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酒醇墨香開心智 一空依傍鑄偉詞

      2015-05-11 17:13:04周薦
      辭書研究 2014年5期
      關鍵詞:詞匯學辭書詞典

      雖然這一兩年不斷有師長離世的噩耗傳來,我的神經已多少有些麻木,但是5月3日晚19∶54,周洪波兄用短信發(fā)來的下列訃告,還是讓我怔住了:張志毅先生今天18∶30在哈爾濱與世長辭……

      認識先生,算來已快30年了。那大概是1985年秋,我隨導師劉叔新先生赴煙臺旅行,應約到張先生的寓所拜晤先生。仰慕已久的先生,個子沒有想象中高,精神卻十分健旺。這是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張先生從酒柜里取出茅臺酒給每人斟上小半盅品嘗,說這是呂叔湘先生當年來他家喝剩下的半瓶。那天聊的內容,時隔多年俱已忘卻,好像主要是學界的一些趣事,但先生侃侃而談的神態(tài),對一些人和事評判時的輕松拿捏和準確把握,恍如昨日,猶在眼前。

      那次見面,奠定了我與張先生此后近30年的情誼。碩士學位論文初稿寫成后,我主動呈請張先生郢正。先生一字一句審閱,最后的審讀意見,八開稿紙竟寫了整整四頁!那之后,先生與我似乎就有了一種師生情,關系好像也比常人近了一層:先生之女小乙報考南開大學,他托我擇定專業(yè);

      先生本人赴俄羅斯車爾尼雪夫斯基學院講學回國途經天津,到我家做客,我在家設宴款待,南開諸師友齊聚一堂。

      在辭書界、詞匯學界圈子里,張志毅先生和周薦飲酒的趣聞,為不少人所知。從九十年代開始,先生每接會議通知,必給我來電,還會帶上好酒,這幾乎成了慣例。最初是我們二人對酌,后來我們的飲酒隊伍不斷壯大,諸多學界好友加入進來。

      大家深感與先生在一起,氣氛總是和諧的,內心總是愉快的,我們大家又總是收獲多多。很多時候,看起來是我們陪先生喝酒,聽先生談天說地,但他或許不經意間的幾句點評或概括,常有畫龍點睛之妙,令人茅塞頓開。先生的話題無所不包,天文地理、上下古今、奇聞軼事、歷史掌故、領袖業(yè)績,真可謂百無禁忌,無不可談。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先生讓你領悟到學問的真諦,讓你看到一位大學者的風采。比如他可隨口說出數十年前的某年某月某日甚至發(fā)生在某時的一件逸聞,讓眾人不得不對他的博聞強識瞠目結舌;他隨意間就可對某個高深的學術問題總結出幾大點幾小點,條分縷析,綱清目晰;無論看上去多么顯赫的人物,先生都能稍加點評,讓你立時看出問題所在,無論多么卑微的小人物,先生也能沙里淘金般地指出其價值在哪里。每次與先生歡聚,我們,尤其是我個人都感受到一種全方位的知識的熏陶,受益良多。當然,我們并非永遠充當聽眾,間或也會冒出幾句調侃的話來,引得先生開懷大笑。我們大家之中,我與張先生的關系似更顯特殊一些。用志江兄的話說:在張先生面前,唯一敢于 “放肆”的就是周薦你了。你倆交往時間長是一個方面,而你對他的深刻理解和他對你的格外器重是另一方面。張先生于你是亦師亦友,一點兒都不錯。

      張志毅先生1958年考取吉林大學本科專攻語言學;1963年考取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師從孫常敘教授專攻古漢語文字詞匯學;1989年被評為教授,并赴俄羅斯講學,訪問莫斯科大學語言所和東方所,并做報告。先生在《中國語文》《辭書研究》等重要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逾百篇,在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等著名出版機構出版專著、論文集、詞典數十部。

      先生做了一輩子老師,但他畢生追求的,非教書匠的“師”,而是學術巨匠的“師”。張先生主張:只有受多種哲學流派的熏陶,才能脫去“匠”氣,生發(fā)“師”魂,產生“大家”;只有站在本學科國內外多級學術史的高峰,才不至于扮演悲劇角色;只有把視野擴展到國內外多個層面,才能從學術平原攀登至學術高峰,而高峰才是創(chuàng)新的起點;只有研究漢語與印歐語歷時類型學,才能認清漢語獨特的歷時規(guī)律及共時規(guī)則。張先生對自己是這樣要求的,他也實實在在地做到了。“文革”前夕,山雨欲來的時刻,張先生以一個學生的身份,潛心于自己的學術修煉,醉心于自己的研究,編寫同義詞詞典。這種對學問的執(zhí)著和癡迷,在他與呂叔湘先生這樣的學術大師的心靈間架起了橋梁。因為他們的心彼此相通,張先生從青年時代起與呂叔湘先生建立起來的友誼,延續(xù)了一生。

