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宵宵
摘 要:本文主要是對于《色戒》進(jìn)行分析,通過人物形象的刻畫以及人物內(nèi)心的記敘,把小說和電影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做大概的闡述,讓讀者明白生活的現(xiàn)實和人性的本質(zhì)。
關(guān)鍵詞:色戒;小說與電影;人性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5-0-01
第一次接觸《色戒》,并不是這部小說,而是李安拍攝的這部電影。《色戒》是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寫于1950年,故事發(fā)生在抗戰(zhàn)時期的上海,一班知識青年派出女學(xué)生王佳芝扮演少婦,假裝因香港淪陷搬到上海從商,施展美人計欲刺殺漢奸汪精衛(wèi)屬下的特務(wù)頭子易先生,意想不到的是王佳芝對易先生動了真情的這樣一個故事。
這部小說深得張愛玲的喜愛,首先是因為鄭如萍與丁默村這樣一個真實的愛情故事而改編,因為作品的特殊性,整整寫了近30年,她曾說過:“這個小故事曾經(jīng)讓我震動,因而心甘情愿一遍遍的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絲毫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感觸挺深,從這句話中,我可以感受得到,她不僅僅是要寫當(dāng)年這個真實的歷史,而是為了要借助這個故事寫她自己真實的內(nèi)心。我們都知道,胡蘭成畢竟是張愛玲曾經(jīng)刻骨銘心的男人,在小說中有一句話“權(quán)勢是一種春藥”,除了我們從小說塑造的人物王佳芝身上可以體會出一種時有的虛榮心,也會想到他對他的摯愛胡蘭成會不會有一種崇拜權(quán)勢的心理。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小說“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過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過陰道”這句話中也可以感受到她與胡蘭成的愛情還包括張愛玲少有的性欲狂歡,這些都是通過王佳芝這個人物形象表現(xiàn)出來,這在張愛玲的小說中是極為少見的直白。
王佳芝這個形象,從小說開始到結(jié)尾,我覺得她就是一個悲劇性人物,雖然說這是學(xué)生組織的一場報復(fù),但是她的犧牲是最大的,在小說我們可以感覺她是喜歡鄺裕民的,他是值得信任的,但是為了任務(wù)她的初夜卻給了嫖過妓女的梁閏生時,我很氣憤鄺裕民的退縮不負(fù)責(zé),又同情王佳芝作為女性的這樣一種不值得的犧牲。
再來說一下她對易先生的愛,作為一個正常的女人,無論是出于什么目的去接觸一個男人,我覺得由目轉(zhuǎn)為好感再轉(zhuǎn)為愛情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女人為愛獻(xiàn)身,往往是在一瞬間就下定決心的,認(rèn)定了,便不管值不值得,在張愛玲心中,女人就是這樣,永遠(yuǎn)是感性和感情的動物,小說中說道:“她最后對他的感情強(qiáng)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這句話,淡淡幾筆,隱諱的很,借王佳芝的嘴道出了這世間小女人的心思,愛一個人就要究其全身,無條件為其付出,不喜歡張愛玲在寫男女之情時的那種蒼涼,也不喜歡那些洞穿文字點點滴滴透露出來的無奈。
小說和電影,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電影的,因為電影更可以明白直接地看到小說中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一部分情感因素,或者是說有時候電影表現(xiàn)出來的感覺并沒有那么悲情,如王佳芝和易先生的三段床戲,在小說中張愛玲只用一句話概括了這種激情,而電影卻把這種神情,激情,無奈表現(xiàn)得淋漓精致,我想這里一部分是為了讓觀眾享受視覺的盛宴,另一部分就是讓讀者體會小說中想要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
無論電影還是小說,我最喜歡的就是王佳芝知道自己愛上易先生那一段,張愛玲用了差不多1/3的篇幅,用來敘述珠寶店里的不到30分鐘的點點滴滴,王佳芝先是擔(dān)心店里面的氣派,然后疑慮同志們是否行動有序,直到莫名其妙的一個瞬間,她問自己:“那,難道她有點愛上老易?”“她不信,但是也無法斬釘截鐵地說不是。”在“緊張得拉長到永恒的這一剎那間”,突然想到“這個人是愛我的”故事峰回路轉(zhuǎn),王佳芝說“快走”。因為王的一句話,易先生成功脫身,脫險后他馬上打了一個電話,要一網(wǎng)打盡“不到晚上十點通通槍斃了”,在張愛玲小說當(dāng)中,易先生處決王佳芝之后,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易先生對于這件事的情緒,遵守了張愛玲一貫的決絕與殘酷,這點是我不喜歡的,而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易先生是坐在空蕩蕩的床沿上,眼含著淚水,大段呈現(xiàn)易先生的內(nèi)心邏輯,在殺人后他先是認(rèn)為“她還是真的愛他的,是他生平第一個紅粉知己”以及“她臨終一定很恨他,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他是愛王佳芝的,不過無毒不丈夫,或許不是這樣的男人她也不會愛他,從這點來看李安比起張愛玲是較為溫情的。
對于《色戒》這部電影,寫到這里,其實最讓人爭議的就是三場床戲,我在起初看的時候,覺得的確有些太露骨,但是我覺得如果沒有這三段床戲,也不可能讓張愛玲的小說增添色彩,其實說句實話,我真的挺揪心這樣的感情,一個沒有結(jié)局的愛。大家看到這樣露骨的鏡頭,都會覺得俗氣,但是我覺得李安在這里要表達(dá)的,不是性欲與淫樂,而是從這些鏡頭以及表情中讓我們真實的看到人性的掙扎與痛苦。這些在小說我起碼沒有這么深切的體會。或許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我覺得李安《色戒》給了小說一個最完美的詮釋。
這就是我眼中的《色戒》,小說并沒有多大的驚喜,但電影給我們彌補了這些空缺,或許李安版《色戒》改變了張愛玲的一些本質(zhì)性的東西,但是,我喜歡這樣的改變,更喜歡這樣的結(jié)局,我雖然不想擁有這樣的愛情,但我佩服這樣的愛一個人的勇氣,雖然電影最后大家都因為王佳芝的愛都犧牲了,但是,我不覺得王佳芝做錯了什么,因為她在這場報復(fù)行動中,她的犧牲是最大的,愛情也并不是由人控制,我覺得,最后一刻,她雖然死于愛人的手中,但也會含笑而去……
參考文獻(xiàn):
[1]張愛玲《張愛玲作品集》
[2]李歐梵《<色戒>:從小說到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