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市政工程不斷增多,市政道路做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城市重要的運輸功能,市政道路質量決定道路使用效果。文章通過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幾個關鍵程序的闡述,總結了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全面分析了施工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進一步提出解決改進措施,以此,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質量。
關鍵詞:市政道路;機械作業(yè);填土;路基
在各級路基施工中,只有做到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才能在技術保證的前提下,把握好工程施工質量,建成高質量的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使城市道路發(fā)揮快速、便捷的功能。
1 路基施工質量要求
1.1 強度
路基強度大小直接決定路面的伸縮度,所以說,在路基施工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證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能造成超負荷的情形,如果超過其承載力范圍就會發(fā)生扭,所以一定要保證路基具有足夠的伸縮度,保證其高質量的強度。
1.2 結構穩(wěn)定性
路基結構非常重要,設計時一定要進行查看,確定當?shù)氐刭|情況,不同的地質條件下,采用不同的結構形式,這樣才能確保在行車荷載加大或者自然災害情況下,導致的路基整體失穩(wěn)下沉情況發(fā)生,如果發(fā)生變形或破壞,就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一定措施,確保結構上的穩(wěn)定,這樣才能使路面工程順利展開。
1.3 水溫穩(wěn)定性
路基是室外工程,有些區(qū)域路過湖泊、河流、地下水等并且受雨水和地表水的沖擊,在水的作用下,路基強度就會變弱,發(fā)生明顯變化。
2 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程序
2.1 施工測量
施工測量是關鍵的一步,在施工前,一定要進行科學準確的測量,得到相關應用數(shù)據(jù),這樣才能準確把握施工控制點范圍。通常施工測量內容是對導線、中線及水準點進行復測。在進行作業(yè)時,要注意幾下幾點:一是要全面對圖紙有一個良好的把握;二是在施工期間,需要在中線復測中增設臨時水準基點標高,同時還要進行加樁,確保地面標高,以此做為標準基點;三是不同的環(huán)節(jié)中,要掌握好重點內容,特別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測量放線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縱橫斷面定位,確保其精度和準度;四是要與多個部門進行協(xié)調,特別是水務、電信、電視、電力等部門,需要查看圖紙,找到各個布點位置,避免出現(xiàn)道路施工對路下面覆蓋管網(wǎng)的破壞,出現(xiàn)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2.2 對路基進行土方施工
在區(qū)域內進行改建和新建的工程,路基土方施工多數(shù)情況下采取填方方法,挖方路基的工程較為少見,除非發(fā)生特殊地形地貌。
2.2.1 填方路基的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在施工中一定要嚴格把握,做好重要環(huán)節(jié)的控制作業(yè),通常情況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采取分層填筑的方式,只有上一層達到基礎要求后,才能進行下一步填壓,填壓后需要對土質含水情況進行檢測,如果達到測定標準,就可以進行碾壓了,如果發(fā)現(xiàn)含水量超標,就需要進行及時修正,一定要在這一步保證質量,控制水量,避免因質量不合格出現(xiàn)的返工浪費現(xiàn)象;二是干密度試驗標定要精確,不同的土質有不同的標定干密度要求,不能劃定一個標尺,用一個刻度去整體衡量,只有通過細分的干密度評定,才能保證土質壓實度合格。三是進行工程的分段施工,對縱向搭接兩段交接處要錯開時間進行填筑,先填的區(qū)域按1:1坡分層留好需要的臺階,如果必須要進行兩個地段同時填,就需要采取分層交疊的方法,處理好各層次的銜接關系,一般情況下,搭接長度要大于2m,如果過小就會導致路基不均勻的沉陷,使路面結構變形,影響路面整體平整度。