      張先生是清醒的。他時刻保持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醒狀態(tài),所以才能在十年動亂結束后厚積薄發(fā)縱步攀上他學術生涯的高峰,并在那之后始終占據著中國詞匯語義學、漢語辭書學的學術制高點。他時刻考慮著研究方法的改善,他的詞匯語義研究的閃光點正是他深入到語義研究的微觀世界尋幽探勝的結果。張先生始終是理論與實踐交互為用的。他的諸多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都是在他所掌握的豐富語料和實際經驗的基礎上所做出的理論歸納;他所編纂的工具書,又都是對他詞匯學、辭書學理論所進行的成功實踐。張先生已出版的《簡明同義詞典》(以及《中國語同義語辭典(日文版)》)、《反義詞詞林》、《反義詞大詞典》、《新華同義詞詞典》和即將問世的《當代漢語詞典》《當代漢語學習詞典》《新華反義詞大詞典》等,使中國語文工具書的編纂水平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學術高度,它們也推動張先生邁入中國當代詞典人中的巨人行列。

      張志毅先生雖僅享壽七十八歲,但他的學術生命并不短暫。他本科一年級即已開編同義詞典,由此拉開了他此后五六十年學術生涯的大幕。如果可以為張先生的學術生涯試著分期的話,他的學術生涯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文革”前雖然先生已有《確定同義詞的幾個基本觀點》那樣長達兩萬余字的專論發(fā)表出來,雖然他編纂的同義詞典已得到商務印書館“擬接受出版”的肯定,但從先生的整個學術生涯看,這第一階段還只能算是他的學術準備期。20世紀80年代初,是先生學術生涯的第二個時期,是其學術青春真正煥發(fā)的時期。1980年第5期《中國語文》發(fā)表《同義詞詞典的編纂法的幾個問題》的專論是他理論研究騰飛的起點,而1981年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簡明同義詞典》則是他辭書實踐活動的一次可貴的嘗試,是十年磨礪后的牛刀小試。以20世紀80年代初為起點,張志毅先生把編纂語文辭書當作研究詞匯學、語義學的田野調查,再把理論滲透到辭書編纂當中,數十年來一以貫之,未嘗或改。對理論的高度重視,體現(xiàn)在張先生一系列重要論文中。張先生是《中國語文》的老作者,他在長達三十余年的時間里,先后于其上發(fā)表《同義詞詞典的編纂法的幾個問題》(1980年第5期),《反義詞典收的應是詞的最佳反義類聚》(1989年第4期),《現(xiàn)代語文辭書整體觀》(1999年第4期),《柏拉圖以來詞義說新審視》(2000年第2期)等七篇論文,他更是《辭書研究》長年的特約撰稿人,在其上發(fā)表了十幾篇詞典學專論。深入而獨到的研究,使張先生的理論饒有張力和解釋力;這樣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又使得張先生的辭書編纂既有理論高度和深度又腳踏實地。張先生深深知曉自己的研究得益于這一理論與實踐的交互作用,所以他竭盡全力加以推動,使之深化再深化。正因為他深深地了解自己所要研究的對象,完全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以及該如何做,新舊世紀之交,先生迎來了他學術生涯的第三個時期,攀上了其學術生涯的頂峰,代表作就是《詞匯語義學》。這部為他帶來巨大聲譽的學術專著,正是詞典學與詞匯學、語義學交叉研究的成果。該書于 2004年被國務院學位辦評定為研究生教學用書,一印再印,成為暢銷書、長銷書。張斌先生為該書作序時認為該書是“漢語詞匯學和語義學園地中新的碩果”。先生最后的十余年是他學術生涯的第四個時期,也是其人生的收獲季。在這人生的最后時光,先生“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的研究已臻化境,在詞匯學、語義學、詞源學、訓詁學、詞典學、術語學、詞典編纂學等諸多領域信馬由韁,揮灑自如,迎來了全方位的收獲。

