要。專職教師及臨床教師均選擇本科以上學歷、熱愛教學工作、有3年以上教學經驗的教師負責本次教學。首先對教師進行培訓,讓她們對TBL教學法的核心思想、關鍵點、操作過程、教學內容等有感性認識。然后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嘗試,確定方案后進行試教學,互相配合,分享教學成果,介紹經驗。最后統(tǒng)一教學思想,確定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評價方法等。
2.2.2 課時安排 根據(jù)教學實習大綱及我院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安排:由各科教學老師將該科常見重點病例教學內容送交教學辦公室,專職教師根據(jù)大綱及各科重點病例,準備測試題目。共36周,每周五集中上課,專職教師進行上周安排的病例測試及下周病例預習教學內容和要點,課堂教學時間20min用于進行個人測試和團隊實際應用演練測試;15 min用于講述病例典型,精煉內容,突出護理技能;10 min用于TBL課堂討論、階段評估和總結。
2.2.3 課外準備 下科前1周由專職教師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即確立團隊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效果評價。教師根據(jù)不同科室發(fā)給每組6個病例,要求各組在組長的組織下,以病例為載體,學習疾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生理變化、心理變化、情緒狀況、治療及護理程序內容,并制作成PPT課件。組內成員進行分工,根據(jù)教學內容和要點進行課前閱讀和準備,每人負責一部分,通過多渠道進行學習,如病歷、課本、上網、講座、圖書館查閱資料等。
2.2.4 測試 測試分為個人筆試和團隊操作測試,上課時,由專職教師安排每名學生獨立完成1份小型課堂筆試。試卷為選擇題形式,由臨床老師按教學目標及病例的要求出題,主要測試該病種的基本概念、臨床表現(xiàn)、重點問題及解決措施。測試時間為10min,結束后由老師給出標準答案,個人相互交換評分,個人測試成績占總成績20%。團隊測試在模擬患者身上隨機抽取6個病例中的1個場景進行操作演練,每個成員負責一項護理措施,教師針對測試情況進行考核成員的表現(xiàn)并及時反饋,教師及小組長同時測評,最后得出平均分,團隊測試成績占總成績60%。在內科、外科出科理論考試中涵蓋所有學習討論的常見病例,主要為病例分析題和綜合應用題,重點考查護生基本知識掌握程度和運用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2.5 課堂討論 分組進行討論,由隨機抽取到操作演練的團隊進行主講,由隊長對整個團隊TBL教學過程中的學習內容、重點、難點、演練中遇到的問題和建議進行匯報。針對匯報內容及操作演練病例中的情況,老師結合課程內容及其他基礎課程提出臨床問題,讓護生回答并檢查自己學習上的盲點,考查護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如何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患者目前存在哪些護理問題,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什么護理措施?”“針對這種患者如何進行健康教育?”等,團隊成員經過思考、討論,最終選擇1名成員進行總結陳述,對所討論的病例、存在的優(yōu)缺點做出分析。其間其他各組成員既是觀眾,也是參與者,可以共同參加討論,提出不同意見。最后由教師進行答疑,特別是討論中有分歧和爭論的問題進行解答。
2.2.6 教學評價 TBL教學的評價系統(tǒng)構成包括3部分,即個人測試成績、團隊測試成績和個人對團隊的貢獻,所占比例分別為20%、60%、20%。個人對團隊的貢獻由隊長打分,其他組員監(jiān)督。對于團隊的貢獻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定[1]:技能評價項目:包括每次病例中的操作項目;非技能評價項目:積極主動性、團隊會議出勤率、在團隊討論及操作中的正面貢獻、溝通中善于用鼓勵性語言、與小組成員關系融洽。每項內容設定“差、較差、一般、較好、好”5 個等級,分別賦予值為 1、2、3、4、5分。這3部分的成績在課堂當場打出,最后由教師對TBL總體情況進行反饋和總結。
3.1 兩組護生一般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護生一般情況比較
3.2 TBL教學成績 試驗組護生從第一次課到最后一次課平均成績不斷提高,第 1 周(67.83±6.01)分,第 16 周(72.33±3.01)分,第 26 周(81.16±3.34)分,第 36 周(88.33±4.03)分,四次成績比較:F=21.59,P<0.05。護生表示很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習興趣,課堂滿意度96.67%。
3.3 兩組護生出科成績比較(表2)
表2 兩組護生出科成績比較
3.4 兩組綜合能力測試比較(表3)
表3 兩組綜合能力測試成績比較
4.1 構建理論與臨床的橋梁,提高護生綜合能力 從TBL教學成績可以看到,護生從第一周到最后一周平均成績不斷提高,護生學習積極性高,教學效果滿意。表2、表3顯示,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成績明顯提高,特別在病例分析和綜合應用方面有顯著的優(yōu)勢,這說明TBL教學法提高了高職護生的學習成績,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TBL教學法能在有限的臨床實習時間里讓高職護生真正學有所得,將課堂所學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真正體驗到課堂所學知識的實用性,使書本的知識變成活生生的實踐技能,從中培養(yǎng)學生臨床思維和醫(yī)學素養(yǎng),鍛煉其臨床技能,使他們遇到患者會護理,提前進入護士的角色,在實踐中磨練護理的基本功。TBL教學中,學生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教師轉變?yōu)閷W生獲得知識的指導者、引導者,不只是教會學生重要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以及如何在團隊中進行工作和學習[2]。TBL模式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教師的作用,在此教學模式下,直接縮短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3]。課程選擇病例與臨床一一對應,最好是當時在院的病例,使護生更有真實感,由于每一科室的病種不同,因此專職教師與臨床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保持一致的引導與共鳴。
