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吉·原野
如今是利益至上的年代。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哪一個人偶爾提到了“善良”這個詞,會使很多人感到意外。善良?什么善良?人們對善良已感到陌生了。
人可以宣稱,我的錢已經(jīng)賺足了,但沒有人說,我的善良已經(jīng)飽和了。
闊人安雙層防盜門,又入保險,不就是恐懼別人的不善良么?
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為山區(qū)失學(xué)孩子募集學(xué)費,也是期望通過人們的善良之心來使那些可憐的孩子多念些書。
反過來想,如今是一個充滿恐慌的年代,是恐慌沒有錢嗎?是,又不完全是。缺的那一部分東西,就叫作善良。
如果善良與邪惡分別是兩棵樹的話,好看的是邪惡之樹。
邪惡之樹茂盛,綠葉如蓋,果實鮮艷。
善良之樹生長緩慢,不引人注目,有時沒有果實。
這就是人們拒絕善良的道理所在。
當(dāng)人們把眼光投到果實上時,善良之樹在做什么呢?它在地下默默地固沙,在沒有人煙之處亮出一片風(fēng)景,在凈化人們吸入的氧氣。
善良也有果實,那就是人性的純粹和人性的輝煌。
邪惡之樹盡管瘋長,但頹衰也相當(dāng)迅速。罌粟花不也是極美麗嗎?然而消失得也迅速。
貝多芬說:“沒有一個善良的靈魂,就沒有美德可言。”
這是說善良與美德是密不可分的,但對于不需要美德的人來說,似乎可以不需要善良了。
生活并不僅僅是“吃虧是?!钡膯栴},敢于善良也不是敢于吃虧。善良常常是無損失可言,作為一種天性,善良往往能讓人化險為夷。
因而善良之樹也是長青之樹。
點評:雨果曾說:“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yōu)于偉大的人?!鄙屏嫉娜擞脤捜荨圩o表達對所有人的一種最無私的愛,這是自身美好素質(zhì)的體現(xià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