      張先生巨大成就的取得不是偶然的,而有其必然性。細細想來,張先生一生治學有如下一些特色,可圈可點:

      一、博聞強識,過目成誦。張先生不僅自己編纂了多部重要工具書,他還是《漢語大詞典》第二卷的主要編寫者,并擔任《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的審訂委員。先生所以能主持一系列共時性、歷時性詞典的編纂,得益于其碩士導師孫常敘先生當年對其進行的扎實的傳統(tǒng)語言文字學功底訓練,得益于以編寫《古辭辨》聞名的王鳳陽先生為代表的東北師范大學語言文字學優(yōu)秀團隊對先生的集中培養(yǎng)。在這一學術背景的影響下,張先生有了對甲金文的詞義材料的深刻認知,對《說文》《廣雅》等歷史詞匯與詞義的精深研習。這些研學經歷都為其編寫高層次的共時、歷時語文詞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先生幼時,祖父對他的熏陶和教誨,先生到老未嘗或忘。先生“課子”是很出名的,嚴格指導兒女讀書,令孫子背誦十三經。雖然現(xiàn)已成人的兒孫未必還記得多少當年背誦的內容,但日后一旦用到,必將獲益多多,先生自己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

      二、細大不捐,以成江海。稍稍接觸張先生,便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張先生的大腦是一座寶庫,其所存儲的知識是海量的。張先生的知識不僅來自中文,還有來自英文、俄文等其他語種的;他的學問不僅僅是現(xiàn)代的,古代漢語的深厚學養(yǎng)是他攀登高峰的必要條件;他的信息也不僅僅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也涵蓋了自然科學的許多內容。每到開會時,他不僅十分注意以謙虛的態(tài)度聆聽一些同輩學者的意見,而且尤其注意傾聽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的意見。當然,張先生絕非良莠不分,而是極有眼界和眼光的,他善于將雜質剔出,將養(yǎng)分保留下來。兼收并蓄、博取眾長、去蕪存菁、去偽存真,最終使得張先生成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三、緊盯前沿,勇攀高峰。張先生是個永不知疲倦的學者。某種程度上,他對前沿科技,對最新成果的熱衷,令不少年輕學者汗顏。他定期閱讀本專業(yè)的期刊雜志,翻閱外語類雜志,還時常瀏覽自然科學類的書刊雜志。他時刻追蹤同行們發(fā)表的最新成果,搜尋與他的研究有直接關系、間接關系的研究成果,吸收引進,為我所用。他是詞匯學界、辭書界較早用上電腦的學者。他的研究很早就用上了大型語料庫,他自己在詞典編纂中也注意建立自己的語料庫?;诖笠?guī)模海量文本的分語體平衡語料庫,對同義詞辨析和反義詞系聯(lián)具有非比尋常的價值和意義。張先生能夠嫻熟地使用語料庫進行大量的探索,其成果在《新華同義詞詞典》(中型本)及《新華反義詞詞典》(中型本)兩部詞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四、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天不假年,上天只給了張先生七十八歲的壽命。雖嫌短暫,但是我們看到先生好似時時刻刻在與時間賽跑,把一切可以利用上的時間都利用上,為他人所不能為,為他人所不敢為,攀登學術的高峰,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1981年,他以一己之力編纂出的《簡明同義詞典》,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后不久即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2001年,他和張慶云先生合編的《反義詞詞林》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該詞典的收詞在當時已出版的反義詞詞表和詞典中是最多的。七十多歲,已是不少人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但張先生老驥伏櫪,又轉向了共時性語文詞典的編纂。王東海(2009)寫道:張先生“目前擔任《新華當代漢語詞典》的主編,進行了‘現(xiàn)漢‘牛津的對比、‘現(xiàn)漢‘柯林斯的對比、‘柯林斯常用詞選譯、國標匯集等學術準備,為詞典精心編寫了具有前沿性的編寫大綱、細則、樣稿、元語言,這一詞典的成書,將成為典范性共時語文詞典的又一部奇葩,與《現(xiàn)代漢語詞典》相輝映”??梢韵胂螅咸焯炔荒敲戳邌?,再給張先生十年二十年時間,他還將會為我們這個時代創(chuàng)造出多少不朽的碩果來??!

