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紅
中外歷史名人是我們學習的典范,從他們的成長歷程中汲取有益的營養(yǎng),對中學生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一個人在中學時代,了解那些對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等有重大影響和對人類有重要啟示作用的名人,不僅可以啟迪心智、完善知識結構,而且還能汲取人生經驗和智慧,將對其一生產生重要影響。
歷史名人中學生影響中學時代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花季年齡,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屬于自己的遠大抱負。而要實現(xiàn)理想,擁有獲取成功的資本,就要不斷地進行積極的探索,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內汲取更多的知識。這里所說的知識,不僅僅指教科書上的知識,還包括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各方面的知識,而歷史教科書上提到的中外名人的成長經歷,恰恰對廣大學生日后能否取得成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歷史課程標準》第一頁明確寫到“歷史教育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睂W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相比其他科而言,歷史課更自然,更被學生接受,這是歷史學科的特點所賦予的。青少年時期正是學生們長知識、長身體的好時期,也是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信,形成遠大理想抱負的關鍵時期,我們不僅要重視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和能力,更要促使他們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從這個方面來看,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筆者是一名初中歷史教師,從教已經24年,對歷史教學有很深的感悟,現(xiàn)在的歷史課本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們對歷史知識的渴求。為此,每節(jié)課前,我都要翻閱大量的資料,擇取其中精華補充到我的授課當中,這樣不僅為了豐富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為了達到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目的,因而所授課深受學生的好評。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我時常被書中的中外歷史名人的事跡所感動,林肯的正直善良、成吉思汗的堅毅果敢、拿破侖的遠大抱負、牛頓的謙虛好學、華盛頓的不戀權、貝多芬的與命運抗爭……在這些平凡而偉大的人物身上,我們更能覺悟人生,并重新找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一生珍藏的精神瑰寶:自信、堅毅、執(zhí)著、勇氣……走近他們,了解他們,每品讀一位名人都是一次充實自己的人生體驗,這是多么寶貴的教育資源,成長中的學生正需要這樣的精神養(yǎng)分!
從人類文明史開始到今天,源遠流長五千年中,涌現(xiàn)出許多對社會生產力、社會文明起著巨大推動作用中外名人,他們或是引領潮流的思想巨擎,或是運籌帷幄的政治領袖,或是叱咤風云的軍事將領,或是彪炳史冊的傳奇英雄,或是澤被后世的科技巨匠……通過他們艱苦卓絕、百折不撓的奮斗,加速了人類歷史的進程。盡管這些名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性格特點各異,他們的成功也不乏客觀條件,但起決定作用的是主觀因素,這就是他們都具有崇高的志向、堅定的信念、拼搏的精神、頑強的毅力……惟其如此,他們才能成為蕓蕓眾生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像明珠一樣閃爍在人類歷史的長河里。正是這些杰出人物,在各個歷史時期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世界的繁榮發(fā)展,為全人類的進步,譜寫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他們曾經征服了很多人,他們曾經感動了很多人,他們曾經改變了很多人。
名人是我們學習的典范,從他們的成長歷程中汲取有益的營養(yǎng),對中學生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一個人在中學時代,了解那些對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等有重大影響和對人類有重要啟示作用的名人,不僅可以啟迪心智、完善知識結構,而且還能汲取人生經驗和智慧,將對其一生產生重要影響。時代的發(fā)展,需要學生獲取更豐富、更新穎的知識,作為歷史教師,我們有責任通過課堂傳遞正能量,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尤其注重對學生進行品格、理想、毅力的教育。
但是,現(xiàn)實是怎樣的呢?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份對中學生偶像的調查報告。調查數據顯示,受調查的中學生中,有50%的同學喜歡歌星,25%的同學喜歡體育明星,15%的同學喜歡影視明星,還有5%的同學喜歡動漫中的人物,喜歡偉人和英雄人物的只占5%。在大家喜歡的明星中,喜歡外貌的占45%,贊賞他們歌唱水平和演技或是某一方面出色技能的占35%,為他們的精神品質而感到敬佩的僅僅占到10%。而當調查人員詢問為什么不選擇偉人或英雄作為自己的偶像時,大多數同學做出了這樣的回答,無論是偉人還是英雄人物,都離他們生活的年代太遠,對偉人和英雄人物的了解也僅僅局限于書本或資料上的記錄,學生們對他們的認識過于模糊,根本激發(fā)不了他們對這一類人的敬仰之情。
驚訝之余,當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仔細分析,影響中學生追求中外歷史名人的因素有很多。從社會因素看,當今社會,對于中外歷史名人的媒體宣傳淡了,我們缺乏這方面的教導,使學生們對中外歷史名人的事跡了解不多,能夠叫出來名字的只是少數,就更不要提了解他們的事跡和領悟精神了。而電視里出現(xiàn)的大多是娛樂節(jié)目,所以,學生們大量崇拜明星而不樹立偉人、英雄為榜樣的現(xiàn)象也就不足為怪了。從家庭因素來看,許多父母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就行,對于孩子究竟喜歡哪些人并不是很關注,更沒有實施適當的引導,這也是造成學生們崇拜一些并不值得崇拜的人的原因之一。從學校教育上看,應試教育下導致片面追求升學率,淡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弱化了品質教育和能力培養(yǎng),許多老師課堂上一味追求知識的灌輸,注重了教書,淡化了育人。更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反思精神以及理性的判斷,這需要轉變教育理念,在傳統(tǒng)一堂灌的教育方式上毫不吝惜地給孩子們一點自由的空間、時間,用于獨立思考和反思。須知我們現(xiàn)在受教育的一代人,是要投入未來國際競爭大潮流的,倘若不加強理想、信念、品質的引導和教育,就很難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和榮辱觀,責任感和使命感,又怎能夠清醒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做出應有的奉獻!
當前信息傳播和社會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對中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的影響日益深刻,中學生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樣,要不斷用嶄新的文化形式來影響引導他們的偶像選擇。要通過學校教育,樹立主流價值觀,充分發(fā)揮各學科的育人功能,給青少年的成長打下一定的基礎。通過發(fā)展健康有益、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引領中學生的精神追求,以提升中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審美水準、人生品位,為中學生邁向光彩亮麗的人生架起一座知識的橋梁。
我們的教育是面向未來的,因此,我們必須對未來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