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迪++祁曉冰
摘 要: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是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雖以長篇小說聞名,但其短篇小說言簡意賅,內涵豐富,頗具研究價值。以《德威特夫婦來到峽谷農(nóng)莊》和《吾友茱蒂絲》為例,運用生態(tài)女性主義理論,探究作品中男權中心主義的二元論及理性主義對女性與自然的傷害,呼吁我們只有尊重自然、眾生平等自由才能真正實現(xiàn)構建生態(tài)文明、締造和諧社會的目標。
關鍵詞:多麗絲·萊辛 《德威特夫婦來到峽谷農(nóng)莊》 《吾友茱蒂絲》 生態(tài)女性主義
多麗絲·萊辛是當代世界文壇上最具盛名的作家之一,被譽為繼伍爾夫之后最偉大的女性作家?!白鳛榕越?jīng)驗的史詩敘事者,她用懷疑、熱情和想象力審視分裂的文明”。她的代表作有讀者耳熟能詳?shù)拈L篇小說《金色筆記》《青草在歌唱》《幸存者回憶錄》以及短篇小說《十九號房》《屋頂麗人》等等。萊辛的作品風格鮮明,內涵豐富,讀者群廣,曾榮獲多個國際性的文學大獎,如英國科恩文學獎、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國際加泰羅尼亞獎等等。
生態(tài)女性主義是法國女性主義學者弗朗索瓦·德奧博納在1974年首次提出來的,這種新型的理論贊頌女性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但卻不是要強化女性在這方面的本能,它將自然與女性受壓迫的狀況等量齊觀,希望用這種新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態(tài)度來顛覆男權社會凌駕自然、男性凌駕女性的意識形態(tài)[1],把對生態(tài)問題的解決和對女性的解放聯(lián)系起來一并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用生態(tài)女性主義這一極具潛力與前景的新興文學批評理論來解讀萊辛的作品,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發(fā)現(xiàn)其小說所具有的時代性與世界性特征,不僅可以為我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一些思路,還能為我們的生態(tài)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借鑒。短篇小說《德威特夫婦來到峽谷農(nóng)莊》和《吾友茱蒂絲》作為萊辛具有代表性的佳作,在其看似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背后蘊含了豐富的生態(tài)女性意識。本文擬從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三個批判對象入手,對小說所展現(xiàn)出的深刻文化內涵進行剖析,探究這位祖母級的作家對生態(tài)、對女性的關懷與期待。
一、批判統(tǒng)治邏輯
美國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卡倫·J·沃倫在考察了人與自然、男性與女性的統(tǒng)治關系后指出,在父權制意識形態(tài)下,對于任何的X和Y,如果X優(yōu)于Y,那么X統(tǒng)治Y就是合理或正當?shù)?。在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父權制”統(tǒng)治模式下,自然被認為是低于人類,而女性則低于男性,由此而產(chǎn)生的人類中心主義、男權中心主義就變得合情合理。由于自然與女性的弱勢“他者”地位使得她們在社會上長期處于“失語”的境地,也正是由于父權文化的征服與壓迫使得女性與自然倍感親近。
《德威特夫婦來到峽谷農(nóng)莊》中,蓋爾太太是追求人與自然平等和諧共處的女性代表,她欣賞并敬畏自然的美與力量,她認為動物和人都是一樣的,自然就是自我的化身,“它們就是她;它們成就了她,把她的孤獨升華為力量,維持著她,滋養(yǎng)著她”[2],自然讓人親切而又神圣偉大。與蓋爾太太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背道而馳的是她的丈夫,他是統(tǒng)治、壓迫自然的代表。她的丈夫想把路旁的樹砍倒當柴燒,蓋爾太太一番求情才讓它們保留了下來。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類尤其是男性為了自己的喜好或自身的利益,而對自然進行無情地掠奪與摧殘。和男性相比,女性與自然的關系更為和諧,蓋爾太太極力勸阻丈夫的破壞行為,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自然的美好。
面對父權主義世界觀下對女性的扼殺和權利掠奪,多麗絲·萊辛給予了小說主人公之一的德威特太太以深切的同情。德威特在小說中自始至終都是以一個統(tǒng)治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從來沒有意識到女性也有自尊與選擇權。他把自己的妻子當做生育的工具,時刻用命令的口吻與太太對話,并將她的不滿當成笑料,認為女性對他的臣服與付出才是理所當然。在這個男性主導的社會,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屬品,她們理應遭到男性的奴役與壓迫,于是兩個女主人公的反抗體現(xiàn)出一種覺醒意識。
作品中所展現(xiàn)出的人與自然、女性與自然以及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占有與歧視關系,可以看出作者強烈的生態(tài)女性意識:在傳統(tǒng)的父權制權威之下,自然與女性成為男性利己的工具,喪失了主體性與話語權,她們無法反抗社會對她們的定位,更是長期被“主宰”世界的男性孤立于主體社會之外。人們對待自然與對待女性的態(tài)度是相通的,都根源于男權主義統(tǒng)治模式,要改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世界以本來面目,就必須顛覆、擺脫這一文化模式[3]。
二、消解二元論