      如果要認真進行分析研究,張先生的治學肯定還有很多值得總結的特點,但僅僅上述這幾點,即可看出,他是如何成就為一個匯百川、據要津、大容量、寬口徑的大學者的。張先生不是一個普通的教書匠,不是一個庸常的詞典人,而是一個集詞匯學、語義學、詞源學、訓詁學、詞典學、術語學、詞典編纂學等諸多學科于一身的學問淵博的大學者。

      2012年5月6日張志毅先生在他自己填寫的《2012年度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申報表》中寫有他一生的體會與感言:

      18歲至今75歲,57年來,詞匯語義學的專業(yè)方向,始終一致。貴在專一。 對專業(yè),有人當作職業(yè),有人當作事業(yè),有人當作生命。第二三種人越多,國家越富強、科學越發(fā)達。我是第三種人,至今仍夙興夜寐、日日不輟奮斗。我已經登上中國詞匯語義學、詞典學高峰。完全靠著:一生專一、超常勤奮、眼界開闊——只有站在高峰鳥瞰世界學術史,才能超一個學派的狹隘視域,脫去工匠氣,生發(fā)大師魂。

      先生有令人眩目的資歷、學歷和足可夸耀于任何人的學術成就,但他一生甘居煙臺小城,甘當煙臺師范學院(魯東大學)的一位普通教師。這令人感到多少有些不可思議。先生在幾乎所有的履歷性的文字中,說明他一家選擇到煙臺生活時都用上“卜居”二字。先生研究生畢業(yè)時遭逢板蕩之秋,表面的理由是夫人有恙,需到海濱療養(yǎng),而實際上是憂讒畏譏,隱身遠禍于海濱小城。改革開放之后,人人精神振奮,先生也于1980年在《中國語文》雜志和上海辭書出版社推出他多年積淀的力作,異軍突起,眩人眼目。當時各校都在爭先恐后地延攬人才,有的甚至到中學去搜羅人才。張先生這樣的大才,莫說對于南開大學、山東大學這樣的學府來說,即使是對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這樣的學術重鎮(zhèn)而言,都是重點網羅的對象。對更大的學術平臺,先生也不是沒有動過心,他曾多次表示他的一個看法:一個人若要成功必須有二cheng,一是京城,二是師承。但先生對功名利祿似乎看得極淡,他絕不刻意求??;因人事的限阻而最終沒有調動成功,先生也不以為意,淡然一笑置之。先生一生廁身小城,雖說并非什么一簞食一瓢飲,但其居陋巷不改其樂的精神絕不讓古人。

      身在小城,一個人縱有三頭六臂,學問再大,一般也難有培養(yǎng)高端研究人員的條件。這是咱們當下的現(xiàn)實。因此,先生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給煙臺師范學院(魯東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最好的教育,而后拜求學界同齡人或晚輩,將自己滿意的學生送去人家那里進一步深造,攻讀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從先生那里接到畢業(yè)生繼續(xù)給予指導的教授,不見得人人學問都比張先生大,有的甚至可能學術成就遜于張先生,但先生不以為意,屈身求助,他的目的只有一個:把學生推上去,不使有遺珠之恨!正因為張先生數十年重學緣,他帶出來的學術團隊,如今放到國內任何一所大學都絕不遜色,煙臺師范學院(魯東大學)因為他的緣故已成為中國辭書學、詞匯學的重鎮(zhèn)之一,從煙臺師范學院(魯東大學)走出來的畢業(yè)生,已遍布中國學界,不少人已成了學術中堅。張門弟子,品學皆優(yōu)。

      張先生對年輕一代的詞匯學家、辭書學家寄予厚望,對學科建設、隊伍建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1994年在南開大學舉行的全國首屆漢語詞匯學學術研討會,是張先生與劉叔新、符淮青、李行健等先生合力促成的;兩年之后的第二屆研討會,張先生就把隊伍拉到他所在的煙臺舉行;再之后,幾乎每屆研討會先生都撥冗出席,發(fā)表論文。海峽兩岸現(xiàn)代漢語問題學術研討會,他一直給予了熱情的關注,祖國大陸、澳門、臺北、香港,每一場研討會張先生都發(fā)表頗有見地的論文。辭書學的研討會每年有多場,先生更是幾乎有請必到,到場則必發(fā)表論文。他大聲疾呼學術打假;他關心中國辭書強國夢的實現(xiàn);他身體力行溝通中文界與外語界的聯(lián)系;他不厭其煩地反復強調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強調基礎研究與理論研究的關系……張先生的蒞會大大增強了學會的凝聚力,提高了研討的學術含量和品位,也增強了學術研究和研討會的實際效益。他為中國詞匯學、辭書學水平的提升傾盡了心力。

