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索緒爾在其著作《普通語言學教程》中,幾乎所有重要的觀點都用“下棋”的比喻進行過不同程度的闡釋,可見不僅是索緒爾的理論具有嚴密的系統(tǒng)性,他的教學設計同樣具有系統(tǒng)性,甚至于細節(jié)之處的比喻也是具有系統(tǒng)性的。這個比喻在教程理論中一以貫之,由此可見索緒爾思維的縝密與邏輯的嚴謹。
關鍵詞:比喻;下棋;語言;言語;共時;歷時;內部語言學;外部語言學;語言的系統(tǒng)性;符號的價值;質疑
作者簡介:申國菊,生于1989年9月,女,河北省滄州市人,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3級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社會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4--01
索緒爾是現(xiàn)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也符號學的創(chuàng)始人。因為教程中的許多觀點和理論在當時都是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考慮到語言學理論本身的抽象性以及人們在接受全新理論時可能會有的認識上障礙,索緒爾在教程中多次采用比喻的方式將這些抽象概念具體化,其中,以“下棋”的比喻最具代表性。
一、“下棋”比喻在索緒爾教程中的體現(xiàn)
1、 語言與言語
索緒爾明確了語言和言語之間的關系,他認為,語言和言語相輔相成,緊密相連,并且互為前提:語言在言語的基礎上得以建立,并且語言使言語被人們所理解。為了讓人理解語言和言語之間的關系,索緒爾運用了一系列比喻進行解釋,其中以棋步和棋則的區(qū)分最為著名。他將語言比作下棋的規(guī)則,下棋時每一步棋都相當于棋則在棋子上的實現(xiàn)一遍,而言語正如下棋,每一次言語行為都是語言按照規(guī)則的一次實現(xiàn)。而實現(xiàn)棋則的棋子的材質和棋則是沒有關系的,棋子的材質就相當于說話人的音高、語速和語調,這些都是非語言的東西,并不能影響語言的規(guī)則和價值。
下棋的比喻形象貼切地闡釋了語言和言語之間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言語和語言的相互關系是深奧的,但是從比喻的角度進行在這一關系層面的類比分析,卻可以讓理解更加容易。
2、共時和歷時
語言符號系統(tǒng)分共時和歷時兩種時態(tài),而兩者都使人們面臨價值系統(tǒng),棋子的價值由它們在棋盤上的位置決定,同樣,語言各個要素的價值都取決于其與其他要素的對立;語言的價值系統(tǒng)與棋盤一樣會從一個價值狀態(tài)變?yōu)榱硪环N價值狀態(tài)。
共時的變化會對歷時產生影響,同樣,歷時的變化也會對共時產生影響,正如索緒爾的比喻:“一個棋子的移動跟前后的平衡是絕對不同的兩回事。所起的變化不屬于這兩個狀態(tài)中的任何一個;可是只有狀態(tài)是重要的?!痹谶@里,索緒爾強調了共時態(tài)的重要性,“在一盤棋里,任何一個局面都具有從以前的局面擺脫出來的獨特性,至于這一局面通過什么途徑達到,那完全是無足輕重的?!?/p>
3、語言的系統(tǒng)性與符號的價值
索緒爾認為,對待語言必須從一種共時的角度出發(fā),將語言視為一種由詞匯、語法和語音等各要素相互關聯(lián)組成的系統(tǒng),而不是個體加和的堆砌。這種狀況猶如棋盤,一盤棋的狀況是各個棋子位置對應關系的組合,而語言也是一個有它的相關要素和各要素間的關系共同構成的系統(tǒng)。這其中,棋子猶如語言符號,而棋法猶如語法一般;語言符號的價值由語法決定,而棋子的價值則由棋法決定。價值是語言事實在與其對應的語言系統(tǒng)中的意義,就是語言系統(tǒng)的功能。
這個比喻清晰明確地闡釋了語言的系統(tǒng)性和符號價值的抽象理論,它不僅解釋了系統(tǒng)性和價值的含義,而且生動地解釋了語言系統(tǒng)的運行機制和價值形成的原理。
二、對索緒爾教程中比喻的質疑
雖然索緒爾在用下棋的比喻闡述其語言理論的同時也明確指出了語言與下棋之間的不同,但是這種比喻的演繹形式依然受到一部分人的質疑。哈里斯認為,就階級價值而言,棋子是不變的,而語言要素卻沒有可以等價的階級價值。辛斌也存在同樣的態(tài)度,他認為語言要素及其發(fā)展那種的一些規(guī)律和特質并沒有被“下棋”的比喻全面而完整地展現(xiàn)出來。按照這個思路,以此類推,由此便會衍生出一系列比喻,以及隨之而來的瑣碎的差異對比。
從以上觀點顯然混淆了比喻和一致的區(qū)別,他們更多情況下是把語言和下棋進行全方位的比較后,逐條舉出作為本體的語言理論與作為喻體的下棋之間的差異,然后得出索緒爾比喻失當?shù)慕Y論。顯然已經脫離了理論內容而陷于一種認識的思維誤區(qū)之中。
以上就是關于索緒爾教程中“下棋”比喻的理論闡述以及對這種比喻的質疑的看法。于此可見索緒爾理論的系統(tǒng)完備性和思維邏輯的審慎嚴密性。
參考文獻:
[1]龍千紅. 索緒爾的比喻及其普通語言學理論[J]. 懷化學院學報, 2003, 3: 022.
[2]劉潤清. 西方語言學流派[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
[3 ]高名凱. 普通語言學教程[J]. 瑞士·索緒爾), 商務印書館, 1982.
[4]許國璋. 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問題——語言哲學探索之一[J].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88, 3(2).
[5 ]馮志偉. 現(xiàn)代語言學流派[M]. 陜西人民出版社, 1999.
[6]楊忠. 索緒爾語言符號系統(tǒng)觀的貢獻與局限[J]. 外語學刊, 2013 (004): 20-26.
[7]辛斌. 當代語言研究中的游戲觀[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3, 5.
[8]張紹杰. 130024 長春; 索緒爾研究在中國[J]. 外語與外語教學, 1999.
[9]陳望道. 修辭學發(fā)凡[M]. 上海敎育出版社,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