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清
“故鄉(xiāng)對于每個人都很重要,只是我們走得太久,忘記了回頭。希望這部電影可以讓大家心有安放,偶爾停下來,回首看一看故鄉(xiāng)在何方”
2015年1月,在渝鄂交界、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黃水鎮(zhèn),一部名為《鄉(xiāng)關何處》的電影正式開機。每年夏天,石柱縣獨特的土家族風情、秀麗山水,吸引了大量的觀光客;其中,黃水鎮(zhèn)有國家級的原始森林和高原湖水,風光旖旎,令人聞之暢然。而每年,黃水也有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奔走匆忙。
當鄉(xiāng)親們聽說一位來自黃水的小伙子竟然成了導演、回鄉(xiāng)拍電影時,無不震驚,也有幾分歡喜與好奇。
冬天的黃水,不同于夏天的綠意婀娜,幾層凍雨過后更加寒氣逼人,翡翠色的湖面散開了飄繞的霧氣。隨著導演的鏡頭,這里的故事在霧氣繚繞中漸漸清晰。
櫻花落盡四月初,記者采訪了“80后”青年導演胡藝川,聽他訴說漂泊游子在外的辛苦,以及憂思匯成的心血之作《鄉(xiāng)關何處》。盡管他已離家二十余年,眼眸卻非常純凈清澈,也許世事洗練,才能心境淡然?!肮枢l(xiāng)對于每個人都很重要,只是我們走得太久,忘記了回頭。希望這部電影可以讓大家心有安放,偶爾停下來,回首看一看故鄉(xiāng)在何方?!?/p>
漂泊·試問鄉(xiāng)關何處
胡藝川的導演之路走得并不順利。偶然看到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英雄》讓他從成為歌者的夢中驚醒。他找到了另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電影。盡管學習戲劇、當導演對于當時閉塞的黃水鎮(zhèn)而言簡直天方夜譚,然而他就是那么任性地成為鎮(zhèn)上第一個學電影的大學生。
2006年,胡藝川從四川天星影視學院導演系畢業(yè)。懷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壯志豪情與對電影事業(yè)的憧憬,他從四川到陜西再到廣西……走過全國一半以上的城市逐夢,然而各大影視公司都緊緊關閉著電影拍攝制作的大門。
那種居無定所、舉目無親的孤獨感深深籠罩在深夜無處可歸的胡藝川。父母接到他的電話,總是一聲輕嘆。這讓原本迷茫無助的他更加失落。父親的一句“沒讀多少書的人都可以一個月賺一兩千,而你讀了這么多書,卻連個工作也沒有”讓他沉默良久。
不同于旁人的眼光尚可轉頭淡忘,來自至親的期望與失望讓胡藝川五味雜陳。他獨自不知下了多少次決心,一定要干出些成績。為了生存,他去應聘四川省內8家火鍋店的服務生,然而命運以其固有的執(zhí)拗姿態(tài)再次拒絕了他。無奈,他只得靠父母的接濟度過了最初艱難的兩年。期間,他很少回家,偶有回去,總是內心酸澀,便匆匆出發(fā)。
胡藝川回憶,他曾不得已露宿街頭;他淡淡地、慢慢地說,曾經因為沒有錢買公車票,從城東走到城市最西的盡頭;他想起,那段時間里,他干過唯一的工作,是在電視臺做場工,目睹著別人去拍他曾非常不屑的片子;他記得,天空是灰色的,薄薄的雨漫不經心地落滿他瘦削的外套與鼓鼓的行囊。
2008年,胡藝川來到杭州。全身只剩一百多塊錢的他幾經掙扎撥通了朋友的電話。他拖著行李與疲憊的自己,投奔正在影樓聚餐的友人。酒席間,朋友聽說胡藝川既會寫劇本,又會拍,便邀請他一起為一位歌手策劃MTV的故事情節(jié)。那夜策劃完劇本只睡了兩個小時,五點起來開始拍攝。結束之后,他熟練地剪出成片。歌手、老板都很滿意,他留在了影樓工作。那一刻,他終于,暫時站穩(wěn)了腳。
最大的轉機是那年5月,當他看到大家把較簡單的視頻作品放在網上后便取得很高點擊率時,才猛然想起,自己曾拍過的多部作品都還沉睡在行李箱底。于是,胡藝川把自己拍攝過的短片上傳到網絡,很快便受到關注,并得到了原優(yōu)酷原創(chuàng)頻道編輯穆威的肯定。
2009年,胡藝川的作品《9路汽車》獲得由賈樟柯、王小帥等評委的青眼,榮獲南方短片節(jié)“青年導演獎”。之后,他一直不斷創(chuàng)作,獲得二十多個獎項。
