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男
基于小學生的思想發(fā)育特質(zhì),和辨識認知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飽含耐心,傾注人性關懷,對興趣啟發(fā)不能流于形式,而要真真正正地去發(fā)現(xiàn)和關注學生的思維興趣點和感知需求點,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從環(huán)境到方式,從體驗到心理的全方位興趣空間。此外,教師還應當充分挖掘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感知潛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為教學增效平添助力。
一、精彩導入,催化學習積極性
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有著帶動學生情緒,觸動探究心理的作用。因此導入方式一定要具備吸引力,能夠和學生的思維認知保持共通,讓學生的情感意識爆發(fā)共鳴,從而專注領略興趣的所在。
1.多彩語言導入
語言是教學的載體,教學中的語言導入可說是舉足輕重。教師要將語言升華為工具,不僅發(fā)揮“導”的作用,還要達到“啟”的效果。這就必須要求教師規(guī)劃教學語言的邏輯性,讓語言簡單明了,毫不拖沓,另一方面,語言的色彩性也必不可少,幽默、輕松等元素能夠讓課堂氛圍融洽,凸顯樂趣。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抄襲害了誰》時,教師是這樣導入的:談到抄襲,誰都知道這是不光彩的行為,但這種行為就真實存在著。我們先聽個耳熟能詳?shù)墓适掳?,饑餓的老鼠找到了油瓶,它想:我就偷一點吃,油的味道真不錯啊,老鼠越吃越開心,竟然整個身子溜進瓶子里,當心滿意足的老鼠想離開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瓶子已經(jīng)困住了自己。抄襲和老鼠偷油別無二致,每次“就抄一點”,漸漸習慣后,發(fā)現(xiàn)自己就像那只圓滾滾的老鼠,被道德和無能困住,再也起不了身了。故事的加入,讓教師的講述引人入勝,牢牢吸引了學生們的關注。
2.多媒體情境導入
多媒體作為現(xiàn)代教育中普遍應用的電教手段,為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方便,也為學生的學習視野擴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也應當重視這個渠道,讓學生的道德感知更加具體,能夠通過圖文、聲、光的感染開啟更積極的學習欲望。在實施中,教師要注意選材時的思維切入點要與學生認知相符合。例如,在六年級上冊《站立起來的中國人》教學中,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們展示了大量對比性的圖片,從舊中國參加三次奧運會慘敗而歸,到新中國的五星紅旗無數(shù)次升起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從1901年英、法、美、俄等同中國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2001年,各國首腦身穿唐裝齊聚上海亞太經(jīng)合組織;從被戰(zhàn)爭、屈辱摧毀著的舊中國人群;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舉著五星紅旗歡呼流淚的新中國人群。學生們專注投入,心中的了解欲望和愛國熱情在不斷上漲,最后,教師播放了《五星紅旗》,激昂的旋律更掀起了課堂的高潮。
二、組織活動,增強體驗趣味性
活動是教學實踐的體現(xiàn),是對學生的驗收,也是給學生的課堂體驗機會。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離不開與生活的接軌,因此更需要依靠活動實踐來提升學習深度,多樣化的活動,也能為以知識吸收為主的課堂增添樂趣性,活躍課堂氛圍。教師可以組織討論、辯論,也可以以社會公眾日為主題,引導學生開展紀念性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綠色小衛(wèi)士》的學習中,教師組織學生們進行了一次“制作綠色宣傳牌”的活動,讓學生們用新穎的方式分組完成制作。整個活動過程,學生們都熱情高漲,配合十分積極,而輕松的氛圍也給了學生們莫大的動力,在最后的展示中,教師看到了不少創(chuàng)意作品。如,真正的海龜和塑料飯盒做成的海龜對話;城市工廠排放的煙塵在空中組成大大的“sos”;地球的自白等。活動催化了學生的趣味體驗,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個性靈感。
三、評價激勵,提升學習成就感
對學生來說,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是巨大的學習動力,沒有哪個學生不愿意得到欣賞和尊重,小學生對這份鼓勵的需求則更為迫切,肯定激勵能夠讓他們在品德沉淀中擺正方向,保持積極,在對社會的認知中發(fā)散出正能量。課堂評價則是教師向學生展示鼓勵的不二渠道,教師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用心去交流,由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激發(fā)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時,學生們充滿情感的發(fā)言后,教師首先進行了評價:這節(jié)課與其說是老師教會同學們對爸爸媽媽放開胸懷,端正態(tài)度,不如說同學們讓老師看到了你們內(nèi)心深處的細膩和溫情,老師原本覺得現(xiàn)在的孩子都比較叛逆,不太懂事,但同學們對爸爸媽媽想說的話恰恰讓老師感受到了你們都是那么渴望溫暖,對家有著強烈依戀的孩子。教師的評價讓學生們激動不已:原來理解這么容易,原來自己也會被欣賞肯定。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有著長遠持續(xù)的影響,要想取得深入、真實的學習效果,教師就必須從認識探究課堂激趣的意義做起,多角度入手,深層次交流,讓品德與社會教學擺脫傳統(tǒng)課堂,綻放精彩活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三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