2.2.2 松鋪厚度控制。松鋪厚度也是關鍵的一步,這部分施工受到土質、壓實機等的直接影響,如果土質不合格就需要多次碾壓,直到壓實為止,這就需要根據(jù)施工進度和現(xiàn)場實情,進行壓實度設定,原則上路床頂面層最小松鋪厚度要大于8cm。
2.2.3 嚴格控制路堤幾何尺寸和坡度。路堤填土要保證寬度,對每側的留出量,一定要比設計寬度多30cm左右。也就是說路基的壓實寬度一定要超過設計寬度,削坡要仔細認真,不能因馬虎出現(xiàn)缺坡情況,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保證路堤結構上的相對穩(wěn)定。
2.2.4 掌握壓實方法。在碾壓前一定要對道路進行整平處理,由路中線向路堤兩邊進行平整,保持在2%~4%的橫坡距離。對彎道碾壓的時候,要按照標準規(guī)范進行,可以先低后高,壓實一側后再向另一側碾壓,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很好的單向超高橫坡,機械前后兩次輪跡一定要保證重疊12cm~20cm內,并且在壓實過程中,控制好壓實力度,保證力度均勻,避免出現(xiàn)路基沉陷。壓實的次序是先對周圍壓實,再向中心移動,這樣就能形成一個路拱;開始要輕壓,然后加大壓力,進行重壓,這樣就能夠不斷調整逐漸增長的土基強度;通過先慢后快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處理松土情況。
2.2.5 科學統(tǒng)籌機械作業(yè)。要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了解,不同的工程會有不同的地形、地貌,而建設的路基斷面形狀、用土量、土方調配情況也不盡相同,只有對現(xiàn)有機械設備充分調配,才能科學的劃定好機械運行整體路線。土質含水量如果過小,由不適合壓實,需要使用灑水車進行少量灑水處理;如果含水量過多,就需要利用翻曬機進行翻曬處理,確保水分達到標準要求。
3 小橋涵洞及其他構筑物施工質量控制的要點
如果施工中遇到橋涵,則需要保證橋臺臺背、涵洞兩側及涵頂、擋土墻墻背的填筑施工結束,才能進行壓實作業(yè),這樣的施工現(xiàn)場場地狹窄,一定要對構造物進行保護,不能為了施工進度而使附屬物受到破壞。如果出現(xiàn)不合格的填筑,那么就會在工程使用后出現(xiàn)構造物連接部出現(xiàn)沉降差,使用效果就會大大降低,影響行車,造成行車穩(wěn)定性差、舒適程度低、安全也得不到保證。
3.1 填料
合理選擇填料能夠保證施工質量,通常需要選擇那些滲水性好的土質進行填筑,在臺背順路線方向上部距翼墻尾端不少于臺高加2m時、下部距基礎內緣大小2m時、拱橋臺背大小臺高3倍左右時,就需要使用滲水性好的材料。值得一提的是,不能把進行構造物基礎建設時挖出來土進行混合填筑。
3.2 填筑橋臺背后填土應與錐坡填土同時進行
在對涵洞、管道缺口進行填土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兩側對稱、回填均勻,確保涵頂填土松鋪厚度控制在50cm~100cm范圍內,不能使用重型施工機械。
3.3 排水橋涵等結構物處填土
對積水進行科學處理,如果出現(xiàn)地下滲水,需要設盲溝進行導引。對擋土墻墻背要做好反濾層設計,這樣積水就可以由泄水孔排出了。
3.4 壓實應在接近最佳含水量
分層填筑要保證是每層松鋪厚度小于20cm內,確保密實度達到標準,以路基壓實標準做為參照標準進行。非滲水土填筑的時候,制定合理措施,通過摻生石灰的方法,減少水的滲入。
4 施工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4.1 嚴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
路基填土一定合理選擇,不能把表層土、草皮土及腐殖土填入路基。
4.2 保證達到壓實標準
分清土質性質,不能把不同的土質混填,通過擊實試驗形成參數(shù),用技術標準指導施工進程。一定要對縱橫坡度進行檢查,保證厚度、實度。特別是對橋頭涵洞一定要達到壓實標準。
4.3 軟土區(qū)域注意路基的穩(wěn)定性
對積水區(qū)域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先進行排水,然后用穩(wěn)性好的土或者拋石擠淤,保證路基質量。
5 結束語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場地狹小、交通流量大、工藝復雜,施工時會遇到各種環(huán)境。所以,要以技術標準為指導,強化管理過程和質量意識,才能全面提升路基路面耐久性。
參考文獻
[1]孫寶軍.淺談強夯法在路基工程中的應用[J].建筑,2010,3.
[2]李躍軍,吳亞中,李亮.路基施工質量均勻性綜合評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