在外“闖天下”的游子們,總有人想著只有干出些名堂才能回家,不然便是“無顏見江東父老”,胡藝川何嘗不是這樣想。除了過年,他都很少回家,就連曾居住過的村落因為太陽湖景區(qū)的修建要遷到鎮(zhèn)里一事,他也是從姑父口中得知。
胡藝川漂泊了那么久,有一個念頭始終縈繞心頭: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xiāng)。他的情緒由憂郁轉成鄉(xiāng)愁。
回望·續(xù)故鄉(xiāng)情緣
2007年冬,胡藝川回了一趟老家,黃水鎮(zhèn)萬勝村。那里土地還在,只是村莊不見了,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現在長滿荒草,和人一樣高。
鎮(zhèn)里新的房子還沒有蓋好,鄉(xiāng)親們都住在半山腰臨時搭的工篷里。
冬日早晨的陽光從工篷的縫隙漏到胡藝川的臉上,暖暖的。那一瞬間,他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孩童們在小溪邊嬉鬧,鄉(xiāng)親們又坐在誰家門前,說一說自家的田地與樹林。
胡藝川對母親講,他想吃野蒜了。母親說,家里的屋后就有。胡藝川帶著刀和發(fā)黃老舊的籃子下山尋找,然而在一片荒蕪的雜草中,已經難以分辨自己曾經居住過的房屋,到處都是碎了的石頭瓦礫。終于,他看到了母親曾在屋后種植的黃花。
不遠處的小河已經干枯,胡藝川想起兒時的自己曾在河里抓魚、抓青蛙,而旁邊的小橋也已破敗不堪。那一刻,他流淚了。他在日記中寫到:
“古房街頭早已在歲月中煙消云散/留下的是千瘡百孔的斷壁殘垣/漫步在曾走過無數次的街道/如今則在荒草叢中潸然淚下/小橋還在/上面長滿了狗尾巴野草/微風拂過/迎風搖曳/卻掩飾不了它雙眼的蒼白……”
其實在搬遷之前,胡藝川的姑父曾對他說:“村子要搬了,你不是學電影的嗎?為什么不將這一切記錄下來呢?”也許是時機不成熟,當時他并沒有把家鄉(xiāng)的變遷存于膠卷。后來姑父離世,他很后悔,但更多的是現實的無奈。
漂泊的風霜與失去的故鄉(xiāng)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淺淺的印記,胡藝川開始寫劇本,名為《故鄉(xiāng)》。他的朋友兼搭檔黃恒立、編劇謝宜有著相似的游子鄉(xiāng)愁,帶著共同的情懷,他們開始并肩創(chuàng)作。
胡藝川說,不同于其他村落的荒廢——只留下破敗的痕跡,或是三峽移民之類,他的家鄉(xiāng)是完全消失,現在已在湖水之下,村民們都搬到一個全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他與伙伴們走訪鄉(xiāng)間,將采訪了解到的故事結合自身經歷,凝聚成完整的《故鄉(xiāng)》。爾后又數易其稿,每每辛酸無奈之處,大家一同感慨: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最終劇本正式更名為《鄉(xiāng)關何處》,當中承載了太多懷舊、迷茫、感傷的思鄉(xiāng)情愫。
當被問及為何用文藝片的形式呈現時,胡藝川說:“其實沒有文藝片、商業(yè)片之分。文藝片其實是一種情懷,是一件真正想做的事。”
等到他們尋找資金開拍時,卻比想象更加艱難。對方一句“要什么情懷,現在都要錢好嗎”?著實給了他們重重一擊,那感覺如同冰水中的火焰,疼痛卻不得不熄滅。這部“文藝情懷”的片子始終難以開機。
為了尋找新的機會,胡藝川來到北京。他說,北京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城市,可以淘金的地方。也許,北京對于胡藝川來講,更是一個圓夢之都,讓他可以憧憬、實現一個游子的電影夢想與內心涌動的情懷。
“北京的朋友對我說,在北京西站,每天很多人來,很多人離開,留下來的都是精英。”他收拾了行李,賣了在杭州帶不走的東西,開始北上,那時,他已經在杭州有一定的名氣。
《鄉(xiāng)關何處》從創(chuàng)作到開機歷時4年,胡藝川終于找到愿意投資的知音。胡藝川的故鄉(xiāng),他們那代人懷抱的鄉(xiāng)土與生存方式、新的掙扎與遭遇,在那一刻終于可以通過鏡頭講述。也許,那些村落的變遷只是時代洪流中,須臾的停歇與記錄,但卻是幾代人內心深處剪不斷的鄉(xiāng)愁與血脈相承的記憶。
