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煜蕾
夢見親人是常有的事兒,也沒人把這當回事兒,但夢見死去的親人就會讓人醒來時有點不自在。有些人就會瞎想:怎么回事兒啊?是不是給我托夢啊?還是我也會發(fā)生點不好的事兒???這些困惑和害怕倒是很好理解,畢竟我們?nèi)祟惪偸菍λ劳鲇兄蚨嗷蛏俚慕箲]、恐懼和逃避,當和死亡沾點邊兒的情緒繞過意識的審查進入夢中時,我們一直藏著掖著的焦慮也就隨之浮出水面。那么夢見死去的親人可能有什么樣的含義呢?
我要講一個虛構(gòu)的夢境,因為就像你們也許知道的那樣,作為一個心理治療師,我要對所有來訪者講過的故事保密,然而我要感謝他們給了我那樣豐富的案例,幫我去探索夢境的含義,使我現(xiàn)在可以根據(jù)潛意識的規(guī)律去編一些夢境出來講給你們聽。
這個夢是這樣的:“我站在我的房間里,漆黑一片。我聽見樓下有人敲門,我知道那是我的爺爺。在夢里,我知道他已經(jīng)死去,但是我并不因為他回來而感到害怕。我走下一段很長很黑的樓梯,看到他站在鐵門外。我著急去打開那扇門,卻怎么也打不開。我害怕他馬上就要消失,而我將再也見不到他?!蔽覀兗僭O這個夢者和爺爺有很好的感情,但卻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參加成爺爺?shù)脑岫Y。即便這個夢例是我編造的,但相信你們中的一些人也做過類似的夢。
如果你還記得我在前幾期專欄里談過的夢境,你應該還記得我寫過“夢是情緒的表達”,尤其是那些在醒著時無法被表達的情緒,你也會記得“夢是愿望的滿足”,哪怕是噩夢也有一部分滿足愿望的成分。那么,當逝者回到夢中,這樣的夢是在表達我們內(nèi)心怎樣的情緒呢?是在滿足我們怎樣的愿望呢?
答案顯而易見。死亡迫使我們與親人分離,而又有幾個人能夠說,這樣的分離中沒有幾分遺憾?當親人離世后,人們會格外容易在逝者的生日或忌日那天夢見他,那是因為無論是TA的生日還是忌日,對我們的意識或潛意識都是一個刺激,提醒我們想起TA,以及與TA有關(guān)的那些情結(jié)和記憶。這些夢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我們重現(xiàn)逝者未亡時的情境,從而使我們在夢里有機會去補救未完成的愿望或遺憾。
我們的潛意識總是忠于去補救我們的遺憾,就像是電影《前目的地》里那樣無數(shù)次穿越到我們未解決的事情里,再給我們機會去彌補。一次一次,直到我們真的能夠解決那些遺憾。讓我還是用我編造的那個夢例來說明夢境如何補救我們的愿望和遺憾。夢者的遺憾是沒有參加成爺爺?shù)脑岫Y,對她而言,爺爺是她最愛的人之一,沒有參加爺爺?shù)脑岫Y讓她一直內(nèi)疚不已。在她的夢境中,黑暗和朝下走的樓梯都象征著爺爺所在的地方——她未能見爺爺最后一面,因此潛意識幫她創(chuàng)造出這樣一個夢境,可以與爺爺見面,這就是愿望的實現(xiàn)。然而,另一方面,對死亡的恐懼也體現(xiàn)在這個夢境中,比如當她最終走下一個很黑很長的樓梯,她還是無法打開那道門。那道門的象征,就是陰陽兩隔。
在我編造的這個夢境里,這個女孩并沒有完全解決她的遺憾,她見到了爺爺,但還是隔著門,因此她內(nèi)心中的內(nèi)疚還會伴隨著她。然而做這個夢,讓她有機會意識到她的內(nèi)疚感,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解決。我可以假想如果她是我的來訪者,那么當她給我講了這個故事后,我會建議她去做一些儀式解救她那顆總是困于內(nèi)疚的心。儀式是個有力量的工具,我們可以給逝者寫一封信,把所有的情緒都傾訴于紙上,然后在一個神圣的儀式上,在其他充滿敬意的親友見證下燒掉這封信。之后,在一種非常寧靜神圣的狀態(tài)下,我們以逝者的口吻給自己寫一封回信。這樣的溝通會幫助我們解決內(nèi)心的遺憾和內(nèi)疚,或許還有其他復雜的情緒。
如果你的朋友中有人因這樣的夢而感到困惑,那就用我說的這個方法幫TA吧。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