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瞬變電磁法具有對低阻敏感的特點,在地面物探中應用比較廣泛。礦井水害作為煤礦五大災害之一,嚴重危害著煤礦安全。文章利用瞬變電磁法在煤礦中的應用實例,簡述了瞬變電磁法探測頂板富水性的過程,結果表明瞬變電磁法在井下探測中具有比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瞬變電磁法;頂板;富水性
前言
在煤層開采過程中,地應力會重新分布造成隔水帶破壞,引起頂板突水事故。因此。必須采取合理的物探手段提前探測頂板巖層的富水性,做好預防預報工作,是保證煤礦安全生產(chǎn)的前提。瞬變電磁法具有對低電阻敏感的特點,這是其他物探手段所不能比擬的。我們選擇合適的裝置將瞬變電磁法應用于礦井下。
1 瞬變電磁法原理
瞬變電磁法是一種時間域的電磁探測方法。[1]時間域電磁法中的瞬變場,是指那些在階躍變化電流作用下,地中產(chǎn)生的過渡過程的感應電磁場。瞬變電磁場狀態(tài)的基本參數(shù)是時間。這一時間依賴于巖石的導電性和收-發(fā)距。由此可見,研究瞬變電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可探測具有不同導電性的地層分布,也可發(fā)現(xiàn)地下賦存的較大良導礦體。礦井瞬變電磁法的基本原理與地面瞬變電磁法原理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礦井瞬變電磁法是在地下幾百米深度的巖層或煤層巷道內(nèi)進行,為全空間瞬變響應,這種瞬變響應是來自于回線平面上下( 或兩側) 地層,視電阻率為全空間巖層電性特征的綜合響應。[2]
2 井下瞬變電磁工作方法
本次測量使用PROTEM47型瞬變電磁儀,其是加拿大Geonics公司研制生產(chǎn)的時間域電磁儀。為了使探測范圍能夠全部或基本全部覆蓋3306綜放工作面頂板巖層,滿足探測地質(zhì)任務的要求,根據(jù)3306綜放工作面實際采掘條件,在上下順槽完成2個探測方向,即垂直方向和近45度方向,共完成4條測線、255個物理點。確定本次施工參數(shù)如下:
多匝數(shù)小回線發(fā)射裝置
回線邊長:2m×2m;回線匝數(shù):64;接收線框的面積:31.4m2;同步模式:同步電纜;重復頻率:選擇30門,可以在5個不同重復頻率下工作,采樣最小頻率為25Hz;增益:本次增益選擇6檔;噪音:儀器自動檢測井下噪音,進行濾波;發(fā)射電流:2.0A左右;關斷時間:200μs;測量裝置類型:偶極測量裝置,發(fā)射線框與接收線框的距離為10m。
3 瞬變電磁數(shù)據(jù)的處理
我們進行資料解釋時需要的是視電阻率、視深度等參數(shù),而瞬變電磁法觀測到的數(shù)據(jù)是各測點各測道的瞬變感應電壓,需要按圖1步驟進行轉換。
利用下面的公式計算視電阻率、視電導率及視深度等參數(shù)。視電阻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t為時窗時間,m為發(fā)射磁矩,q為接收線圈的有效面積,V(t)是感應電壓??v向視電導Sτ和視深度hτ的計算表達式為:
式中V(t)/I是歸一化感應電壓,A為發(fā)射回線面積,d(V(t)/I)/dt是歸一化感應電壓對時間的導數(shù)。
4 瞬變電磁數(shù)據(jù)的解釋
4.1 3306上順槽頂板巖層含水性
從附圖2中TEM電阻率變化特征可以看出,整個斷面電阻率較高,從橫向看:電阻率變化呈現(xiàn)從低突變到高,電阻率最低20Ω·m,最大在1800Ω·m左右,分析為巖層富水性橫向分布不均一。從縱向看(頂板上方向):電阻率變化整體呈現(xiàn)從高到低變化,說明遠離頂板80米左右砂巖層相對富水。
結合地質(zhì)資料,煤層頂板含水層主要為煤系頂板的砂巖。在樁號0~90米深度在45米左右電阻率相對較低,含水性相對較強,推斷為斷層破碎引起,為強富水區(qū)。在樁號140~440米,距離頂板80~90米電阻率呈現(xiàn)相對低阻,推斷該段砂巖為中等富水區(qū)。
綜合分析,對開采有影響的含水區(qū)為樁號50~85,深度15~50米,形態(tài)為向大號方向傾的條帶形區(qū)域,應引起足夠重視。
4.2 3306下順槽頂板巖層含水性
圖3中TEM電阻率變化特征可以看出,從整體看電阻率變化較圖2低,從橫向看:電阻率變化呈現(xiàn)從高到低,分析為巖層富水性橫向分布不均一。從縱向看(頂板上方向):電阻率變化整體呈現(xiàn)各向異性,說明頂板不同深度砂巖層的富水性不均一。結合地質(zhì)資料,煤層頂板含水層主要為煤系頂板的砂巖。樁號90測點往大號方向電阻率在100Ω·m左右,為中等富水區(qū),特別在樁號130~210米,深度在65米左右電阻率相對較低,含水性相對較強,推斷為斷層破碎引起,為強富水區(qū)。綜合分析,對開采有影響的含水區(qū)為樁號130~210米,深度60~70米,在開采過程中應引起足夠重視。
5 結束語
瞬變電磁法探測巖層含水性是一種相對探測技術,低阻異常的大小與巖層的含水性很難有定量對應關系,主要是相對定性關系。由于井下的鐵器、電纜、積水等干擾,對異常較大的地質(zhì)體,鉆探驗證可能是含水性強,也可能是含水性弱或不含水。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是異常較大的地質(zhì)體的含水性是比異常較小的地質(zhì)體的含水性強。因此,勘探完成之后,一定要進行必要的鉆探工程驗證。
勘查實踐表明,具有對低阻敏感的瞬變電磁法在探測煤層頂板富水性中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并且得到的數(shù)據(jù)比較精確,可信度較高,鉆孔數(shù)據(jù)也驗證了這一觀點。但在井下勘探中,一定要選取適當?shù)膮?shù),利用瞬變電磁法獲取井下頂板的電性信息,確保煤礦的安全開采。
參考文獻
[1]薛國強.瞬變電磁法理論與應用研究進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4):1195-1200
[2]李富.礦井瞬變電磁法在煤礦陷落區(qū)探測中的應用[J].煤礦安全,2013(4):155-157
[3]李金銘.地電場與電法勘探[M].北京:地質(zhì)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訾憲印(1991-),男,山東泰安人,山東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地球物理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