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艷,馬 朝
(寧夏同心縣農牧局種子管理站,同心 751300)
玉米種植在寧夏同心縣地區(qū)較為廣泛,其相對于其他作物來說,種植難度較小,但在栽培過程中,注意正確的種植技巧能夠有效促進玉米的高產和豐收。同時,使用較為合理的方式提前對玉米的種子和土地進行處理,能夠最大限度地解決玉米的種植困難和病蟲害防治等問題,為玉米的增產增收打下基礎。
在選種階段,根據(jù)玉米的種植要求,適當選用經過一定的標準審定并且被廣泛種植的品種,同時,如果種植高產玉米,可以適當選用耐密集種植的品種。這樣能夠保證在土壤肥力允許的情況下,實現(xiàn)適當密植,增加玉米產量。通常,種子的純度不應小于96%,其發(fā)芽率應在九成以上,這樣的種子其生長期較為旺盛,植株也較為健康,符合寧夏同心地區(qū)的種植現(xiàn)狀。
與此同時,在種植之前,要對玉米的種子進行適當?shù)奶幚?。通常情況下,需要在播種前的15天左右對種子進行發(fā)芽試驗,該種做法能夠檢查種子是否具備了發(fā)芽的能力,并且通過抽樣調查的方式調查種子的質量問題,保證種子的出芽率和成苗率。同時,也可以借助陽光的作用,將種子暴露在空氣和陽光中進行干燥,如此曬種達到2-3天,期間日曬晚收,避免受潮,并且不斷對其進行翻種,就可以使玉米種子具備更好的發(fā)芽能力。為提高種子的出芽率,也可以將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8小時左右,在室溫條件下對其進行催芽處理。經過催芽處理的玉米種子,會發(fā)出0.5cm左右的嫩芽,將其放在陰涼處,即可完成播種前的準備。
為預防黑穗病等玉米疾病和地下害蟲的危害,也可以在種子的處理過程中添加拌種處理。通過藥物與種子的摻和,使得玉米的種子能有效避免害蟲的侵蝕,同時避免了病菌通過種子傳播到田地的可能。
為了更好實現(xiàn)玉米的種植增產,保證玉米的豐收,可以在種植之前對土地進行平整操作。在土地的處理過程中,采用松、翻、旋配合的土地耕作模式,每輪作周期進行翻土一次,為期3年。
一般來說,翻土的最佳時機在每年的秋季,在這一時期進行土地的平整能夠保證玉米的種植后的殘余秸稈得到處理,同時也能夠為下一次玉米的種植做準備。由于玉米的種植實行輪作的方式,因此對于種植大豆和馬鈴薯的土地,應該先對其進行溝隴的平整,再將其建立新壟,并且將新壟加以固定,防治玉米的生長過程不齊整。
粘蟲屬于玉米地常見病蟲,在防治過程中,可以采用菊酯等農藥對其進行殺滅,也可以利用人工誘殺的方式,對其進行撲滅。保證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其數(shù)量得到控制,100株玉米苗期粘蟲的數(shù)量要控制在50頭以內,這樣才能夠保證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長。
玉米螟防治的最佳時間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這時玉米的生長剛開始進入大喇叭口階段,防治效果較好。使用銳丹乳油與水和細砂進行混合,放入礦泉水瓶內,并在瓶的頂端鉆上小眼,每株適當?shù)渭?~3ml該種溶液,即能夠有效防治玉米螟的危害。需要注意的是,玉米螟的防治應該控制在每100株玉米植株玉米螟的數(shù)量在80頭以下。
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的,大斑病是常見疾病,這種病害往往危害玉米的葉片,使得玉米的光合作用減弱,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植株的死亡。因此為預防此類病害,可以在發(fā)病初期,噴灑多菌靈藥物溶劑,每10天進行1次噴灑,連續(xù)進行2~3次的噴灑。有些病蟲害也可以在拌種階段就加以防治,如黑穗病就可以在玉米的播種前期加以處理,使得黑穗病能夠得到有效防治,減少后期農藥噴灑進行治理的繁重。
玉米的種植與其他作物不同,其往往實行輪作的方式,在3年以上實現(xiàn)作物的輪播,輪播期間可以種植大豆、西瓜等小型作物。這些作物植株對于土地的使用并不大,耗費土地的肥力也較小,如果采用白菜、向日葵等進行種植的話,其對土壤肥力會造成極大的營養(yǎng)流失。
在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需要對其進行及時的補水。在玉米的拔節(jié)階段,玉米正在孕穗,其對水分的需求量也較多,這是灌水必須要保證其澆灌的通透和充足。在玉米的抽雄揚花的極端,其對水分的需求量開始減少,但仍需要對其進行灌溉澆水,但由于這一時期玉米處于補水的臨界期,因此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觀察玉米苗的生長情況和土壤的肥力情況,進行1-2次的灌溉。同時,在玉米的灌漿到成熟的階段,也應該對其進行適當?shù)难a水。這一時期,玉米的補水不應過大,預防根系因水分過多而出現(xiàn)提早衰退的情形。補水的最佳時間應在8月下旬,灌水大約1~2次之間。
在玉米的栽培過程中,還要注意對玉米進行及時的施肥。一般來說,玉米的施肥應以氮肥為主,在玉米的播種前可以使用磷肥、鉀肥和鋅肥等作為基肥和底肥,在土壤中播撒,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時使用氮肥在玉米壟側挖坑進行填埋施肥,保證玉米對氮肥的吸收。
與此同時,也可以適當使用復合肥對玉米進行施肥,復合肥料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較多,因此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可以作為底肥加以施用。在玉米的拔節(jié)期和結穗階段都需要做到肥料的使用,確保玉米的正常生長。
在玉米播種過后,為保證玉米出芽率和出苗率,還要及時對玉米的發(fā)芽情況進行檢查,如果在出苗后出現(xiàn)幼苗的缺苗,那么要及時加以補種。補種的方法可以采用種子催芽后播種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別處密苗移栽的方式進行。同時,在出苗過后,為保證土壤的通透性,還應該對出苗的溝壟間進行深犁操作。同時,還要做好對田間雜草的及時清除。在清除過程中可以采用拔除的方式,在濕潤時節(jié)土壤較為松軟,拔除雜草也較為容易。在干旱世界,可以采用藥物除草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鏟除的方式,對雜草進行清理。
[1]任兆豫,郭翔翔.玉米栽培技術的研究與展望.農民致富之友,2013,20:48
[2]李存鋒.淺談玉米栽培技術.農民致富之友,2013,24:139.
[3]胡青峰.論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農民致富之友,2014,0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