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順華 金志民
摘要:在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有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適時把握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意外”,抓住課堂上瞬間即逝的時機,用教學機智應(yīng)對課堂上的“偶發(fā)事件”,因勢利導、恰到好處地進行及時妥善的處理,從而收到令人滿意的課堂效果。
關(guān)鍵詞:教學機智;隨機應(yīng)變;課堂意外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05-057-1
有一些教師對于偶發(fā)事件,缺少靈活機智的處理辦法,個別教師則采取簡單草率、主觀武斷的做法,甚至舞動體罰和變相體罰的大棍,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懲罰之、解決之和處理之。這無益于問題的根本性解決,反而使師生的情感產(chǎn)生了溝壑的裂痕,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長受到了損害和影響,更給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記得有一次我聽一位剛畢業(yè)的年輕老師上老舍先生的《想北平》這篇課文,他本著讓學生體驗的原則,讓學生自己閱讀和討論作者老舍對故鄉(xiāng)北平刻骨銘心的眷戀思鄉(xiāng)之情。在鑒賞到文本第二、三段時,他提出了下面這個問題讓學生討論:文章第一句說“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可以看成是本文的文眼,但緊接著作者馬上又說這個愛幾乎是想說而說不出的。這“說不出”三個字,在兩段文字中4次出現(xiàn),并反復強調(diào),作者是怎么解釋他“說不出”的原由的?而實際上你覺得是怎么樣的?(要求學生用原文回答)
在經(jīng)過了學生一番討論之后,老師公布了預(yù)設(shè)的答案:作者解釋是因為他“不是詩人”,不會“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實際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照著通常的方法去寫,因為即使用盡了“一切好聽好看的字”也難以道盡自己對北平的愛。
為此他還制作了PPT進行解釋:作者老舍先生另辟蹊徑,拋開一切美好的詞語,用最通俗質(zhì)樸的言辭,用最能引人共鳴的表達方式,將自己對北平的愛喻為對母親的愛?!翱此破匠W钇驷取?,這不僅恰當?shù)氐莱隽俗髡邔Ρ逼綈鄣谜媲泻蜕畛粒埠苋菀状騽幼x者的心。老舍特別愛自己的母親,是文壇的佳話,他將北平喻為自己的母親,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幾分。
然而就在此時,突然一個男生站起來大聲說:“愛就是應(yīng)該說出來,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全班一下子靜了下來,鴉雀無聲。這個學生可能也意識到了自己這句話的嚴重后果,于是又連忙補充說,前天班會課上,班主任就告訴我們,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就要勇敢地說出來?!?/p>
我看得出當時老師很尷尬,漲紅了臉,怒視著那個不按規(guī)矩出牌的學生,只是因為我們坐在下面聽課才沒有發(fā)作,強忍怒火,勉強說了一句,這個問題到此結(jié)束,我們看下一個問題。這個學生因為有人聽課而逃掉了課上的處罰,但課后會怎么樣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作為一名普通的語文老師,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在教學中就遇到這樣的窘境:當學生的課堂活動井然有序,教學活動正在自己的指導下緊鑼密鼓地朝著預(yù)期軌道前進時,突然,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打亂了整個教學設(shè)計,不能完成預(yù)定的教學內(nèi)容。但每次我都能因勢利導、隨機應(yīng)變、借力打力,恰到好處地進行及時妥善地處理,從而收到了令人滿意的課堂效果。
有一次在《觸龍說趙太后》的教學過程中,講到觸龍見到太后時并不直接談長安君做人質(zhì)之事,而是問飲食住行、求舒祺之事、論王位承襲,最后才談到人質(zhì),這時,竟有幾個學生小聲地在下面說:“好假喲!”
我靈機一動,于是這樣闡釋道:“對真假問題,我們應(yīng)該辯證地看待,看待事物,我們也應(yīng)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如我們學到的《燭之武退秦師》,為了說退秦師,燭之武雖然時時刻刻想著鄭國的利益,卻口口聲聲說為秦國著想,終于保全了鄭國,你能說燭之武對鄭國的赤誠之心是假的嗎?同樣,在《觸龍說趙太后》中,觸龍沒有開門見山地提出人質(zhì)問題,而是采用高超的進諫藝術(shù)說服趙太后,換來了齊國的救兵,保全了趙國。你能說觸龍對趙國的耿耿忠心是假的嗎?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我們知道鄒忌也沒有直接談及興利除弊之事,而是從閨房小事說起,讓齊王采納了建議,換來了齊國的強盛。你能說鄒忌對齊國的熱愛之情也是假的嗎?從這幾篇古文中,我們可以領(lǐng)悟到進諫藝術(shù)的魅力,也就是說話藝術(shù)的重要性。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希望同學們多多學習燭之武、鄒忌和觸龍的說話藝術(shù)。與人相處時,希望同學們認真講究說話的藝術(shù),和人溝通時,希望同學們盡量做到‘忠言亦動聽,良藥不苦口!”
這樣的事例有很多,在一節(jié)課上,教師不僅要完成既定目標,而且要注意到學生的感知、思維、注意力和腦力勞動的積極性。意外是把“雙刃劍”,如果能機智地應(yīng)對,它可以引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激起學生探究的問題意識,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認知和發(fā)展,將意外轉(zhuǎn)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課堂其實就是一場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走固定的路線。特別是課堂上某些意外的生成稍縱即逝,如不及時點撥,那是非常遺憾的。通過我上面的兩個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例,可以說明教學機智能夠起到喚醒起學生的思維,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使教學活動處于富有靈氣的彈性狀態(tài),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更精彩。
然而,教學機智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師經(jīng)過艱苦磨煉和用心領(lǐng)悟才能形成。教師要在短暫的時間做出反應(yīng),這種能力并非與生俱來,更不能寄托于教師隨心所欲的“靈機一動”,教師需要積累各方面知識,才能“厚積才能薄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