二元論不只是二分法或是差別關系,更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等級關系。在這種“天經(jīng)地義”的劃分中,處于對立關系的兩者之間不是簡單的不同,而是分屬完全不同的等級和種類。與他者這種低級存在的區(qū)分要求的不只是差異,而且是極端排斥,不只是區(qū)分,而是要極度區(qū)分,極端排斥是二元論的核心標志[4]?!兜峦胤驄D來到峽谷農(nóng)莊》中,作者卻打破了這種根深蒂固的等級制二元關系模式,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對立雙方極度區(qū)分、極端排斥的現(xiàn)象,試圖構筑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
小說中,作為人類的蓋爾太太與作為非人的自然不再是極端排斥的兩極。在與自然的相處中,蓋爾太太感受到了自然的人性化與美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了“身體越界”的情況,她自己本身就是自然萬物的一部分。小說中,人與自然相知相融:花朵與枝葉的芬芳與美讓蓋爾太太“飄飄欲仙”,在她眼中,樹木、花園、山巒、群山都是她同呼吸共命運的朋友,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她相信人與自然平等的價值與關系。在蓋爾與太太的和諧關系中,我們可以看到男性與女性不再對立與疏離,不再是主宰與奴隸的關系。蓋爾與太太能夠自由地交流,他尊重并欣賞自己的妻子。在他們的關系中,不再是誰附屬于誰或聽命于誰,而是互相呵護,彼此分擔生活瑣事。
萊辛作品中對等級二元關系界限的探尋與消融使得這部小說具有了人道主義的先鋒意義,折射出她對新型社會關系的向往與追求。我們只有擺脫二元論的對立,才能重塑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聯(lián)系的關系,真正實現(xiàn)萬物和諧共生。
三、質疑理性主義
理性主義與二元結構相連,與壓迫與統(tǒng)治形式密不可分[5]。生態(tài)女性主義所反對的理性主義割裂了人與自然、心智與身體\自然、理性與情感之間的關系,把特殊性、身體性與情感性的東西都視為理性的敵人,將世界異化與割裂開來。
《吾友茱蒂絲》中,作者質疑理性主義,贊揚自然與情感,體現(xiàn)了鮮明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傾向。茱蒂絲是一個在當今這個工業(yè)理性社會中勇于堅守自己精神陣地的人。盡管周圍的人將茱蒂絲定義為稀有人種,但她并沒有因為別人異樣的眼光和看法而改變自己或隨波逐流,她是一個沒有被社會理性思維同化的保有自己個性與情感的人。她沒有因為左鄰右舍的投訴而對她的貓實行違背她道德的閹割手術,也沒有遵守女性的普遍規(guī)律——按部就班地結婚、生子,而是一切都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她敢于接受新挑戰(zhàn),勇于探索新東西,而不是讓諸如金錢、輿論、規(guī)則一類的東西牽著鼻子走。當她因為盧格傷害了一只貓而離開他的時候,“我”認為她相當不理智,但茱蒂絲卻不以為然并反駁道:“人要是不能依賴自己的感受去行事,那還能依賴什么?”面對生活中的條條框框,我們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要勇于為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感受抗爭,從而活出自己的人生價值。情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一部分不應該被理性排擠和壓抑,一個有情感有自然欲望的社會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真實世界。
長期以來,在父權制統(tǒng)治模式下,以主宰者、統(tǒng)治者自居的“男性”對“女性”或具有女性氣質的人與物采取俯視的態(tài)度,他們以自身利益為考量,將世界劃分為高低、強弱的兩極,忽視情感與道德,讓生活變得機械而不公平。小說《德威特夫婦來到峽谷農(nóng)莊》以及《吾友茱蒂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關懷與愛護,對擺脫男性權威、逃離女性宿命、走向詩意棲居的愿望。作品涵蓋了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核心要義,揭示了男權統(tǒng)治下的二元論及理性主義對自然及人類的戕害,體現(xiàn)了女作家多麗絲·萊辛對生態(tài)、對女性生存狀態(tài)的關注,對眾生平等和諧的憧憬和對人類美好未來的信念。在生態(tài)危機日益加劇、女性問題爭論不休的今天,多麗絲·萊辛的小說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東西。
(基金項目:伊犁師范學院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多麗絲·萊辛短篇小說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研究”資助,項目編號2013YSY021。)
注釋:
[1]Gaard,Greta,and Patrik D.Murphy:《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Interpretation,Pedagogy》,USA: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1998年版,第3頁。
[2]多麗絲·萊辛著,陳星譯:《這原是老酋長的國度》,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頁。
[3]劉大先:《邊緣的崛起》,民族文學,2006年,第4期,第110頁。
[4][5]Val Plumwood:《Femiinism and the Mastery of Nature》,Taylor & Francis e-library,2003年版,第47-49頁。
(齊曉迪,祁曉冰 新疆伊寧 伊犁師范學院人文學院 8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