      張先生身體本非常好,所以,當4月3日馮海霞電話告訴我張先生罹患胃癌且是晚期的噩耗時,直如晴天霹靂,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馬上給先生家里打電話,接電話的是先生的老伴兒張慶云老師。話說半截,慶云老師把電話遞給了張志毅先生。聽到熟悉的聲音,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放出悲聲。當晚,洪波兄又從煙臺發(fā)來短信,向我和張先生的一眾好友通報先生的病情。我馬上訂了機票,4月12日先由澳門飛北京,旋即轉飛煙臺,落機后徑奔先生家去看望他。先生見我來到,眼睛立刻濕潤了,形近枯槁的手從被子里伸出一把將我的手攥住,緊握不放。他的手仍很有力,精神也還可以,我因此斷定他完全可以再堅持一年半載。先生看上去似乎還算淡定,但如今想來,先生恐怕已從朋友們突然紛紛從北京、上海、南京、澳門各地跑來探視中明白一些什么了。先生是智者,不須說話,他戚然的神色已告訴了我們他的所思所想。我建議他馬上到北京寬街中醫(yī)醫(yī)院就醫(yī),他也點頭答應了。然而,四天之后乃一就將他接去哈爾濱治療;再十七日,就傳來了先生不幸身故的噩耗,令人不勝唏噓。江藍生先生驚悉張先生溘然長逝的消息后悲痛地表示:張先生的離去,是我國辭書界的一大損失,我萬分惋惜!李宇明先生則跌足嘆道:仰天長嘯,天妒英才竟然如此,嗚呼!

      5月3日先生大去之時,洪波兄陪侍在側;5日先生在哈爾濱出殯時,先生的親人,魯東大學校院兩級的領導們、老師們,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的代表,商務印書館的代表,其他一些大學的老師們,張先生學生的代表,都在;江藍生、陸儉明、王寧、李宇明先生等中國語言學界的領袖級的人物都敬獻了花圈。先生走時沒有痛苦,一生也沒有什么遺憾。由于來不及辦理有關手續(xù),該出席的兩件事我都未能出席,至今引為憾事。

      張志毅,中國辭書學、詞匯學一個時代的代表。他的離去,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我們曾與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學人在這個世上共同生活過,這是我們極大的幸運。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他撒手人寰而去,悲哀無助,我獨何堪!“《燕歌》遠別,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將何及!”但是生活畢竟還要繼續(xù),活著的人總得接著活下去。好在先生留給我們的,除了他的學術著作外,還有他奮斗不息的精神。這是先生留下來的最為寶貴的財富。愿張先生的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成為我們的事業(yè)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張志毅先生永遠活在他所鐘愛的事業(yè)中,活在熱愛他的人們的心中!

      參考文獻

      1.王東海,彩惠.從皓首窮經到脫去匠氣,升發(fā)學魂——張志毅先生詞典學思想研究.魯東大學學報,2009(6).

      2.周薦.漢語詞匯研究史綱.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3.周薦,楊世鐵.漢語詞匯研究百年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4.周薦主編.20世紀中國詞匯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澳門理工學院澳門語言文化研究中心 澳門)

      (責任編輯 李瀟瀟)

      猜你喜歡
      詞匯學辭書詞典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辭書研究(2022年2期)2022-03-19 23:04:19
      大型辭書疑難字考釋七則
      米沃什詞典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0
      評《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
      詞典例證翻譯標準探索
      English Word 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概念隱喻理論視角下英語專業(yè)詞匯學的教學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5
      TheSourcesoftheEnglishVocabulary
      《胡言詞典》(合集版)刊行
      當代修辭學(2013年4期)2013-01-23 06:43:10
      あたらずといえどもとおからず
      循化| 文登市| 城市| 两当县| 金塔县| 叙永县| 临沭县| 娄烦县| 璧山县| 稷山县| 新郑市| 隆子县| 四平市| 西充县| 永和县| 五指山市| 东乌| 武川县| 东阳市| 河源市| 博乐市| 彩票| 安庆市| 永定县| 交口县| 桂平市| 通江县| 昭觉县| 双流县| 石渠县| 日喀则市| 永吉县| 阳春市| 湘阴县| 德兴市| 睢宁县| 崇文区| 承德市| 陆良县| 应城市|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