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九江市中心血站,江西 九 江332000)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 (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人體所引起的一種系統(tǒng)性、可累及人體多臟器,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發(fā)病率逐年提高,且有不斷蔓延的趨勢,尤其在東南亞等發(fā)展中國家發(fā)病率更高[1]。我國梅毒發(fā)病率也不斷增高,已居乙類法定傳染病的第三位[2,3],全國平均每年以52.7%的增長率增長[4]。梅毒傳播除了性接觸外,非性接觸間傳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5]。輸血是梅毒傳播的途徑之一,保證血液安全是我們血站工作人員的職責。獻血者梅毒檢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作為HIV的替代檢測指標防范HIV的窗口期感染[6]。為了解梅毒試劑的使用情況,我們對本站2005年7月-2014年5月獻者血TP-ELISA檢測不合格的標本用TP-PA試驗進行確認,回顧性分析檢測情況,現(xiàn)報告如下。
1.1 標本來源 2005年7月-2014年5月九江地區(qū)無償獻血者,體檢合格后采血,同時留取5±1ml樣本在2~8℃冰箱保存,1600g離心 20min,48h內完成TP-ELISA檢測,檢測陽性標本共計1802份。
1.2 試劑與儀器 TP-ELISA檢測試劑盒由英科新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萬泰生物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均通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批檢合格;TP-PA檢測試劑盒由日本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提供,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ELISA檢測儀器用瑞士HAMILTON全自動加樣儀STAR和全自動酶免儀FAME完成,在校驗期內使用。
1.3 檢測方法 用2種TP-ELISA試劑進行檢測,每次檢測嚴格按試劑說明書操作,陰陽性對照成立,室內質控在控。任何1種試劑S/CO值≥1.0為反應性,0.85≤S/CO值<1.0為灰區(qū),任一種試劑檢測為反應性或灰區(qū)的,則重取血袋導管血雙試劑雙孔平行復試,復試后任1種試劑任1孔呈反應性或灰區(qū)的,判為陽性;吸取TP-ELISA檢測陽性標本1.5~2ml,于-20℃冰箱保存,每月集中用TPPA檢測試劑進行確證,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要求操作和判定結果。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的分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3。
表1 2種ELISA試劑檢測結果
表2 2種TP-ELISA試劑檢測不合格標本S/CO值分布
表3 TP-PA試劑確認結果
《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2012版)明確規(guī)定:獻血者梅毒檢測應采用2種不同生產廠家的ELISA試劑檢測梅毒特異性抗體[7]。TP-ELISA具有試劑價格便宜,操作簡單,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穩(wěn)定性好,可自動化進行檢測和結果分析等諸多優(yōu)點[8-12],但由于其方法學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導致TPELISA檢測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陽性和漏檢的風險。從我們的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看出,1802份TPELISA檢測陽性的標本,2種試劑均陽性的,TP-PA確證陽性率高達97.78%(1496/1530),特別是S/CO值≥3.0的(A試劑98.9%,B試劑98.2%),與其他文獻報道的95.38%(165/173)和96.22%(356/370)一致[13,14];單試劑陽性的,TP-PA確證陽性率為25.69%(56/218),與TP-PA吻合率低,但較其他文獻報道的12.28%(7/57)高[13],提示單試劑檢測梅毒存在漏檢的風險;灰區(qū)標本有42.59%(23/54)確認試驗為陽性或可疑,說明灰區(qū)的設置是有必要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血液安全,但灰區(qū)的設置范圍有待進一步探討,以減少血液資源的不必要浪費。表1、表2的數(shù)據(jù)顯示,2種試劑檢測結果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表1~3的數(shù)據(jù)同時也顯示TP-ELISA檢測單試劑或低值陽性的標本存在較高的假陽性。大多數(shù)獻血者都是帶著一顆愛心來獻血,而且他們都比較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血站告知獻血結果不合格,剝奪了獻血者再次獻血的權力的同時,給獻血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我們曾追蹤11位獻血者,TP-ELISA檢測單試劑陽性,TP-PA檢測為陰性,間隔半年以后再次抽血體檢,TPELISA檢測雙試劑陰性,TP-PA檢測仍為陰性,這說明前次的TP-ELISA檢測為假陽性。造成假陽性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試劑批批之間靈敏度和特異性有差異,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當時獻血者體內存在某種與梅毒抗體相似的物質,造成試驗假陽性。這些獻血者的淘汰造成了血液資源的浪費。梅毒螺旋體抗體具有保護性,盡早治療,可以使其體內獲得高含量的抗體,可增強對梅毒螺旋體的清除能力[15]。所以筆者認為血站在2次TP-ELISA檢測的基礎上應加做梅毒的TP-PA確證試驗,在告知獻血者檢測結果時應有所區(qū)別:確證試驗陽性的在淘汰血液的同時淘汰獻血者,同時盡快告知獻血者檢測結果,建議到醫(yī)院檢查,爭取治療的時間;確證試驗陰性的,僅淘汰血液而不淘汰獻血者,建立暫時屏蔽機制,建議獻血者間隔一段時間后再次體檢,并做好解釋工作以減輕獻血者的壓力,最大限度地保留獻血者。
[1]Srisupanant M,Wiwanitkit V.Screening for syphilis by serology of Thai workers going abroad [J].Travel Med Infect Dis,2009,7(3):169-170.
[2]徐剛,林壯,鄧健因,等.梅毒血清固定與 IL-2、IL-12及 IL-10 的相關性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32(6):690-691.
[3]包雅圖,于娜沙,曾抗,等.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研究[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6,13(2):254-255.
[4]馬紅霞,周運恒,楊藺,等.不同的梅毒血清學試驗方法檢測1808例血清標本結果分析[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32(12):1350-1352.
[5]盧樹榮,何彪,黃之文.綜合二甲醫(yī)院HIV抗體和梅毒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實驗與醫(yī)學檢驗,2014,32(1):81-83.
[6]Orton S.Syphilis and blood donors:what we know,what we do not know,and what we need to know[J].Transfus Med Rev,200,15(4):282-292.
[7]衛(wèi)生部.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2012:13.
[8]古錦萍,楊榮,廖惠容,等.TP-ELISA陽性獻血者FTA-ABS檢測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1,13(2):153-154.
[9]田華.4394 例新生兒 HIV、HCV、HBV、TP 檢測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3,31(5):480-481.
[10]肖中華.1594例孕產婦梅毒與HIV抗體篩查結果的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3,31(5):502-505.
[11]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Discordant results from reverse sequence syphilis screening-five laboratories,U-nited States,2006-2010 [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11,60:133-137.
[12]Castro R,Prieto ES,Santo I,et al.Evaluation of an enzyme immunoassay technique for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against Treponema pallidum[J].Clin Microbiol,2003,41(1):250-253.
[13]錢立瓊,蹇志偉,廖秀云.獻血者梅毒檢測不合格標本TP-PA確證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8):845-846.
[14]陳紅,劉鵬,蘇娟,等.427例無償獻血者梅毒陽性標本的調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11):926.
[15]王薇薇,陳鑫,韓亞琴,等.梅毒螺旋體抗體含量與RPR檢測結果相關性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5,33(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