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勇軍
(婁底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南 婁底 417000)
?
中藥有效成分對藥物代謝酶的影響
禹勇軍
(婁底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南 婁底 417000)
目的:探討與分析中藥有效成分對藥物代謝酶的影響。方法:選用人肝微粒體孵育法,將非那西丁、美分妥因、甲苯磺丁脲等作為探針藥物,采用探針藥物測定法測定探針藥物代謝酶濃度水平。結果:4種藥物均對單個或多個代謝酶的代謝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5種常見酶參與了80%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作用。結論:為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產生,提高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必須加強中藥有效成分對藥物代謝酶的研究。
中藥;有效成分;藥物代謝酶;細胞色素
相關文獻提示,中藥有效成分對藥物代謝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1]?;诖耍瑸檫M一步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本文對幾種常規(guī)中藥有效成分對藥物代謝酶活性的影響進行了實驗分析,現整理報告如下。
1.1 材料
選取實驗所用的健康肝臟組織,使用藥劑包括咪達唑侖注射液、替硝唑、甲苯磺丁脲、氫溴酸右美沙芬、非那西丁等。所使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待測藥物
待測藥物主要有五種,分別為六神丸、益膽片、丹參片、復方川芎膠囊、強力天麻杜仲膠囊。
1.3 實驗方法
1.3.1 微粒體制備 選用鈣沉淀法制備微粒體。操作步驟:將人肝臟稱重后,剪為碎片,使用濃度為1.15%氯化鉀的磷酸緩沖液沖洗,使用4倍氯化鉀緩沖液實施懸浮溶解處理,經勻漿機制備為勻漿,后離心20min,取上清液,加入0.1倍體積的氯化鈣溶液,離心20min,分離下層粒狀物,使用氯化鉀緩沖液沖洗,后離心20min,分離微粒體,懸放于磷酸鹽緩沖液中,于-80℃環(huán)境下保存。
1.3.2 微粒體孵育 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微粒體、待測藥物、底物,置于常溫水浴箱中震蕩孵化5min,完畢后加入還原型輔酶Ⅱ,進行系統(tǒng)反應,在恒溫水浴箱中持續(xù)震蕩反應后,實施渦旋混合,維持1min,后離心10min,取10μg清液,測定代謝產物濃度。
1.3.3 探針藥物代謝產物濃度 采用探針藥物測定法測定藥物代謝濃度。對中藥有效成分的色譜條件進行等度洗脫,設定流動相為50∶50∶0.05,控制流速為0.3mL/min,設定柱溫為35℃,確定進樣量為10μL。采用正離子模式,設定噴霧電壓為4 000V,控制源溫度為105℃,設定霧化壓力為40psi,控制去溶劑溫度在350℃左右,流速設定為10L/min,碰撞氣壓力設定為0.1MPa,設置質譜半峰寬度為0.7amu。測定藥物離子濃度。
1.4 待測藥物濃度評定依據
將所納入研究的五種藥物,除去膠囊殼與片劑包衣,研細,稱重,使用磷酸鹽緩沖液制備為混懸液,待測藥物終濃度值分別為5μg/mL、50μg/mL。若加入待測藥物后,代謝產物生成速率變化幅度超過10%,則認定為中藥有效成分對藥物代謝酶有明顯影響。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SPSS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六神丸對CYP1A2代謝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計算可得其濃度值為28.74μg/mL,影響幅度為20.24%,但對其與CYP活性并無顯著影響。丹參片同樣對CYP1A2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對其他CYP代謝酶活性并無明顯影響。復方川芎膠囊與益膽片同樣對CYP1A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對其他CYP活性濃度并無明顯影響。而強力天麻杜仲膠囊則對5個酶活性并未產生明顯的抑制影響,詳見表1。
中藥具有資源豐富、效果較優(yōu)、毒副作用較小等優(yōu)勢,目前已引起醫(yī)學領域的廣泛重視[2]。有臨床報道研究顯示,相較西藥而言,中藥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通常比較少。但由于中藥具有復雜的化學成分,無法對其不良反應作出較為科學合理的醫(yī)學解釋。同時部分中藥與西藥合用后,也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產生,如黨參、當歸等藥物與華法令混合使用后可能加重患者的出血程度;潑尼松與小柴胡合用后則可能導致血藥濃度降低。雖然目前中西藥合用所引起的毒副反應已引起醫(yī)藥領域的重視[3],但當前對中藥有效成分的研究依然處于起步階段,其作用機制有待深入研究。
表1 不同中藥、不同濃度對5種代謝酶活性的影響 (%)
一般中藥構成成分較多,但其化學物質基礎并不明確,在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雖然當前已有大量臨床研究證實中西藥聯合使用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等方面有顯著的作用,但同時還需關注中西藥聯合使用對藥物代謝酶的影響。丹參雖可起到活血化瘀、涼血消腫、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但其與茶堿、咖啡因等藥物聯合使用后,可降低兩者的藥效,提升代謝速度,由于丹參酮ⅡA對CTP1A2有明顯的誘導作用,因此,導致兩者藥性、血藥濃度受到影響。因而在聯合用藥時,必須嚴格檢測咖啡因、茶堿的血藥濃度。
在本組研究中,通過分析5種常用藥物對藥物代謝酶的影響,結果顯示,4種藥物均對單個或多個代謝酶的代謝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提示5種常見酶參與了80%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作用,由此可知,中藥有效成分可能與其他藥物產生相互作用,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必須重視臨床用藥的合理性。
[1] 韓向暉,馬越鳴.中藥調控藥物代謝酶和轉運體活性及表達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3,20(1):103-106.
[2] 楊鑫寶,劉建勛.近10年中藥與藥物代謝酶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7):871-877.
[3] 景欣悅,彭蘊茹,王新敏,等.基于藥物代謝酶探討中藥“十八反”配伍致毒/增毒機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7):281-285.
(責任編輯:魏 曉)
2014-09-25
禹勇軍(1981-),湖南省婁底市中醫(yī)醫(yī)院主管中藥師,研究方向為醫(yī)院藥學。
R285.5
A
1673-2197(2015)04-0042-01
10.11954/ytctyy.2015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