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脊柱脊髓損傷伴膀胱功能障礙的訓練及護理療效。方法 收集我院脊柱脊髓損傷伴膀胱功能障礙的患者,收集時間為2013年3月~2014年6月共計100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50例研究組患者進行膀胱功能障礙的訓練護理,50例對照組患者不進行進行膀胱功能障礙的訓練護理.評價兩組手術后自主排尿時間以及住院期間尿路感染發(fā)生率。結果 研究組和對照組手術后自主排尿時間及尿路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64.8±12.9)d、4%;(89.5±19.5)d、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我們認為明確脊柱脊髓損傷伴膀胱功能障礙患者膀胱尿道功能障礙的類型是選擇膀胱護理方的前提,在此基礎上針對性選擇治療方法并加強??谱o理是治療的重點,其方面要加強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才能使膀胱功能障礙患者早日康復。膀胱護理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關鍵詞:脊柱脊髓損傷;膀胱功能障礙;護理
臨床研究表明,脊髓損傷后早期訓練及護理可以促進膀胱功能障礙的恢復[1],因此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對脊柱脊髓損傷伴膀胱功能障礙患者進行個體化訓練護理,有效地恢復了患者膀胱的生理功能,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脊柱脊髓損傷伴膀胱功能障礙的患者,收集時間為2013年3月~2014年6月共計100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50例研究組患者進行膀胱功能障礙的訓練護理,平均年齡(55.1±12.8)歲,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50例對照組患者不進行進行膀胱功能障礙的訓練護理,平均年齡(56.1±11,9)歲,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兩組人員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所有研究對象均簽定知情同意書,保密知情書,通過醫(yī)院倫理道德委員會的批準、核實。
1.2入選標準及排除指標 入選標準:①就診時臨床資料、治療經(jīng)過完整。②脊柱脊髓損傷的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外科學分會關于脊柱脊髓損傷的診斷與鑒別診斷[2]。排除指標:①入院時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的患者。②入院有各種急性、慢性感染,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惡性心律失常者。
1.3訓練護理方法
1.3.1膀胱訓練 排尿意識訓練:頸椎、胸椎損傷伴膀胱功能障礙患者,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注意膀胱充盈的前兆,讓患者尋找引起排尿反射的扳機點,在排尿前刺激會陰區(qū)、臀部,然后叩擊以誘發(fā)排尿。胸12以下?lián)p傷的患者用Gr ed e方法排尿:手掌觸摸脹大膀胱,由底部向體部進行環(huán)形按摩,慢慢向恥骨后下方擠壓膀胱,手法由輕到重[3]。
1.3.2間歇導尿 當患者病情平穩(wěn)后開始訓練。首先要盡量縮短操作時間,避免多次插管,,選擇單腔超滑導尿管,導尿方法與無菌導尿方法相同。嚴格控制飲水量、掌握導尿時間,白天間隔5h導尿一次;夜間采用保留尿管,定時開放?;颊咦孕信拍蛄亢笞o士需要根據(jù)出入量調整導尿次數(shù),當患者持續(xù)一周少于導尿量小于100 ml時,停止間歇導尿。將結果記錄記錄在護理單中。
1.3.3確保引流通暢 根據(jù)不同患者進行個體化放尿,避免膀胱過度充盈。為避免長期留置尿管引起尿管堵塞或尿路感染,要保持引流通暢。當發(fā)生膀胱炎或尿管堵塞時,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更換[4]。
1.3.4積極預防感染 導尿管留置時間過長是發(fā)生菌尿的危險因素,留置尿管時間的增長,菌尿發(fā)生率越高,最有效方法是盡早拔除尿管,但是拔出前需要根據(jù)膀胱容量,定量進行膀胱沖洗。
1.3.5導尿管材質 一些改進尿管材質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研究報道橡膠導尿管表面被覆銀后殺菌效力提高,尿管經(jīng)呋喃西林處理后有抗感染活性,親水性尿管比一般尿管引起菌尿和尿管堵塞幾率低。建議臨床工作中選擇使用抗微生物活性功能導尿管。
1.3.6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溫暖、耐心的心理支持環(huán)境。研究提出心理護理可以使膀胱功能障礙患者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指導他們改變生活態(tài)度,建議采取外出旅游、培養(yǎng)業(yè)余愛好等手段放松緊張的情緒。
1.4評價方法 評價兩組手術后自主排尿時間以及住院期間尿路感染發(fā)生率.
1.5統(tǒng)計分析方法 將資料錄入SPSS18.0軟件。所有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x±s)描述,兩組均數(shù)的比較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頻數(shù)描述,用χ2檢驗法。以P<0.05作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見表1。
注: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脊柱脊髓損傷伴膀胱功能障礙患者由于不同部位的損傷,我們護理人員必須采用不同訓練膀胱的護理方法。對于骶髓以上損傷的患者,通過訓練容易建立反射性膀胱,指導患者在下腹部尋找\"扳機點\",探尋觸發(fā)排尿反射的部位。反復刺激\"扳機點\",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縮。骶髓或骶神經(jīng)根受損傷時,由于傳出、傳入支受損,表現(xiàn)為膀胱喪失收縮排尿功能,不易建立自主排尿功能,須增加腹壓完成[5]。脊髓損傷后,膀胱排空障礙,使黏膜充血,防御機制受損,尿路易受感染,留置尿管雖然能解決問題,但易發(fā)生感染等并發(fā)癥。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在訓練前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差異無顯著意義,通過個體化護理,研究組泌尿系感染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間歇導尿可使膀胱定期排空達到生理狀態(tài),優(yōu)點為:降低感染率;促進逼尿肌反射的早期回復;減輕自主神經(jīng)反射障礙。
綜上所述明確脊柱脊髓損傷伴膀胱功能障礙患者膀胱尿道功能障礙的類型是選擇膀胱護理方的前提,在此基礎上針對性選擇治療方法并加強??谱o理是治療的重點,其方面要加強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才能使膀胱功能障礙患者早日康復。膀胱護理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南登昆.康復醫(yī)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41.
[2]張玉海.膀胱排尿功能障礙[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48-149.
[3]吳階平.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331-1335.
[4]朱兆鳳.脊髓損傷患者的間歇導尿[J].中華護理雜志,2013,34(6):373-374.
[5]曹忠梅,劉躍中.電針灸八髂穴治療腦損傷患者排尿障礙36例[J].中國臨床康復,2012,6(22):39-41.
編輯/許言