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地 施肥
選擇向陽、背風、地勢高、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好的富含有機質(zhì)土壤。每畝撤施生石灰150公斤深翻入土,烤曬過白,整成寬1.67米左右畦土,每畝施菜枯1D0公斤,人畜糞2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肥40—50公斤,鉀肥10—15公斤,淺翻入土內(nèi),整平整細,閑置4—5天即可。
二、種子選擇
芹菜有本芹(中國類型)和西芹兩種,前者葉柄細長,后者葉柄寬而肥厚。生產(chǎn)中應(yīng)選擇適應(yīng)性強、抗病、高產(chǎn),符合當?shù)氐氖袌鲂枨蠛拖M口味的品種牞我市以美國芹菜、玻璃脆、文圖拉、自由女神等優(yōu)良品種為主。
三、種子處理
芹菜種子皮厚含油腺,細小,不易發(fā)芽,一般采用育苗移栽[1]。春播不需低溫處理,而秋季播種須經(jīng)低溫處理,播種前用清水浸24 h后撈起,然后用清水洗凈,用手揉搓,用紗布包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催芽,也可吊入井中距水面40 cm進行催芽。注意每天必須用清水沖洗1次,約7 d后5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也可用赤霉素5 mg/kg浸種,以打破休眠促進發(fā)芽。
四、播種
芹菜最適春秋兩季栽培,而以秋栽為主,因幼苗對不良環(huán)境有一定的適應(yīng)能力,故播種期不嚴格,只要能避過先期抽薹,并將生長盛期安排在冷涼季節(jié)就能獲得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春栽選用抽薹遲的品種。由于芹菜喜冷涼,高溫季節(jié)播種需低溫催芽,先用清水浸種12 h,然后將種子用濕紗布包裹,置于冰箱的冷藏室內(nèi),5~10 ℃下處理3~5 d,每天沖洗1次。等種子約30%出芽時即可播種。播種床利用大、小棚加1層遮陽網(wǎng)、1層薄膜、濕草包(或簾),經(jīng)常灑水,保持床土濕潤。幼苗出齊后早蓋晚揭遮陽網(wǎng)或蘆簾。等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按8 cm×10 cm苗距進行移苗。由于種子出苗不整齊,移苗時注意大苗先移,小苗后移。大約等幼苗長到7~8片真葉時方可定植。芹菜幼苗生長緩慢,要及時拔除雜草,防止草害。齊苗后勤澆稀糞水,每次澆15.0~22.5 t/hm2,促進幼苗生長。定植前7 d左右控制澆水,煉苗壯根,有利于活棵。
五、定植
各地可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蛱攸c和幼苗的長勢,選擇定植時間。當株高15-20cm,有5-6片真葉,莖粗0.5cm。苗齡50-60d,土溫達18~21℃時,即可定植。一般多采用單株定植,有的地區(qū)每穴植1-2株或2-3株不等。行株距因品種而異,一般行距為10-20cm,株距為10cm左右。西芹要偏大一點,行株距以16~20cm見方為宜,每667m2以3.7萬一4.2萬株為宜。定植前一天要給苗床澆水。起苗時要連根挖起,抖去泥土,淘汰病弱苗。栽苗時大小苗要分級,把相同大小的苗子栽在一起、栽時用尖鏟挖深穴。使幼苗的根系舒展地插入土中。栽苗深度以幼苗在育苗畦的入土深度為標準。裁完苗后立即澆1次大水。
六、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芹菜雖然根系發(fā)達,但分布較淺,耐旱性較差,必須小水勤澆,保持畦面濕潤,當幼苗1~2片真葉時,澆水后應(yīng)向畦面撒1層細土,將露出地面的苗根蓋住,每次澆水應(yīng)在早晚進行(高溫季節(jié)),氣溫低時要在中午澆水。
(2)肥水管理與生長調(diào)節(jié)
施肥以基肥為主,占總施肥量的80%左右。施腐熟有機肥60~75 t/hm2,兼施葉菜類專用復(fù)混肥1.5~1.8 t/hm2。實心芹根系淺,對土壤濕度要求較高,應(yīng)經(jīng)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此外,適時噴施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為提高產(chǎn)量和改善品質(zhì),在采收前30 d和15 d左右對葉面各噴施1次赤霉素,濃度為10 mg/kg,并結(jié)合水肥。在遇到干旱、低溫、弱光或短日照等環(huán)境條件不利于生長時,噴施赤霉素往往表現(xiàn)出更好的效果。
(3)追肥
勤施薄施追肥,株高15cm時第1次追肥,追施豆餅150g/m2、尿素25g/m2。定植后40d,芹菜生長加快,再追肥2~3次,追施豆餅4kg/m2、硫酸銨40g/m2、硫酸鉀7g/m2。同時可施二氧化碳肥。
(4)中耕除草,芹菜前期生長較慢,常有雜草危害,因此應(yīng)及時中耕除草。一般在每次追肥前結(jié)合除草進行中耕。由于芹菜根系較淺,中耕宜淺,只要達到中耕除草、松土目的即可,不能太深,以免傷及根系,反而影響芹菜生長。
七、病蟲害防治
芹菜生長過程中主要病蟲害有蚜蟲、美洲斑潛蠅、早疫病、晚疫病、菌核病等,可用害蟲滅、吡蟲啉、菌核利等低毒農(nóng)藥進行防治。
(1)黃板誘蚜
棚室內(nèi)設(shè)置用廢舊纖維板或紙板剪成的100cm×20cm的板條,涂上黃色漆,同時涂上一層機油,掛在行間或株間,高出植株頂部,約450~600塊/hm2,當黃板黏滿蚜蟲時,再重涂一層機油,一般7~10d重涂1次。
(2)藥劑防治
保護地優(yōu)先采用粉塵法、煙熏法,在干燥晴朗的天氣也可以噴霧防治,注意交替輪換用藥,合理混用。
斑枯病應(yīng)在發(fā)病初期于傍晚用噴粉器噴灑5%百菌清粉塵15kg/hm2,隔9~11d噴1次,連續(xù)2~3次;菌核病發(fā)病初期噴灑50%速克靈,或50%農(nóng)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8~9d噴1次,連續(xù)3~4次;軟腐病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或新植霉素3 000~4000倍液,隔7~10d噴1次,連防2~3次;病毒病早期防蚜同上,發(fā)病初期噴灑1.5%植病靈乳油1 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八、采收
當葉柄高50~60 cm時,擗收1~3片葉,每隔20~30 d擗收1次,可連續(xù)收3~4次,采收前1 d澆1次水,可保持產(chǎn)品的新鮮外觀,并提高產(chǎn)量,最后割收。西芹以割收為主。
(作者單位:154200黑龍江省蘿北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