4.2 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溝通效果 護士是與社會各階層人員接觸最多的職業(yè)之一,需要在大眾面前不卑不亢,從容面對各種急救場面及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在預習-臨床-復習的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環(huán)境下,護生模擬了如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當面對患者時更加自信,提高交流效果,培養(yǎng)了護生的學習興趣。高職護生多數(shù)為90后的獨生子女,有不少護生從未在大眾面前發(fā)言,在TBL教學中每一位高職護生在團隊中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激發(fā)了他們的表現(xiàn)欲,以鍛煉他們的膽量,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成績。
4.3 激發(fā)護生潛能,培養(yǎng)有效的團隊調動能力 在不同的團隊中,為高職護生提供他們各自發(fā)揮自己作用的平臺,并在集體活動的過程中不斷養(yǎng)成互相協(xié)作、互相幫助、互相尊重的團隊精神。訓練時,完全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起到指導的作用,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培訓的所有學員各司其職、團結合作,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及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隊長在此過程中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通過構建學習團隊,充分挖掘每名護生的潛力,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學生滿意度高(96.67%),培養(yǎng)主動學習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團隊成員在團隊精神的鼓舞下,以團隊學習目標為共同目標,明確個人責任,自覺學習,參與制訂具體學習計劃,使護生在知識、技能和情感都與團隊目標聯(lián)系起來,提高教學效率及效果。
TBL教學方法在臨床實習的高職護生中運用以來,護生學習情緒高漲,帶著目標去實習,在工作中觀察和發(fā)現(xiàn)問題,體驗護理工作,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競爭機制促進他們的臨床實習效果。TBL教學活動實踐性強,引導效果好,受到廣大高職護生的歡迎,良好的實習體驗能使其產生專業(yè)認同感,熱愛并最終選擇這個職業(yè)[4],對形成護生的專業(yè)價值取向、適應充滿個性和特色的護理實踐活動、培養(yǎng)團隊精神等綜合素質都有積極的意義。
〔1〕 錢榮,蘇琳,葉紅,等.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2):147-149.
〔2〕 景玉宏,劉向文,張朗,等.基于TBL方法的局部解剖學教改方案[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10,12(6):574-576.
〔3〕 李曉南,池霞,童美.兒童保健學教學中應用TBL模式的探索與意義[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3):84-85.
〔4〕 鄭丹萍,金娜,高宇,等.期望理論對護理本科生專業(yè)認同感培養(yǎng)的啟發(fā)[J].中華護理教育,2010,7(1):42-43.
(2013-12-24收稿,2014-08-11修回)
App lication of tea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o f studentsm ajoring in advanced nursing
LIYan-ping,JIN Feng-juan,TIAN Li,LIChun-fang(The Third Central Hospital of Tianjin,Tianjin 300170)
Objective:To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eam-based learning (TBL)in the clinical skills courses.MethodsThe nursing students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90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 and 90 in trail group.The students in trail group were adopted team-based learningmode of education,while the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traditionalmode.The trail group learning mode was including team building,course preparations,in-class discussion,evaluation and summary.Results: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TBL group was improvement(F=21.59,P<0.05).The test scores of theory and operation results in test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5.51,t=5.82,P<0.05).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est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eam-based learning prove to be an innovative instructional teachingmethod,which could improve students’ clinical skills performance,cultivate team spirit and promote active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Nursing students;Team-based learning;Teachingmethods;Clinical skills
G424.4
A
10.3969/j.issn.1006-9143.2015.01.005
1006-9143(2015)01-0011-03
*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VE4054)
李雁平(1972-),女,主管護師,碩士
李春芳(1955-),女,副主任護師,教導主任,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