記錄·心有安放是家鄉(xiāng)
胡藝川在沒有投資方愿意投資拍攝時,一直在想如何可以更好地呈現故事、還原原汁原味的村落變遷、土家習俗,最終他與創(chuàng)作團隊決定用一種“多線索聚合式結構”的方式敘事。劇本涵蓋了五代人身上發(fā)生的故事,雖然每個年齡段之間的人在電影中并沒有直接交集,但總會一起出現在宏大的儀式上,比如婚禮、祭祀等等。
最初,胡藝川非常想要知道《鄉(xiāng)關何處》拍出來的感覺,盡管資金困難,還是預先拍攝《衣錦還鄉(xiāng)》、《燈火闌珊》兩部短片作為預熱。影片拍攝延續(xù)了他一貫的清新唯美,以外出務工、葉落尋根等角度切入。
《相關何處》在拍攝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困窘。由于電影當中有許多場大的儀式,需要很多群眾演員,然而正逢黃水最冷的時節(jié),還需要演員一起熬夜,鄉(xiāng)親們寧愿不要工錢都不愿意去拍。還好當地的隊長和親戚們每人都嚴格完成“人數指派”任務,那幾場戲才順利完成。
“劇中,我們有江若琳、陳天星、韓三明等很多優(yōu)秀的專業(yè)演員,他們都非常職業(yè),但是老家的演員就不太可控。這次臺詞順了,演的動作又忘了;動作順了,臺詞又忘了?!北M管老家的演員們給胡藝川的拍攝增加了不小難度,但是他說,他更需要的是故事的真實,也只有村里的人才能演出村里的味道,村里的氣息。就像他最喜歡的土耳其導演,努里比格錫蘭拍攝的《五月碧云天》,靜謐唯美,并將真實的故鄉(xiāng)從不同截面一一展開。
電影中,一對老夫妻,他們沒有選擇去條件更好的鎮(zhèn)上居住,而是選擇守著自己的土地,因為土地是他們的根,他們的魂。他們對于土地的不舍正是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也有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正掙扎在金銀利益當中,又或者有的人一直想走出大山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其中一幕場景,當土家族的《神曲》唱響在河面時,整個場面空靈、寂靜、安寧。而那又何嘗不是最原始、純凈的鄉(xiāng)音!
“這部作品,是我一直都很想拍的題材,不管它成不成功,它的現實意義遠遠大于獲獎的意義。我希望看到的人都能去重新審視自己家鄉(xiāng)的人和事。最重要的是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安定下來。整個《鄉(xiāng)關何處》其實是很大眾的,就像大家關注的大數據一樣,故鄉(xiāng)只是被忽略了,大家不愿意提起,社會變遷很快,但是不要忘記我們是從哪里來。”
胡藝川聽說,現在每年夏天黃水鎮(zhèn)都會來很多人、很多車。“村莊”已經成為石柱風景區(q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資源的整合建設讓土家族獨有的人文風情被更多人了解,比如擺手舞、民族英雄秦良玉、祭祀跳的撒爾嗬……鄉(xiāng)親們的居住條件、醫(yī)療、交通等都有了極大改善,只是人不再像以前那般淳樸。
“我心目中的家鄉(xiāng),有點烏托邦,我希望大家的生活條件變好,居住在風景秀麗的地方,但是人不要變?!?/p>
“影片其實有一層意思是講,我們改變不了大局,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有時的迷失,可能是自己的心結,你要自己去開解。當一個新的故鄉(xiāng)展開在你面前,你要選擇怎樣去面對。環(huán)境有所變遷,但不要變的是當時的初衷。每個人都應該正視自己?!?/p>
在熙熙攘攘中一處安靜而溫暖的房間,妻子對胡藝川說:“我們不需要很多錢,你不要變,你要多和努里比格錫蘭學一學,要做一個有意義的導演?!焙嚧ㄕ劦狡拮拥闹С?,靦腆地笑了笑。
心安之處是吾鄉(xiāng)。有夢想的地方,心有安放;他用自己的經歷與電影提醒行色匆匆的人們,記得自己的根,認得回去的路。
責任編輯 王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