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立娜
摘 要 針對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教學整合進行多角度嘗試,優(yōu)化教學整合效果,從而讓師生真正從中受益。
關鍵詞 信息技術;語文課程;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7-0117-02
1 信息技術和語文課教學整合現(xiàn)狀
伴隨先進教學工具以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不斷滲透,學校和教師在這一領域進行著不懈的探索。信息技術借助多媒體設備、互聯(lián)網(wǎng)絡以及具有資源共享功能的教學系統(tǒng),能夠在語文課堂中為學生提供更加貼切和生動的學習資源,也能夠充分地寓教于樂,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技能與知識點。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他們作為連接技術與教學對象的紐帶,需要通過自己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工具、學生心理等所掌握的信息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與整合,才能保證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完美地呈現(xiàn)在師生課堂之中,也才能夠讓學生從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中深深受益。
然而,理想與現(xiàn)實總是有著一定的差距,由于一些地區(qū)學校教學水平的差異、教師教學能力的參差不齊以及具體教學活動中的細節(jié)問題,信息技術的聯(lián)動、快捷、資源共享等優(yōu)勢并沒有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嚴重的甚至對信息技術教學整合這一舉措產(chǎn)生誤導,不僅沒有使信息化教學、現(xiàn)代化教學逐漸在實際的課堂上、學校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反而直接干擾了學生正常的學習計劃,阻礙了學生和教師接觸新鮮事物、獲取優(yōu)質信息的步伐。針對這樣令人擔憂的局面,學校、教師以及有關教育部門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及時對教學整合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改進和探索,逐漸矯正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方式,為學生在學習上提供可靠、有效的幫助。
2 針對信息技術和語文課“整”而不“合”問題的幾點改進意見
進一步豐富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教學工具 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層出不窮的先進的教學工具與設備之中,它們的更新?lián)Q代也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內(nèi)教學質量、教學理念的不斷優(yōu)化。從最早期的幻燈片放映機到多媒體教學設備,再到如今集合海量教學資源、能夠實時更新的教學系統(tǒng),教師也在此基礎上進行著不斷的試驗與探索。這一系列的先進教學工具不僅能夠一次次吸引學生眼球,為語文課堂上的學生提供新鮮的閱讀體驗、豐富的拓展讀物以及有趣的課堂測試,還可以大大減少教師課前準備的工作量,為教師提供便捷的教學輔助,從而顯著提升教學質量。所以,學校以及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有規(guī)劃地繼續(xù)引進口碑和效果均比較好的教學工具,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的信息化水平,擴展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在包括語文在內(nèi)的教學過程中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學校與教師在這一方面更高層次的追求在強化日常教學活動的先進性的同時,還能夠顯著地對教學設備研究、課程形式改革等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作用,語文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工具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對新型設備做到檢驗與反饋,從而從使用者的角度對該項技術提供可供參考的改進方向,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整合將會更加具有針對性與實用價值,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整個語文課程教學效果的改善有所幫助。
對教師進行與信息技術有關的集中培訓 盡管在學校任教的教師都是接受過專業(yè)的學習并獲得教師資格證書的,但在信息技術教學方面,仍然需要虛心進行持續(xù)的學習與充電,掌握與時俱進的教學技能,才能夠保證學生可以及時接受新的知識信息與學習思考方式。語文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需要熟練地對多媒體設備、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等進行操作和運用,最大化地將語文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與信息技術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進行融合與加工,這樣才能使這些先進的技術設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在設備發(fā)生故障時進行簡單的處理和維護,從而避免因設備問題、技術問題耽誤課程進度或影響教學效果。盡管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但在大多依靠先進教學設備的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業(yè)余時間積極主動地去適應新環(huán)境、新技術、新設備,包括冷靜地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突發(fā)狀況。此外,教師還可以嘗試更深層次地挖掘這些教學工具的工作原理、拓展應用等,以便更加自如靈活地將語文教學大綱要求的內(nèi)容巧妙地結合在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之中。
學??梢葬槍@一專題對學校內(nèi)的教師進行集體的專業(yè)培訓與考核,以此來有效提高全校教師使用信息技術及其設備的能力與水平,并及時地作用于全校的教學活動之中。這種比較正式和規(guī)模化的教師培訓不僅能夠加速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進程,還能夠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學校教師隊伍較高的整體素質水平與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將會極大地鼓舞在校學生像教師一樣積極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勇敢迎接新的挑戰(zhàn)。
強調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過程中的細節(jié)問題 正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教學整合也需要教師在具體過程中更加細致與敏感地把握其中的關鍵部分。盡管類似的教學整合活動主要以日常課程以及公開課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但教師仍應該注意每次課程中學生反映出的不同問題,比如課程的進度過快、教學課時不足、信息反饋有誤等。如果任課教師不能正視這些小問題,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將會面臨更大的阻礙,教學進度與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對這些問題有所重視,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程有效整合。
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與信息技術的合作方式是不同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整合時也應該有區(qū)別、有重點地對待具體的對象。在語文課進行中,學生需要主動運用聽覺、視覺、想象力,這樣才能在課文、閱讀材料等基礎上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與思想上的碰撞,從而更深層次地形成健全的人格與豐富的情感。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利用大屏幕播放的相關影片視頻來為課上內(nèi)容進行補充,但實際上可以嘗試征求學生的意見,詢問他們在完成大綱要求的課文講解后有怎樣的需求,想得到哪一方面的知識或者想要繼續(xù)學習哪一部分,等等。這樣得出的結論不僅更具針對性,還更能引起學生繼續(xù)關注的興趣,如此利用課堂中的信息網(wǎng)絡技術將會得到最大的邊際效用。
類似的細節(jié)問題還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給予更大的關注,這樣才能保證他們所主導的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具有較大的適應性與靈活度。通過教師在這一方面的努力與嘗試,學生也會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形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在各個學科的課堂中敏銳地獲取有用的知識與信息,在學習與生活中逐漸構建起縝密嚴謹?shù)乃季S模式。可見,科學有效的教學整合將會對學生產(chǎn)生極其深刻的影響。
3 總結
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現(xiàn)代化的大環(huán)境里,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合作不應該僅僅流于表面或者被草草敷衍,人們應該做的更多是腳踏實地地鉆研語文教學中涉及的各種教學設備,并不懈地在實際操作中尋求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信息技術切實對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起到支持作用,也才能夠有效地將發(fā)達的信息技術應用于人才教育與培養(yǎng)?!?/p>
參考文獻
[1]鄭傳琦.淺析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J].讀寫算:教師版,2014(33).
[2]張美艷.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5).
[3]崔學云.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應該揚長避短[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