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康生 蘇建平
埃索美拉唑治療老年人非甾體抗炎藥相關性消化性潰瘍出血的臨床療效
謝康生 蘇建平
目的 探討埃索美拉唑治療老年人非甾體抗炎藥相關性消化性潰瘍出血的臨床療效。方.172例因服用非甾體抗炎藥1周內出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埃索美拉唑組和法莫替丁組, 各86例。兩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分別選用埃索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療。結果 埃索美拉唑組患者上腹脹痛、燒心嘈雜、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積分均顯著低于法莫替丁組(P<0.05), 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法莫替丁組(P<0.05)。結論 埃索美拉唑可有效促進老年人非甾體抗炎藥相關性消化性潰瘍出血, 緩解上腹脹痛、反酸噯氣、惡心等癥狀, 值得臨床推廣。
埃索美拉唑;法莫替??;老年人;消化性潰瘍出血
非甾體類抗炎藥(nonster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主要用于治療風濕性疾病, 對心腦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但服用NSAIDs后可損傷胃腸黏膜, 表現(xiàn)出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形成淺表潰瘍[1]。老年患者胃腸道功能減弱,因此老年患者服用NSAIDs后可發(fā)生消化性潰瘍出血、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質子泵抑制劑是目前臨床治療消化性潰瘍的常用藥物[2]。本文主要探討埃索美拉唑治療老年人非甾體抗炎藥相關性消化性潰瘍出血的臨床療效,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0月~2014年2月因消化道出血來本院求治的患者172例為研究對象, 入選者均有服用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雙氯芬酸或布洛芬病史,均有嘔血、黑便、腹痛等臨床表現(xiàn)。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埃索美拉唑組和法莫替丁組, 各86例。埃索美拉唑組:男58例, 女28例;年齡64~78歲, 平均年齡(70.1±6.32)歲。法莫替丁組:男49例, 女37例;年齡65~79歲, 平均年齡(69.3±6.4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入院前1周內有服用NSAIDs病史, 有嘔血、黑便癥狀, 經胃鏡證實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復合性潰瘍[3]。入院后均停用非甾體類抗炎藥, 排除潰瘍穿孔, 胃十二指腸手術史, 幽門梗阻,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及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獲所有患者支持。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取常規(guī)治療, 包括補液、止血、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等。埃索美拉唑組給予0.9% 氯化鈉溶.100 ml+埃索美拉唑(AstraZeneca AB生產, 國藥準字J20070028)20 mg, 靜脈滴注.2次/d, 連續(xù)治療5 d, 出血停止后改為埃索美拉唑腸溶片口服, 埃索美拉唑腸溶片20 mg.1次/d,整片吞服。法莫替丁組患者先給予0.9% 氯化鈉溶.100 ml+法莫替丁[商品名:高舒達, 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H21023631]20 mg, 靜脈滴注.2次/d, 連用5d, 出血停止后改為法莫替丁片20 mg, 口服.2次/d, 早、晚餐后或睡前服用。
1.4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治療72 h內出血停止, 大便由黑色轉為黃色, 大便隱血陰性;有效:治療72 h后出血停止,胃鏡證實潰瘍面無新出血征象;無效:治療72 h后仍有活動性出血。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消化道癥狀積分比較 埃索美拉唑組患者上腹脹痛、燒心嘈雜、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積分均顯著低于法莫替丁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1。
2.2 臨床療效觀察 埃索美拉唑組顯效69例, 有效13例,治療總有效率(95.35%)明顯高于法莫替丁組(77.9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后消化道癥狀積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治療后消化道癥狀積分比較±s, 分)
組別例數上腹脹痛燒心漕雜反酸噯氣惡心嘔吐埃索美拉唑組860.52±0.270.39±0.330.72±0.320.33±0.17法莫替丁組860.97±0.330.75±0.391.43±0.710.74±0.31 .14.1458.2689.17712.081 P<0.01<0.05<0.05<0.01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n (%)]
NSAIDs多呈弱酸性, 可自由出入黏膜上皮細胞, 在細胞內離解后形成大量的H+, 干擾細胞代謝, 產生細胞毒作用。NSAIDs在胃內形成大量的H+, 與HCO3-作用產生CO2,不僅破壞胃黏膜屏障保護作用, 產生反酸噯氣等癥狀, 嚴重者引起消化道潰瘍及出血。質子泵抑制劑(PPI)具有明顯抑酸、擴張胃黏膜血管、增加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保護胃黏膜, 從而有效治療及改善非甾體類抗炎藥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患者出血及消化道臨床癥狀。埃索美拉唑選擇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 降低H+-K+-ATP酶活性, 使胃酸分泌受到抑制, 進而提高胃液中pH值, 減少胃黏膜屏障遭受破壞。老年患者多合并慢性基礎性疾病及多器官功能衰退, 常同時服用多種藥物, 埃索美拉唑不影響其他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且對肝腎功能無明顯副作用, 因而在治療PU的同時,不影響其他疾病的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 埃索美拉唑組老年患者非甾體類抗炎藥相關性消化性潰瘍出血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35%, 上腹脹痛、燒心嘈雜、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 證實埃索美拉唑治療老年人非甾體類抗炎藥相關性消化性潰瘍出血療效確切, 值得推廣。在臨床實踐中, 醫(yī)務工作者應嚴格掌握非甾體類抗炎藥使用適應證, 同時提供抑酸藥, 提高老年患者胃黏膜對非甾體類抗炎藥的耐受性, 預防NSAIDs相關性PU出血。
[1] 黃宣, 呂賓, 孟立娜.呋喃唑酮初治方案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0.10(9):1048-1052.
[2] 焦文蘭, 劉建宇.四聯(lián)療法治療克拉霉素耐藥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療效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6):3834-3835.
[3] 楊邙.埃索美拉唑治療老年人非甾體抗炎藥相關性消化性潰瘍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3(8):41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113
2014-11-25]
河南平頂山煤業(yè)集團十礦醫(y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